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拆书活动,今天的观察家是叶丹.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首先做个自我介绍哈。我叫尹佳敏,我的姓很好记的,就是伊利牛奶的伊不要单人旁。 不过这个字读尹,不读伊。我来自著名的板栗和甜柿之乡黄冈罗田,我性格活泼开朗,勤劳好学,喜欢旅游和结交正能量的朋友,我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工作了12年7个月。我是也考了家庭教育规划师.希望以后有机会向大家多学习。
关于阅读,和许多人一样,我长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感觉没时间、精力也不够,有的书看不懂,即使看懂了,也记不住。还有的书刚买回来,翻了几页,就感觉看不下去了。甚至现在有人提到一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只记得曾经看过。真正体会到就像别人说的,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我这丝也抽得太慢了。
就在我为阅读问题发愁的时候,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拆书帮”。
“拆书帮”是什么?“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非营利性组织。
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拆书帮的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及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影响身边人,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拆书帮的价值观: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
不仅是“拆书帮”,同时“拆书”这个概念也让我眼前一亮,随着不断地深入了解和练习,我发现,自己现在看书,更能看得进去,收获也更多了。
有朋友也许就好奇了,那“拆书是什么”?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场景。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学习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法通过简单、轻松、有效的阅读帮助我们提升能力。你不需要通读全书,只要在阅读时应用便签法,或参加拆书帮现场学习,按照拆书家的引导来反思经验、规划应用或现场演练,就可以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已用。
RIA现场学习,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RIA各代表什么呢?
〖R〗R环节是阅读原书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I〗-I环节是讲解引导,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
〖A〗,A环节就是拆为己用了,有3种做法:〖A1〗拆书家需要激活学习者的经验;〖A2〗催化学习者的应用;〖A3〗促进学习者现场演练。
〖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A3〗强调当下演练、在用中学、在安全的情境下第一次应用新学的技能。
总的来说,就是:
R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
了解了RIA拆书法,下面,让我们看看,如何用RIA拆书法拆解一本书?
我以《正面管教》这本书为例。
书籍:《正面管教》
拆页:“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受。
WHAT:这个片段说了什么?
这个片段教给我们当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帮助并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
WHY: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方法,使用这个方法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因为我们通常没有倾听意识,或者只看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没有看到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所以使用这个方法可以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赢得孩子的心,不用一味指责就可以赢得合作。
HOW:
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当孩子说出一个观点的时候,用心倾听,并真心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建立同理心,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建立同理心;
3.表达你的感受。倾听是表达的基础,当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会愿意倾听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我们一起来探讨,想办法,直到最后达成共识。
WHERE:
这个方法(步骤)适合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出现了与孩子沟通有障碍,或者与孩子的链接不顺畅,希望赢得与孩子合作的时候使用。
有一年暑假我和孩子一起去武当山旅游,他看中了一把剑,爱不释手,我就给他买了下来,回武汉在洪山广场下车的时候,剑忘了拿。为了找回丢失的剑,孩子以飞快的速度奔跑,当车在水果湖停下的时候,孩子拿到了失而复得的宝剑。对于那把剑他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拿出来玩。有一天晚上,有个小朋友来家里玩,看到了那把剑也特别喜欢,就要拿去。我当时没有征得孩子同意,就毫不犹豫的把那把剑给那个小朋友了。
孩子难过得哭了。
那一刻我完全不顾他的感受,还大声吼他。
〖反思〗
当与孩子沟通有障碍的时候,我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的感受,不带情绪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
A2:
〖目标〗
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不论是家庭还是公司内,遇到沟通有障碍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控制情绪。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感受,表达出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创造赢得合作的机会。
〖行动〗
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未来如果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我觉得应该这样做。
1.我应该俯下身看着孩子问他,“你心爱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你觉得很难过是吗?”(这样是表达对他感受的理解);
2.我知道你很难过,因为那个玩具你特别喜欢。楼下的小朋友如果有他自己喜欢的玩具,被你拿走了,他也会很难过对吧。我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爷爷有一次去镇上买了一本《封神榜》的儿童绘本给我,我特别喜爱,经常拿出来阅读,有一次,隔壁的小姐姐也看中了这本书。外婆不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的书送给隔壁的小姐姐了,为这事我也难过了很长时间。所以我特别理解你刻的心情。(这样说是表达对孩子的同情);
3.看到你难过,我也很难过,我想帮你(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我们现在想一想怎么解决好吗?(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最后决定把玩具借给楼下的小朋友玩一天,第二天再还回来。
我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