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龙肖行。
【学习目标】
在活动正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做到在赞赏孩子时,不再简单的使用善意的赞赏语言,而是,学会用赞赏的语气说出看到、感受到的过程,让孩子能够自己欣赏自己。
【图书介绍】
【F特征】
今天带来的这本《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的经典力作,被誉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
【A优势】
相比同类型的教子图书,这本书更加注重爱的技巧与训练。两位杰出的教育专家所提供的互相尊重而又切实可行的沟通方法,使得父母与各年龄段孩子的关系更加轻松而有质量,本书因此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的赞美。
【B利益】
现在让我们仔细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觉得,孩子总是和你对着干,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越要做?你有没有觉得,孩子做错事儿总是屡教不改?你有没有觉得,孩子总是在指责或挑剔别人的毛病?如果你也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或者困扰,那么,这本书会手把手的教会你如何用沟通的方式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有效的解决这些困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书中的沟通技巧吧!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中红色方框标示的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向我示意。
【主题】学会赞赏孩子
【来源】《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著)P190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人已经阅读完了,通过阅读原文,大家可以清晰的发现,作者是在告诉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赞赏孩子。
在没有学习相关赞赏的技巧之前,遇到需要赞赏孩子的行为表现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呢?多半会说出“你真棒”“太好了”“挺好的”“真不错”“太妙了”“非常好”等简单善意的赞赏。
然而,这样真的有效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简单善意的赞赏背后隐藏着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记得大女儿4周岁刚开始学习芭蕾舞的时候,一下课她就挺着小胸脯,指着身上老师奖励的小贴纸给我看,我也会毫不吝啬的赞赏道:你今天真是太棒了!
之后,又一次下课出来,我发现大女儿的情绪非常低落,我便问她怎么了?她告诉我,今天没有奖励小贴纸,老师的小贴纸用完了,爸爸不会表扬她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之前简单的赞赏,让女儿误以为我赞赏的是她得到的小贴纸,而不是她一直以来的努力与坚持。
那怎样做才是正确有效的赞赏方式呢?
按照作者的建议,赞赏孩子需要三步:
步骤一,【描述你所看见的】我看到你完成了老师教的舞蹈动作。
步骤二,【描述你的感受】而且看起来,这些动作非常难,非常累。
步骤三,【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但是你全都完成的非常好,这就叫做坚持!这也是老师奖励你小贴纸的原因。
我想,如果当时我是这样做的,那么女儿一定会慢慢明白,赞赏源于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而不是别人的评价。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
在坐的小伙伴有的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有的是教育从业者,肯定都曾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情境:当我们正在忙于工作或者家务的时候,孩子拿着刚画好的画或者刚拼好的乐高玩具,来寻求你的赞赏和关注,通常你是怎样做的呢?当时对于你做出的回应,孩子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大家可以花一点儿时间,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便于我们接下来进一步的思考与交流。
学习者案例记录:
贺老师:在平时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有孩子就会拿着他画的坐过来问我作品怎么样?我忽略了夸赞的过程,只是回答“太棒了”。当孩子的表情显示的平淡无奇。
敏敏:前两天我弟弟拿着获奖的书法作品心情非常激动来和我分享,但我当时因为准备考试复习,当时就说,“你等会儿”抹杀了弟弟分享的欲望。
张乐:之前我妹妹折了很多千纸鹤给我看,我就问她“你这这些干什么?”她:“我就想折。”我:“那挺好的。”就结束了,之后她就不会和我分享这些了。
【A1+】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非常好,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完成了便签的书写,接下来就是我们本次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学以致用。
请大家看着面前便签上描述的情景,随着我一起想象一下,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会如何应用刚才学到的技巧和方法,更好的回应孩子?孩子的状态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请大家以中间为界,分成两组,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你的每一次分享都会成为在场其他小伙伴学习成长的动力源泉,我们开始吧!
温馨提示:由于时间的关系,每位小伙伴的分享尽量控制在1~2分钟之间,在分享过程中,我会提醒大家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贾老师:我就分享一下今天上午实际发生的小事儿。今天上午我儿子在做积木,是一个网上学的积木搭建的方法,搭建完以后,他问我积木搭建的漂不漂亮?我当时用诧异的表情回答:“你这个积木好漂亮啊?妈妈很诧异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就特别开心,在一旁摇啊摇,说:“你看我现在搭积木有很大的吧!?”那一刹那他觉挺有成就感的,就感觉我们之间这样一种对话与分享对于他来说很开心很愉悦。最后,我和他说:“妈妈可以看出来,你在搭积木过程中表现出乐于思考和善于创作的能力。”
由于时间的原因,今天的分享也将告一段路,感谢大家的聆听与支持!下次学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