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娃娃,我的三个标签是小胖子,步入三级拆书家行列的拆书家以及疯狂的乙方培训人。第三点符合了我所有的工作状态,疯狂是因为没日没夜,乙方对应着无数甲方的摧残,培训人可以清晰定位工作性质。
那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影响力》这本书。
F: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西奥迪尼,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讲了六条人们容易受他人影响的心理学原理。
A: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内容很扎实,很多心理学家都推荐这本书,行文很生动,一点都不枯燥。
B: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你明明不需要一些物品,却在逛了商场与盆友交谈或者是无意中路过马路之后莫名其妙的就买了回家,然后又后悔不已。及其有可能我们就是被一些人施用了影响力,这本书能让你避免被操控,若你想要增加自己的管理能力或者营销能力或许从书中会得到一些启发……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一点,恐怕不会有人感到吃惊。令人吃惊的地方在于,有些我们完全不认识的人,却想出了上百种方法利用这条简单的原理,让我们顺从他们的要求。
据我所知,“特百惠聚会”就是一个专门利用喜好原理的很明显的例子,特百惠最厉害的一招在于,它依据喜好原理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安排。就是特百惠聚会公司让客人从朋友手中买东西,看在朋友的面子上买东西。消费研究员肯定了该公司策略有效性:在决定是否购买产品时,社会纽带的影响要比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好恶强两倍。
有趣的是,客户们似乎完全明白特百惠聚会中喜欢和友谊所造成的压力。对此有些人似乎并不介意;有些人虽然介意,但似乎并不知道如何避免这样的压力。
那如何拒绝呢?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通用的方法,所有借助好感因素来影响我们顺从决策的手腕,都能靠它挡在门外。我们只需顺从专家用来诱惑我们产生好感的东西,不必提防,只要当心它们带来的过渡好感就行。不去压抑好感因素产生的影响力,听凭这些因素发挥力量,然后用这股力量反过来对付那些想从中获利的人。这股力量越强大,其反作用也就越明显,对我们的戒备防御也就越有帮助。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正跟交易手丹商谈一辆新车的价格,谈了一会,丹想要结束交易,他希望我们打定买车的主意。我们在做出这类决定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认识这个家伙才不到25分钟,我是不是有点喜欢他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大概会想起他给我们递了吃的(甜品),恭维我们选择的配件和颜色,逗我们开心,帮我们一起对付销售经理为我们争取优惠价格。我推荐此刻我们采取一种反应,对自己回答:“是的,我是挺喜欢这个家伙的”,那么这应该是一个迅速采取还击策略的信号:是时候把丹和他销售的汽车区分开来了。此刻要记住,把汽车开回家的是我们不是丹,无论我们多喜欢丹——他长得好看,好玩,他对我们的个人爱好感兴趣,他有亲戚住在我们老家等等,都跟我们时候做出了明智的购车决策完全不相干。
在我们做出顺从决定时,把提出请求的人和请求本身从感性上分开,这是很明智的。可一旦跟提出请求的人有过亲身的社会接触,我们就会忘掉这其中的分别。要是我们喜欢那个提出要求的人,分不清楚界限就有可能酿成大错。所以当意识到购买东西前对推荐人有好感,能提醒我们把交易和交易者分开,只根据生意本身的好坏作决定。如果我们都能遵循这样的原则做法,我敢保证,我们会对与顺从专业人士的交易结果更为满意——当然,我猜交易手丹就不那么满意了!
我们经常会通过好朋友而购买很多可能物不超所值的东西或者不实用的东西,或者是因为售货员长得很面善,让你第一时间决定因为这个卖货的就多买一点也无妨。不过这些东西及其可能堆在家里,几乎无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极其可能是朋友或者售货人员对你施加了喜好的影响力。因为他让你喜欢了他或者他本来就是你的好朋友,然后你就无法抑制的购买了很多也许你根本用不上或者不在你预期范围内的物品。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防止这种事情降临到我们身上呢?或者说我们不拒绝好朋友的推荐,但是我们有觉察的知道这个推荐是不是我们需要的呢?
我在这个片段中得到的步骤如下:
1、确定自己很对推荐给我们东西的这个人或者朋友,是喜欢的。
2、确定自己喜欢的是这个人,而不是他推荐的商品。
3、根据这个商品的好坏和自己的喜好做决定是否购买。
只要你掌握了这三个步骤,几乎可以区分你是因为这个人买东西还是因为真正需要而买东西。带着一点点觉知,可以避免掉因为售货员而多花去一些人民币。
我有个好朋友,从卖衣服开始经常跟我推荐,然后我就是剁手党。她推荐一个我买一个,但是她的衣服卖的要比淘宝上同款贵好多。每次买回来我都觉得贵了或者根本用不上,所以买到总是悔不当初。如果我要是在她推荐的时候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冷静的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就不会花了那么多冤枉钱。
下面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受到过好朋友推荐,或者因为售货员比较讨喜,而购买了根本不需要或者已经有很多的商品?哪位小伙伴可以分享下?
案例:
本人是乙方,主要工作是作图的,有一天一个甲方的大哥要我多改一个图,但是他就没有直接说让我做,而是不断的夸我,小妹妹一个人在北京不容易,你作图真好看之类的,聊了很久之后他说他要改个图,特别简单,因为之前跟他聊了很久就不好意思拒绝,最后没收钱多加班做了这个图。今天才知道是被施加了影响力。
好了,我今天的拆解到这里,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我今天主要为大家带来了,抵制喜好影响力的三个步骤:
1、确定自己很对推荐给我们东西的这个人或者朋友,是喜欢的。
2、确定自己喜欢的是这个人,而不是他推荐的商品。
3、根据这个商品的好坏和自己的喜好做决定是否购买。
刚才的小伙伴分享了一个受到影响力的案例,或者没来的急分享已经有了目标事件。接下来请各位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再遇到这种情况应用今天的片段你要如何做?分享结束后找两个小伙伴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