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完整的成长》 所属活动: ”正面管教之矫正错误“+”帮助儿童认知情绪“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帮助儿童正确认知情绪

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上午好!

我是马明珠,今天我要过级的级别是1-2,首先用3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宝妈、正面管教实践者、国际铁路运输单证处理。

为方便讨论,我们先来分下组。胡旭、俊雷、崔老师3个人一组,秀梅老师、韩韩、意欢三个人一组。

【技能点1:给学习者分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怎样帮助儿童认知情绪并使其情绪成长、成熟呢?

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以便使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世界,而不是一生滞留和压抑在自己的情绪迷茫之中。

准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准许孩子哭,不评判好坏。准许意味着给孩子空间与时间,让他自然地过渡。比如准许他哭意味着让孩子把情绪流淌出去。这是生命最早期情绪流动的自然礼物。

我们需要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就如同告诉孩子:“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这是嘴巴!”“这是书!”“这是地图!”帮助孩子说出她内在正在发生的情绪,“你生气了”、“你感到愤怒”、“你感到委屈”、“你感到伤心”、“你看上去很高兴”、“你看上去很愉悦”、“你看上去很兴奋”、“你看上去很快乐”、“你看上去有些悲伤”、“你看上去有点沮丧”、“你看上去有些孤独”、“你很好奇”“、你在表达爱”、“你在关心别人”、“你在表达快乐”……这叫概念或情景配对。

尽管我们能够清晰知道的情绪范围并不像了解外在世界那样广泛,有些复杂的和更深入的情绪我们依然不知,依然无法分辨;并且每个人的生命状态也不尽相同,但我们需要自己了解的情绪告诉儿童,同时努力增加自己的了解深度与广度。因为对内在世界了解的越深、越广,我们就会成长的越好,就会越接近成熟。

我们需要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使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自己的情绪为伴,帮助他发展出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帮助他过渡并上升到一个尽可能的靠近真实的生命世界。

用爱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慰藉孩子,让孩子从情绪的状态中走出来。

【技能点2:选书与选拆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片段进行详细的解读。

WHAT:这个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四步法,通过家长重视、关注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情绪流淌--为孩子的情绪命名--肯定、认同孩子的情绪四个步骤,帮助儿童认知情绪并使其情绪成长、成熟。

WHY:在这里,我想请大家回想一下:在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当孩子哭闹、调皮、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是否习惯用吼叫、打压的方式制止孩子?殊不知,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暂时制止孩子的行为,但是却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而片段就是教家长用四步走的方式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并使情绪成长、成熟。

WHERE: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上述的四步法呢?当孩子(或者家人、朋友、伴侣)出现情绪波动时,家长可以用上述的四步法引导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使情绪成长、成熟。

HOW: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家长重视、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可以蹲下来,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

第二,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你可以抱抱孩子,拍拍她的后背,同时告诉她:“你可以哭一会/生气/抱怨”

第三,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帮助孩子说出她内在正在发生的情绪。“你很生气/伤心/失望/委屈,你这样的行为是在表达爱/关心/好奇?”

第四,肯定、认同孩子的情绪,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从而使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妈妈也会这样,你生气很正常。妈妈会陪着你。”

A1: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的女儿两岁,特别喜欢球,各种球,家里已经买了很多了。有一次,女儿在超市看到货架上的篮球,抱着不放手,老公严肃的喝止她,说:你已经有很多球了,不能再买了。接着便强行把女儿抱走,女儿突然放大哭,并躺在地上打滚。怎么说都不听,只能妥协,再给她买一个球。

A2:

学习了这个拆页之后,我突然认识到,原来我们作为家长,没有照顾女儿情绪的变化。她想要球,当大人强行把她拉走的时候,她的内在需求没有被满足,只能用哭闹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而大人总是习惯用打压、强行阻断的方式去制止孩子的行为,家长应该迫切改变引导方式。因此这周末去超市的时候,我试着用上述方法引导女儿。

1. 重视并关注孩子的情绪;--我可以蹲下来,让孩子感受爱与关注。

2. 允许孩子哭,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我可以抱抱她,说:你可以哭一会,同时拍着她的后背,让她感觉舒服些。这个动作大概2分钟左右,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进行第3个步骤。

3. 为孩子的情绪命名,帮助孩子说出她内在的情绪。--“宝贝,爸爸不让你抱这个球,你很伤心是不是?”

她眼泪汪汪的点点头,好像觉得受到了理解。

4.通过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让孩子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我可以说:“别人如果把妈妈喜欢的东西强行拿走,妈妈也会很伤心。但是这个球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我们是不可以随便拿走的,对不对?”

她停止了哭声,眨巴眨巴眼睛看看我。

我继续说:“那现在妈妈把你抱起来,我们回家玩妞妞自己的球好不好?”

这个时候,我女儿的情绪差不多稳定了,她突然说:“妞妞自己站起来,回家玩妞妞的球。”

你看,父母的处理方式变了,孩子的情绪也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孩子虽然不知道家长是否采用了技巧,但是当家长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的时候,孩子就能感受到爱与关注。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有意识的采用上述的方法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并使其情绪成长、成熟,我女儿再也没有像上次那样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她自己就会说:别人的东西,妞妞不能拿,妞妞家里有。那么,这样的一个转变,就是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孩子情绪的成长和成熟。

【技能点3: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那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时刻:孩子想尝试自己用筷子吃饭,但是却把饭菜弄的满地都是,家长去阻止,孩子突然大哭大闹(探索欲望);或者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你不买,她就吵闹好几天,和你赌气(生气、伤心)......

没有孩子的小伙伴,可以想一下:你的伴侣总是因为你的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大吵大闹(没有关注对方的真正需求);或者在办公室,其他同事聊的很开心,你插不上话,感觉被孤立(没有照顾到你)......

如果你有这样 没有照顾别人的情绪或者别人没有照顾你的情绪的经历,可以写在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分享。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时间结束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他/她的经历。

下面把时间交给大家。

(发言交流,分享记录在下面)

好的,时间到。看大家刚才讨论的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用1分钟时间,请一位小伙伴出来做下分享。

【技能点4:激活学习者经验】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一:刘俊雷

分享内容:孩子要玩具--提取与孩子商量好,去超市一次只能选择一个喜欢的玩具,但是有一次她2个都要,根据提取的约定,就只给她买了一个,孩子就自己闷闷不乐,家长也没有对孩子进行情绪上的引导,任由孩子自己发展,自生自灭。

简单点评:如果孩子的情绪长期没有被正确的引导,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希望学了今天的片段,您可以运用起来。

分享者二:韩韩

分享内容:下班回家很晚了,看到老公玩手机,不帮忙做家务,自己很生气。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

简单点评:我们刚刚在分享过程中,主要讲到片段适用于孩子,当然对于伴侣和家人来说,也是适用的。韩韩老师分享的运用上述的四步法照顾自己的情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分享者三:崔老师

分享内容:三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很有耐心,会考虑到老大的情绪。有了二宝和三宝后,会经常忽略孩子的情绪,比如:老二要玩具,不给买就哭闹,导致老三也跟着哭闹。我就会妥协给她买玩具。对比发现:经常被照顾情绪的老大会把自己的情绪处理的很好,被忽略的老二和老三的情绪波动会比较大。

简单点评:崔老师在生活中已经切身体会到:家长是否照顾孩子的情绪,孩子的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希望在后续的生活中,崔老师能够运用今天的四步法,更好的引导孩子。

好,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我们照顾不到他人的情绪或者别人照顾不到自己情绪的时刻,接下来就请大家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当你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如何运用上述四步法来转变你的引导方式,从而让孩子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并使其情绪成长、成熟呢?

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便签上写出 接下来一周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利用刚刚我们分享的“帮助儿童认知情绪”的四步骤进行引导方式的转变,写出相应的行动步骤,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要具体可行。

……

好,时间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长如何通过转变引导方式,帮助孩子正确认知情绪并使其情绪成长、成熟,希望大家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帮助儿童认知情绪四步法”,也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改善亲子关系,完善家庭氛围,希望我们都可以更好的照顾自己以及周围人的情绪。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技能点5:催化学习者应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韩韩

分享内容:运用今天的四步法,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

1. 重视并关注自己的情绪;--可以冷静下来,体察自己的情绪变化。

2. 允许自己生气,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可以深呼吸或者大喊。

3. 为自己的情绪命名,说出内在的情绪。

--“我看到老公什么也不做,就知道玩手机,我就很生气。”

4. 肯定和认同自己的情绪,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我生气很正常,我理解自己为什么生气,告诉自己没关系,冷静下来和老公沟通一下。”

【技能点6:整理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