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介绍自己】1分钟
分舵的小伙伴们晚上好,我是拆书家晚柠。“桑榆非晚,柠月如风”是这个网名的出处,我的大名叫李敏。我现在是小豆芽绘本馆的老师,是一名阅读推广人,我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空闲时间总想安排一项运动,所以抽空考了瑜伽教练,同时我也是爱尝试探索有趣的事情,所以,自己学习了陶泥制作,尝试了当茶艺师,等等。
【介绍书籍】《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是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蒂芬.柯维创作。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幸福的经典著作,当7个习惯被运用到家庭当中,家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高效,家庭关系也会充满爱与信任。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接下来呢,请大家花费1-2分钟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拆页
。阅读完成的小伙伴记得抬头示意我一下。谢谢
【R】阅读原书拆页
拆页:来源《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
R拆页原文:给予反馈P212-P213
每个人都有“盲点”--一个人所看不到但是需要改变和进步的方面。因此,如果你的确爱某人,你需要非常小心地面对一-你的方式要充满积极的能量和尊重。你反馈的方式应该能在情感银行账户中存款,而不是取款。
当你反馈的时候,下面这5个要点可能有所帮助:
1.你要坚持问自己:“这些反馈的确对他有帮助吗?还是只可以满足我自己的坦率面对他人的需要?”如果那个时候你心怀不满,可能不是你给予反馈的适当时机。
2.首先理解别人。理解什么对那个人是最重要的,你的反馈会如何帮助他达到自己的目标。坚持用那个人的爱的语言来交流。
3.就事论事。我们要坚持永远不要评判别人。我们可以批评那种行为违反了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以说明自己的感觉和那种行为造成的后果,但一定不能给别人贴上标签。不要给一个人贴上“懒惰”“愚蠢”“自私”“强势”“大男子主义”的标签,而要说明我们所观察到的这类行为的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我们自己的感觉、担忧和看法。4.对盲点有足够的敏感和耐心。那些方面之所以成为“盲点”,是因为它们太敏感以至于很难进人人们的意识领域。除非人们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在哪方面有所进步,否则告诉他们这些盲点的信息只会带来威胁感和反作用。同样,也不要告诉人们他们无能为力的事情。
5.传递“我”的信息。当你给出反馈时,重要的是要记住你是在分享你自己的感受—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因此,要传递“我”的信息,“这是我的观点”“我担心的是……”“我是这样看的”“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传递的是“你”的信息--“你太自我中心了”“你造成那么多麻烦”--这个时候你就在扮演上帝,你在对对方做出终极评价,好像那就是那个人的样子。那会带来存款的大量流失。对人造成最大伤害的行为--尤其是他们的动机正确而行为错误时--就是他们被贴上了标签、被纠正、被归类、被评判。他们已经无可救药。而“我”的句式更能说明人与人的平等。“你”的信息则传递出由上而下的感觉,说明一个人比对方更加优秀和有价值。
【I】拆书家讲解R拆解原文:(4分钟)
【What】
✍️本片段主要讲了通过自我反问,就事论事,相互理解,对问题的包容和从“我”的角度传递信息五个层面给予有效反馈让家人们意识到自己有看不到但是需要改变和和进步的地方。
【Why】
✍️生活中我们常常想要“被理解”,那就意味着需要给予其他成员反馈信息。,但是家人们常常不想听到反馈,因为他们觉得反馈的内容不一定跟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想象吻合,更主要的是不想听到别人的评价是低于自己对自己的想象的,所以,就很容易产生冲突。
【How】
✍️那么怎样做到有效反馈从而让家人们认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1.反问自己:我们的说话方式是否让对方感觉不舒适,所说的内容是否基于客观事实。
例如:我一对朋友,我有次去他家做客,聊起关于谁做饭的事情。
妻子:“他,从来都不进厨房”!
老公马上反驳到:“是从来吗?你这个没良心的!”
因为妻子说话中用了一个“从来”,老公就发起反击,因为说老公从来没进厨房明显不客观,所以不但没有起到较好的效果,也引起老公对她说话严谨程度的反驳。
所以,要尽量避免使用“从来去,总是,一直”等词以偏概全。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双方的分歧,或者不满,从而使矛盾升级。
️2.相互理解:理解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教育和影响别人,只想需要倾听然后知道别人的处境,让他人敞开心扉,收获理解,这样你分享你的处事方式,给予反馈才会让家人接受。在这举个反例,比如,看到家里垃圾桶里有垃圾,第一反应会是咋又不到垃圾,每次得我处理,实际上可能他也是刚忙完全某件事,没有关注到而已,并非故意不做。
️3.就事论事: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不要用有色眼镜给他人下定论。我们要说明我们看到某个行为的结果带给我们自己的感觉,和情绪状态。比如:我有时候和男友打电话,他没等我说完就挂了,当然会引起我的不舒服,下一次我会告知他这个行为让我感受到我的说话被中断,心里觉得很沮丧。
️4.对问题持有足够的敏感性和耐心。:对与对方出现一些问题,要以宽容的心态以及足够耐心面对,减少用,我都说过多少次啦你咋还不能改?如果这样只会让对方感觉到威胁感和反作用。
️5.传递“我的信息”句式:采用,这是我的观点/我是这样看的/我希望你…的句式。用“我”句式说明人与人是平等的。“你”信息传达会给对方一种颐指气使的感受,让对方感觉到你的价值地位要高于自己。
【Where】
✍️采用这个方式做反馈会引导我们自己构建良好的沟通模式,也利于家人之间沟通。
【A1】激活经验 (4-6分)
✍️
【分组】
(根据人数,如果人数多)接下来按照(2-3人为一组)分组,大家可以再小组内讨论,或者(人数少)请大家自己回顾一下过往经历:
提示:比如你想让孩子改正缺点的时候,和老公交流的时候,再或者和父母朋友之间遇到反馈不顺畅的事,本来想提个小意见结果是大吵一架。
️学习者案例:
赵老师:自己和妻子新婚的时候和妻子吵架会相互怨怼,总会说你怎么怎么样,也不能够就事论事,很多时候会硬碰硬,对待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会有太多耐心。
【A2】催化应用
通过自己经历的回顾,和反馈步骤的学习,我想大家也意识到怎么能更好的处理反馈信息。那么在未来一个月或者一周?大家会怎么革新自己的行动。接下来大家可以按照我们学习的行动步骤把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步骤用关键字记录下来,或者也可以参考下边的模板来写。
在接下来______(时间),我会在_____(地点),计划______(目标),具体做法_____(行动),预期结果_____(结果),如果完成或者没有完成,我会___。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学习者案例:
菅女士:在接下来一周,在家里计划和老公交谈了时候要就事论事,前后总结起来生气,会采用我怎么怎么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结束语】感谢大家的认真聆听和积极互动,希望本次拆页的拆解不光对我自己起到帮助,也有影响到各位小伙伴。希望我们陪伴赋能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