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秋天,欢迎大家来到TF2-2的练级场。现在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文字工作者,5岁孩子妈妈,早起践行者。
分组
在正式拆书之前,跟大家说明一下,线上2-2不用分组,大家情景讨论即可。
FAB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正面管教》是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撰写的一本讲述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作者主张,父母养育孩子既不能太惩罚也不能太骄纵,而是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与其他家庭教育类图书相比,这本书我认为好在2点:一是里面介绍了很多先进的育儿理念之外,实操性极强;二是理念讲述中带有丰富的案例,读起来代入感极强。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正面管教》这本书想传递给家长的是,教育孩子并不是“严—松”二元对立的,其实还有一个中间地带——正面管教。掌握温和而又坚定的正面管教方法,让你与孩子沟通不再烦恼。
B2: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矫正错误的三个R”,我认为有2个学习好处:一是在父母层面,父母能够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勇于做不完美的榜样;二是在孩子层面,看到父母认错,孩子也能学会从错误中学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线上学习后,学习者在犯错误时能够运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来化解亲子冲突。
《正面管教》P37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 ——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看小伙伴基本上都看完了,接下来就由我先给大家分享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亲子冲突很多情况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导致的,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一点,大人也是会犯错误的。所谓“错误”,是指不正确的认识、行为、动作等。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家长到底该如何“树立勇于不完美的榜样”。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意识到自己犯错后,可以尝试用片段中的矫正错误的三个步骤化解亲子冲突。
why
(人们的通常做法)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是大人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面对亲子矛盾,我们或辩解,或推脱责任。
(这样做的坏处)
这不仅会伤害到孩子,而且也会将问题悬置,错过解决亲子矛盾的最佳时机。
(反例)
这个例子我经常讲,记忆太深刻了。
差不多一个月前,到了上篮球课的时间,孩子不愿意去上。哭着喊着,“妈妈,我不愿意上篮球课。”一路哭,把我哭烦了。
我觉得孩子没有毅力,竟然这么小就开始厌学。我当时气急了。于是吼他,威胁他:不上课,就不买奥特曼了;不上篮球课,就别上幼儿园了。
孩子哭得伤心极了,抱着我大腿哭,“妈妈,我要上幼儿园,但是我不想上篮球课。”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场景,看到孩子歇斯底里地哭,说实话我看得也心疼极了。
后来,晚上我们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还是气呼呼的。孩子几次过来找我示好,我并不领情:开始不理他,后来还气愤地对他说,你不能这样逃学,妈妈今天被你气坏了。
大家看下,我这是不是明显推脱责任。不想上课≠逃学/厌学,是我不当理解再加上急躁的态度,造成了如此难堪的场面。我竟然在孩子主动示好的情况下还在找理由否定他,说我是被他气坏了。
其实大人也是个人,也会犯错和冲动。那么,当大人发生类似错误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呢?嗯,今天拆页中的三个步骤,教会我们,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树立不完美榜样,也就是“矫正错误的3个 R”,具体来说是这三步:
how
第一步:承认错误(Recognize):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先接受并承认;
话术:我犯了一个错误。
第二步:达成和解(Reconcile):表达歉意并与对方达成和解。向所犯错误给他人带来的困恼或伤害表达歉意;
话说:宝贝,对不起,我向你道歉!
第三步:解决问题(Resolve):共同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话术:以后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呢?
(加工成正面例子)
如果再回到前面提到的我因孩子不肯上篮球课而情绪失控的场景,运用今天拆页“矫正错误的3个R”三步骤,我可以这样做:
l 承认错误:宝贝,对不起,妈妈今天情绪失控了。
2 达成和解:是我的问题,让你难受和伤心,我向你道歉。
3 解决问题:你觉得人生气上头的时候,应该怎么赶走生气怪兽?妈妈想听听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大家可以前后对比一下,是不是改变一下沟通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不一样了。运用矫正错误的3个R,不仅第一时间化解了亲子冲突,而且也给孩子做了榜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where
刚上面在“what”部分提到,“错误”是指不正确的认知、行为、动作。
知错能改是好事。“矫正错误的三个R”,不仅适用于亲子沟通,而且还适用于大家在亲密关系、职场关系的犯错误的情境。
常见异议
那可能小伙伴会说,给孩子道歉岂不是会有损于树立父母权威吗?如果孩子怕我,我眼睛瞪他一下,对他吼一声,他就顺从了我。这不比道歉的效果来得快吗?
预防性讲解
确实,我们要在育儿路上树立自己的威信,但立威信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父母就靠打压孩子,靠吼、打、骂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可以奏效的。
但是大家要意识到,这只是短期解决问题,孩子是因为怕你才听你的,这就是典型的“父母赢了孩子”。要知道,从长远来看,“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要强得多!
“矫正错误的3个R”,其实就是赢得孩子的一种方法。它让我们从认知上意识到亲子矛盾并不都是因孩子的行为失当所引发的,也有可能是大人的问题。父母勇于承担责任,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心,让孩子真正发自心底地听你的,而不是因为怕你才听你的。
所以,每当遇到亲子冲突,先要反思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那就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矫正错误。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今天拆页的分享。
A2规划应用:
亲子冲突并不都因孩子的错而引起,大人也会犯错。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情绪失控,想让孩子听我们的,那你们有没有因为孩子没达到我们预期就发脾气的情景?或者对孩子不信任,孩子明明是对的,我们就是不听,偏觉得他是错的或者骗人的;或者不够尊重孩子,直接打断他说话,强行让他听我们说。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在未来的一两周,你作为父母,在跟孩子的沟通上可能会出现的犯错误场景?
如果你目前没有孩子,那你作为儿子或者女儿,跟父母一样也有亲子矛盾。
给大家1分钟时间,把你在亲子关系中可能遇到的一个犯错误场景,描述场景应该包括事件、时间 、地点、人物。注意先只需要设想场景就好,无需考虑要怎么做。1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
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认真写,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于是我非常生气,就把孩子叫到一边批评,吼孩子,责骂孩子,极为粗鲁,不礼貌。
分步催化2:规划应用
好的,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刚才大家都有思考可能遇到的犯错误场景。那么,运用今天咱们所学的矫正错误3个R的三步骤,你会怎样去做呢?规划出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给大家2分钟的思考时间,可以组内讨论。到时也请一位小伙伴花一分钟分享。
(学习者)
假如发生这样的场景,我会三步走:
第一步,承认错误。我会对他说,不该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你。
第二步,真诚道歉。是妈妈不好,最近你表现不好,是因为妈妈忙于工作,关心得少。
第三步,解决问题。妈妈先提方案:觉得你可以晚上预习,效率更高,也不会走神,每次把作业再检查一遍,形成良性循环。亲子探讨:那你在学习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跟妈妈分享,妈妈可以帮你。
好,我们请这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下,学了今天的拆页之后,你会如何去矫正自己的错误。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有没有感觉这样做以后,事情变简单了许多?
好了,通过今天拆页的阅读与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在犯错误时运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来化解亲子冲突。
大家还记得是哪三个R吗?承认错误,达成和解,解决问题。
好的,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