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6月30日(周四)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线上练级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扩大影响圈,掌握人生主动权

开场:

大家好,我是秋天,我的三个关键词是学渣逆袭,5岁孩子妈,早起实践者。

首先我来给大家分组,每两人一组。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F】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被《时代周刊》《经济学人》以及全球学界誉为“人类潜能导师”,这本书被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图书之一”。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个人领域、公众领域以及自我提升完善方面高效能人士所具备的七大习惯,包括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A】相比于其他经管类图书,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强。

这本书由高效能认识的7个习惯组成,所有习惯都围绕着“自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而展开。先实现个人领域的成功,突破“依赖期”,再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突破“独立期”,最后进入“互赖期”。

【B】读了这本书,并且对这7个习惯加以运用,你可以显著提高自我管理、社交能力,实现思维升级。如果你现在还是个职场小白,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培养时间管理、要事第一的习惯。如果你是个管理者,你可以学到如何高质量谈判,如何进行责任性授权,提升工作效率。

学习今天这个拆页之后,大家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所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可以改变处境,而不是怨天尤人,沉浸在负面情绪而无法自拔。

【学习目标】

在本次RIA线上学习后,学习者能描述出聚焦影响圈的四步骤,并现场应用四步骤设计从关注圈向影响圈转移的解决方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几年前我曾为一家公司提供服务,其总裁被公认为精力旺盛,目光敏锐,能洞悉行业发展趋势,而且才华横溢,精明干练。但是他在管理方面却独断专行,对部属总是颐指气使,就好像他们毫无判断能力一样。

这几乎让所有主管人心涣散,一有机会便聚在走廊上大发牢骚。乍听之下,他们的抱怨不但言之有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确实在为公司着想,但实际上他们没完没了的抱怨无非是在以上司的缺点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有一位主管说:“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却突然跑来下了一通完全不同的指示,几句话就把我这几个月的所有努力一笔勾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下去,他还有多久才退休啊?”

有人答道:“他才59岁,你想你还能再熬6年吗?”

“不知道,不过他这种人大概是不会主动退休的。”

但是有一位主管却十分积极主动,他是依据客观价值行事,而并非主观感受。经过预估、重点划分、形势判断后,他就会采取行动。他并非不了解顶头上司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这些缺失。上司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属下的压力,又设法配合上司的远见、才能、创造力。

这位主管的工作重点是影响圈。他的职务可能就是办事员,却能够做得更多,因为他会站在上司的角度考虑需求,以及带着同理心理解上司潜在的忧虑,所以他不只是汇报工作,还会分析并且提出建议。

有一天我以顾问的身份与这位总裁交谈,他大为夸赞这位主管。“史蒂芬,这个主管的工作太出色了。他不仅能完成交代的工作,还能提供额外的信息,而且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他甚至能针对我最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列出一张意见清单。”

“那些建议是他用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果。精彩绝伦!但凡他经手的工作都不需要操心,这帮我减轻了负担。”

以后再开会时,其他主管依然被命令行事,唯有那位积极主动的主管会被征询:“你的意见如何?”——他的影响圈扩大了。

这在办公室造成不小的震动,那些只知抱怨的人又找到了新的攻击目标。对他们而言,唯有推卸责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肯负责,就得不怕失败,为了免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有人干脆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人以尽量挑剔别人的错误为能事,借此证明“错不在我”。

幸好这位主管对同事的批评不以为意,仍以平常心待之。久而久之,他对同事的影响力也增加了。后来,公司里任何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总裁也对他极为倚重。但总裁并未因他的出色表现而感到威胁,因为他们两人正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产生互补的效果。

这位主管并非依靠客观的条件而成功,是正确的抉择造就了他。有许多人与他处境相同,但未必人人都会注重扩大个人的影响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段文字讲的是2个主管在面对霸道总裁时的不同处理方式:

一个关注别人,常常抱怨,推卸责任,聚焦于“关注圈”;

一个关注自己,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聚焦于“影响圈”。

这里有2个概念要跟大家说明。“关注圈”指的是自己关注的东西的总和,通常指的是外界人或者事,“影响圈”指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影响或改变的东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影响圈是自己能控制的东西,关注圈比影响圈大的那部分是自己不能控制的东西。

两个主管职场应对方式的对比结果表明,面对挑战,我们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而应该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多聚焦于“影响圈”,思考自己能改变什么,并且付诸行动。

why

好处

把精力多放在自己的影响圈,是一种积极主动、努力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好处在于:

一是主动破局,改变现状,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是对自己人生负责,让我们在人选择面前有更多的掌控力。

通常做法

人们面对问题或困难,通常会归因于外界因素。比如,工作不顺,我们会怪顶层设计不行;与伴侣吵架,会怪伴侣不够体贴;收入锐减,会归因于市场太差。

不那么做的坏处

事实上,一个人的关注圈越大,那么他的影响圈则会越来越小。

那么面对生活,如果只盯着外界的问题,不积极主动解决问题,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很被动,不利于个人健康和发展。

打个比方,你觉得老公不够体贴,心里总是埋怨他的话,其实也会把自己气出个病来。或者在职场不顺,总是责怪顶层设计不行,老板不行,不反思自己的问题,那你也不会有多大的进步。

how

如何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

聚焦影响圈的4个步骤:

一,识别关注圈。分析形势,识别关注圈的范围。

二,平心,不要抱怨。面对关注圈,要端正心态,不推卸责任,不抱怨环境,不把精力放在批评别人上。

三,聚焦影响圈。静气,理性分析。冷静分析现状,区分主次,评估风险。

四,求变,付诸行动。关注影响圈的主管从自己出发,不只是汇报工作,还会分析并且提出建议;此外他还能提供额外的信息,能针对领导最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列出一张意见清单。

举例说明

讲讲我的亲身经历。

我一毕业就来到我现在的工作单位,因为做的是新业务,以前毕竟没有人做,没有人归口管理。那我来了之后,就支棱起来这条业务线。可以预料的是,我的工作破坏了原有的工作秩序,给同事带来很多麻烦。这让我招致一些闲言碎语,一些言过其实的议论。

但是在面对这些时,我并没有被影响多少。回过头来看,我就是运用了聚焦影响圈的做法,让我免受外界的纷扰。

第一步,识别关注圈。那些闲言碎语,那些议论都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因为别人的话影响自己。

第二步,平心,不要抱怨。我清楚地知道在职场上,有为才有位。我就像上面案例的那个主管一样,并没有把别人的话往心里去,既绝不抱怨单位的工作氛围,也不抱怨同事嘴碎。

第三步,聚焦影响圈。我回归理性,冷静分析我的处境,究竟是哪些人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做的不好,还是因为我动了他们的蛋糕?

第四步,求变,付诸行动。因为是新人没人带,所以我主动学习,跟同行取经,不懂就问;二是主动汇报,遇到问题主动汇报,有结果主动找领导汇报,有项目进展也主动找领导汇报项目进度。三是主动解决问题,主动向上管理,及时为自己的工作扫除障碍。此外我经常加班,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出于对工作的一份敬畏心,我会对交出去的东西一再检查。

待我做出一些成绩之后,所有人对我这个新人和善起来,不仅领导更加器重,同事开始主动找我做业务。

我的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一点,一个人只有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聚焦于影响圈,处境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稳。

Where

聚焦于影响圈,积极主动,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工作或者生活遇到困难、挑战之时,不要过多关注外界的负面信息,向内求,着眼于自己能做什么,能改变什么,积极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预防异议

假如在职场上,我工作足够努力,既做到了不抱怨,也做到了改变自己去适应领导,但领导还是在大会小会上批评我,不仅不给我升职,还排挤我,处处让我难堪。那聚焦于影响圈岂不是没有意义?

事实上,如果你聚焦影响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你反而更需要在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改变现状。

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还不够努力,或者努力的方向错了。众所周知,在职场上,有足够的硬本领才会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你可以修炼内功,做一件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事情,别人无法代替你的价值。

其次,如果在这个环境下怎么改变都行不通,那你也可以主动跳槽,寻求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机会。这个选择并不等于逃避,而是需要你在影响圈花更多的功夫,发挥优势、创造价值,让其他用人单位无法拒绝你!

总之,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就效果而言,并不是所有聚焦影响圈一定有效,但不聚焦于影响圈绝对没用。所以,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只有动起来,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求变,人生才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聚焦影响圈的4个步骤。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做一个情景演练。首先请大家仔细听一下我们要演练的场景:

聪聪去年购置了一套江景房,纯商贷,月还款1万。买完后他压力很大,他计划这几年多赚点钱,能够提前还款,少还点贷款。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疫情原因,国内销售市场发生巨变,他所负责的业务板块难以为继,收入很难保证。此时他不仅害怕房贷断供了,还害怕公司裁员降临到自己身上。

聪聪很郁闷,成天发一些牢骚:怪老婆当时冲动买了这个房子,害自己还款压力那么大;怪领导无情,这么难还裁员;怪公司转型慢了,没有抓住抖音自媒体的机遇。

作为好朋友的明明决定找他聊聊,引导他提升自媒体运营能力,从自怨自艾的状态中走出来。

如果你是好朋友明明,运用今天所学的“聚焦影响圈”的4个步骤,帮助他走出人生困境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两个人互相扮演角色进行演练。大家分享完后,我们请一组伙伴现场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分享下。

聪聪:公司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会裁人一会降薪,我每个月月供都有1万块钱,太不人性化了。

明明: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疫情是人无法控制的。(识别关注圈)现在疫情如此,也不要抱怨了,现在我们一起解决眼下的困难。你目前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呢?(平心不抱怨)

聪聪:现在销售不能进行,收入锐减,我很担心裁员会降临到我的身上,但是我很需要这份收入。我想到是不是线下做不了,是不是可以线上来做销售,想到是不是可以通过抖音这些自媒体,但是我没经验,不知道咋弄。

明明:我有朋友懂,如果需要可以叫朋友过来跟你讨论一下。你可以跟他一起学一下

聪聪:(聚焦影响圈)挺好,你帮我提供了资源。我也可以去看看你朋友和其他人的号,也要看看自己的资源,看看有什么优势。一是复制别人的,二是把自己的优势找出来转化成收入。

接下来我要做行动计划:(求变,付诸行动)

一是我动起来。你朋友是向外求助的方法之一,另外我要梳理几个方向,看看那些可以带来收入的。二是跟上级探讨,也发给你朋友看。三是做成一个计划表。

明明;挺好。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不能控制的事情,我们也解决不了。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精彩的表演,基本步骤都用到了,非常棒。

【结束语】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聚焦影响圈的4步骤:1.识别关注圈;2.平心,不要抱怨;3.聚焦影响圈;4.求变,付诸行动。希望大家都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运用起来,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好,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

以上就是我2-3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