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学习目的】
大家好,我是想成为三级拆书家的春春,是一名中学老师、心理咨询师和终身学习爱好者。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拆书法。期待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澄清)学习者能够分辨出“高强度用脑”的学习和“低强度用脑”的学习,并能使用高强度用脑学习的三步骤进行现场应用,(界定)从而让大家可以在自己未来学习或指导别人学习的某个场景时,运用三个步骤快速设定高效学习的策略(行为)。
【图书介绍】
【场景】大家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同样都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有些同学会学的比较好,而有些同学学的很吃力效果还不好?老师讲课时明明都听懂了,为什么做题的时候就不会了?看过很多书刷过很多题,好像都记不住,下一次再看见好像都是新的或者只有模糊的印象?
【提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努力学习”而没有效果?为什么看似埋头刻苦的学习不能让我们拥有理想的成绩呢?
【影响】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貌似很努力的去学习某个知识和技能,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明显的进步,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有时会因为花了时间学习而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直在坚持,而事实上这种花时间而不问效率的努力只是停留在体力上,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随着时间、精力的花费而感到焦虑和迷茫。
【解决】怎么解决呢?其实问题的关键压根就不是学习时间的多少或者看上去有多努力,而是学习的策略。这个方法就在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里。虽然书里讲的是中学生学习的场景,但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的自学或者指导别人学习。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习要讲策略,而高强度用脑是一切学习策略的基础。今天的拆页将告诉你高强度用脑的特点,如何高强度用脑才能让我们进行深度、高效的学习。
【R】阅读原书拆
接下来,用1-2分钟,请大家阅读下原文拆页。看过的小伙伴打字回复我一下。
[主题]:高强度用脑——用这个原理指导一切学习行为。
[片段来源]:《学习的逻辑——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 微信读书电子版P136-139
【R:阅读原文】
下面这句话,或许是本书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了,如果你想要高效、深度地去学习,请你务必记住这句话:(几乎)一切高效学习策略的基础,都是高强度用脑。这一句话,基本上可以概括所有的学习策略。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句话来分析上一节中的案例。同样是没有解出难题,为什么第一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差,而第三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呢?
根据第一名学生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判断,他的用脑强度基本为零。因为他没有进行任何信息加工,大脑里要么是空白,要么是与学习无关的杂乱念头,而杂乱念头的产生往往是不需要消耗什么脑力的。他对于大脑的唯一使用在于最后10分钟,他把解题步骤硬背下来了——可能过不了几个小时就会忘记。他的用脑强度如此之低,那他的总体学习效果很差是必然的。
第二名学生的用脑强度比第一名学生高了一些。他的大脑里间歇性地产生了一些有效思维,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用全等三角形的公式行不行?这里做条辅助线好不好?但这些有效思维的数量很少,仅有那么几个念头。在尝试完这少数的有效思维以后,他的大脑就陷入了空白,因此总体的用脑强度并不高,处于中间水平。
第三名学生的用脑强度则有了显著的提升。他的大脑里产生了大量有效思维,并在草稿纸上进行了多次尝试——多种辅助线、多种公式、多种题目关键点的猜测、多种解题技巧……在解题的20分钟里,他的大脑在一刻不停地运转,几乎没有空白。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们来具体解析下。
WHY
在这个拆页,我们看到同样不会做的题,有的人束手无策坐等,有些人想方设法解题,是什么让他们的表现如此不同?答案是:用脑强度不同。高强度用脑学习,可以助力我们在有限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有效思考,帮助我们快速解题、掌握知识点,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WHAT
那么什么叫高强度用脑呢? “高强度用脑”的学习是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学习。而低强度用脑的学习是指低强度、低效率的学习。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组案例来对比感受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概念对比&匹配例子】
来看下面例子中的学习,它们有什么不同?
1. 学会一道数学题的解法。
2. 思考一道数学题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很明显例2考虑了多种解法和多种题型,思考充分,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全面更深刻。而例1的单一题目的单一解法用脑强度低,对知识点的掌握相对浅显。所以高强度用脑的学习是进行了充分的思考的学习。
是不是只要思考就可以了呢?举个例子:
1.上课老师给五分钟解答数学题:不会做,看上去有点眼熟,上周老师好像讲过,怎么讲的来着?思考一下.....想不起来了,老师会不会提问啊?问到我怎么办?好紧张啊,以后要好好听课了,最近都没怎么学习,都怪同桌每天跟我讲八卦影响我,那个八卦也太......
2.上课老师给五分钟解答数学题:不会做,尝试引入公式、定理、画个辅助线,试试别的解题技巧......
这两个例子看上去都在思考怎么解题,区别在于是否专注在解题上。例1尝试回忆的时候跑偏了没有专注在解题上;例2为了解题一直在思考,专注解题各种尝试。虽然都不会做,但是当老师讲解的时候例1可能会感觉“还好没叫到我;是这样啊”的感慨,可能下课就忘了这道题的解法。例2会因为刚才的专注思考产生更多的有效思维,对这道题的理解更深刻。可能会想:我刚刚用过这个公式为什么没解出来?哪里想错了?怎么没想到要画这条辅助线......所以高强度用脑的学习是需要专注在学习任务中的学习。
再看一个例子,看看学习的状态。
1、看拆书帮大西区导师讲解过级技能视频,好像都会,可以边看边刷个抖音,写预备表的时候发现其实自己不会。
2、看拆书帮大西区导师讲解过级技能视频,边看边记边听,不时回放,翻看过级手册,对比评审要求新增条目和要点,标记重点,最后头脑里过一遍技能要求,不清楚的再回看或请教导师,感觉有些疲惫,但写预备表的时候思路清晰......
以上两个例子,区别在于学习时的状态。例1的学习状态轻松舒适但学习效果不好,例2学习时感觉又忙又累但是用脑强度高,效率高。所以高强度用脑学习是会有些吃力、疲惫感的学习。
通过上面的三组例子对比,相信大家对“高强度用脑的学习”和“低强度用脑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
【How】那如何进行高强度用脑学习呢?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归纳出高强度用脑学习三步法:
1.主动思考:主动对学习任务进行思考,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有助于知识掌握的有效思考越多,学习效率越高;
2.专注当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中,越专注越好;
3.产生疲惫:像锻炼肌肉一样使自己全力思考、“绞尽脑汁”的努力学习,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会产生疲惫感。要警惕轻松的、自动运行的学习状态。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学习时不去区分“高强度用脑的学习”和“低强度用脑的学习”,表面上看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在学习,学习时轻松随意、有效思考少、大脑经常发呆走神或者一片空白......那么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学习效率低,浪费时间只感动了自己,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和迷茫,对自我产生怀疑。
【适用边界】WHERE
举例:
1.小A为了“学英语”每天上下班路上听英语新闻。
2.小C为了“学英语”备考考雅思每天晚上把手机调到勿扰模式听英语新闻,先范听再逐句精听,思考文章的逻辑和行文结构,圈出专有名词和最有力表达的短语和句子,背诵这些单词和句子,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最后再跟读文章,并把跟读录音与原音对比纠正口音,有时把录音发给老师指导,从听力、写作、口语发音等方面进行练习。
例1的这种上下班路上“听英语新闻”的学习,本质上是“低强度用脑”的学习。
例2的这种学习专注不被打扰、有效思考多、学习强度高,开始学习的时候会很吃力,本质上不只是“磨耳朵”的随便听听,而是系统练习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要达到雅思考试的目标分数。
通过上面的例子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强度用脑”的学习适用于学习某种新知识和技能,并且达到该知识技能的标准化考试或测验的水平,该方法不适用于出于兴趣爱好仅需入门了解某领域知识和信息的学习。
【A2】催化应用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高强度用脑学习三步法的内容,下面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个月,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中,你会如何使用这个方法?
任务:请各位编写一个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未来你会用到的真实场景。
要求包括:主题、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的角色对话里要运用到刚才“高强度用脑学习”的三步法,来对应前面学到的技能内容,可以把摘要写在纸上,4分钟后我们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好,伙伴们都写好了,我们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简丹姐:年底要考职称,去年没复习好,打算用高强度用脑学习三步法来改造一下,首先我要专注下来,晚上八点以后不用管娃,自己认真看书;然后主动去整理出思维导图来复习,以往学习都是很轻松的边听边记录,效果不太好;最后还要深入努力、全力的思考每一个习题,了解错题为什么错,这道题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让自己一直处于高强度学习状态,学完有点点疲惫的感觉。用这样的方法持续学习应该没问题。
回应:这真是太棒了,感谢简丹姐分享,说到要专注、要主动思考和全力思考到产生疲惫感,熟练运用了三步法,相信用这个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我们再请范范姐分享一下:
范范姐:好的,我的主题就是侄女来我家,我要教她写学前儿童要会写的数字。可以运用高强度学习三步法来让她学会写并且养成高强度用脑学习的习惯。我会在明天上午教她写字的时候每写一个数字问问她这个数字像什么,比如“你写的3像什么,4像什么?”这样引导她主动思考;然后会计时让她十分钟内安静下来,专注在写数字上,而不是以往边说边写要聊天要看着她写等。她还小手比较软,在认真写字的过程中用力握笔可能会手酸,一直在思考也会累,十分钟后我会问她累不累,如果累就休息一下。这样一周后,她用这个方法自己练习,养成高强度用脑学习的习惯。
反馈回应:感谢范范姐,太棒了,不仅用高强度用脑学习帮侄女,还要侄女自己养成习惯。说到引导她主动思考、专注十分钟、引导她全力思考握笔等完全运用了今天学到的方法。真的太棒了,侄女有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幸福。
【拆书家总结】
再次感谢伙伴的分享,通过刚才的小剧本,我们可以看到大家能够分辨出什么才是高强度用脑的学习及高强度用脑学习的三个步骤是什么了;并且已经掌握在学习一项知识技能或者指导别人学习时应用高强度用脑学习的三个步骤,快速提高学习的效率。期待今天分享的方法能对大家的学习工作有所帮助,祝大家成为学习达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