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是碧云,我很喜欢拆书帮的学以致用的拆书理念,我的初心是通过成为三级拆书家的成长之路,让我的读书更加高效,让我的专业水平更加的精准。今天我的挑战级别是1-2。
分组:为了方便我们稍后的讨论,我们先来做一个分组。我们以我们的沙发为单位,每组沙发上的朋友为一组。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哲人:那么,我就从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开始说起。例如,当眼前有“学习”这个课题的时候,阿德勒心理学会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青年:谁的课题?
哲人: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
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青年:您是说这是孩子应该做的事吗?
哲人:坦率说的话,就是如此。即使父母代替孩子学习也没有任何意义吧?
青年:哎呀,那倒是。
哲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青年:分离之后再怎么做呢?
哲人: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
青年:。。。。。。。仅此而已吗?
哲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青年:我还是不太明白,究竟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呢?实际上,在我看来让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几乎没有真心喜欢学习的孩子,而父母则是孩子的保护人。
哲人: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青年:不不,根本不对!为了不让这种事态发生,既是人生前辈又是保护人的父母有责任告诫孩子“必须好好学习!”。这是为孩子着想,而不是妄加干涉。“学习”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哲人:的确,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青年:那么您是说,即使孩子完全不学习,那也是孩子自己的课题,所以要放任不管吗?
哲人:这一点需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青年:这不仅仅限于亲子关系吧?
哲人:当然。某个国家有这么一条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青年:辅导顾问不改变被辅导者的人生吗?
哲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人际关系而苦恼,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是源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被别人干涉,或者我们干涉了别人的人生课题。那么如何区分是谁人生课题呢,原文中说到:只需要考虑一些“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片段中用了亲子之间关于学习的例子,那么在生活、学习中只要有人际关系的,都可以用到课题分离。比如说我老公出去应酬前呢,我会叮嘱不要喝酒,可是经常仍然喝的不少回来,如果之前呢,我会非常生气,觉得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是为了他好,因为喝酒会伤害身体。用到课题分离,喝酒后身体不好与喝酒后的难受是他自己要承受的一个结果,并不是他针对我,忽视我,那么这显然是他的课题了。课题分离之后呢,并不是对不是别人的课题漠然无视,而是如果对方没有求助时我们不去干涉,而对方如果需要我的时候,我们可以施于援助。在老公喝酒后回到家,我便不是热嘲冷讽了,而是他需要我照顾时我去悉心照顾,而他不需要照顾时,自己睡我也不去加以干涉,这样呢,当他喝多了酒回来时,他想睡觉就回卧室去睡,不用像之前要给我解释,然后解释解释两个人就吵起来,我呢明白喝多酒是他的课题,并不是他对我的挑衅和无视我的叮嘱,心里也坦然了,慢慢的两个人感情反倒递进了。我再次重复这两个步骤:一。进行课题分离。(只需搞清楚事件最终结果是谁来承担)。二,课题分离后,如果是自己的课题不需要他人干涉时呢,可以主动拒绝,如果是他人的课题,在他人未求助时不去干涉,对方主动求助,方可出手相助。
A1:我们读过这个拆页,了解到在人际关系处理的情景中可以应用到课题分离,那么请大家:想想自己在和亲人、朋友或者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有过哪些烦恼,并且这些烦恼是和我们今天的课题分离的主题相关的?请在小组内分享,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朋友跟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好,现在开始:
A2:这是我们没有学到课题分离之前遇到的烦恼,那么今天我们学了课题分离,我们来看看,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应用呢?我再次重复这两个步骤:一。进行课题分离。(只需搞清楚事件最终结果是谁来承担)。二,课题分离后,如果是自己的课题不需要他人干涉时呢,可以主动拒绝,如果是他人的课题,在他人未求助时不去干涉,对方主动求助,方可出手相助请大家写下具体的规划。哦,注意要有时间、要有具体的步骤。好,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在便签纸上写下我们未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题分离后的行动步骤。所谓行动步骤呢,自然是和表决心是不同的,需要我们有具体的实施时间哦。请大家特别注意到这一点了。大家写好后,我们请一位朋友来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