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下面由我来为大家做拆书分享。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叫高玉洁,来自重庆。我的第一个身份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育儿即育己。自己也在学习中,不断地迭代升级。也希望继续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于是走近了拆书帮。我的第二个身份是:老师。从做高中英语老师到进入了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业,有近1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从做一线早教老师到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开办蒙氏托育园。我的第三个身份是:家庭教育讲师。有了二宝以后,为了能更好兼顾家庭,我做了全职妈妈。与此同时投入了家庭教育行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育儿经验,开始了更深入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领域。相信进入拆书帮,能更好地促进我的学习和成长。
今天我的分享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拆书帮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
首先,进入拆书帮的介绍。我主要想介绍一下:拆书,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即将读过的书拆为己用,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拆书法,是一种方法论。使用它将所读的知识与个人经验相关联,并规划到具体的运用中。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个人学习便签法和拆书家引领法。目的分别是,自我学习和组织他人学习。
了解“拆书”和“拆书家”之后,我们来说一说 “拆书帮”。
“拆书帮”即是由拆书法爱好者组成的非盈利性社群。旨在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拆书帮在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 我们目前所在的就是拆书帮重庆山城分舵。
以上就是关于“拆书帮”的相关介绍。
接下来进入拆页分享。
我今天要拆的书是《我的情绪我做主》,作者是程靖钧。一位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和催眠师。这本书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了情绪的来源及如何更好地理解,表达及转化情绪。
今天我选了这本书中的一个拆页:如何一致性沟通。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内容,阅读完以后,大家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摘自《我的情绪我做主》第三章第六节——沟通高手:一致性沟通 P53
一致性沟通有一个简单的四步法:
第一步:描述事实。老公这个房间这么整洁,你东丢一直袜子,西丢一只袜子。
第二步:表达感受。不但影响整洁,气味还很难闻。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第三步:表达需求。我喜欢整洁的环境,我也希望我们的家很干净。
第四步:表达期待。答应我下次不要乱丢了好吗?
假如这位妻子的沟通方式是:跟你说了多少次,袜子不要乱扔,自己的袜子多臭你不知道吗?你从来不洗只知道乱扔,真不知道你怎么这么邋遢!这种指责的沟通,满含人生攻击,对方只会产生排斥和抵触的情绪。
一个人无法接受“我是一个又需求的人”时,就会把自己放在付出的制高点要求别人付出,这样他只能索取,又回避掉了“我对你有需求”的感觉。
好的,谢谢大家的阅读。
WHAT:
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一致性沟通四步法。(备注:一致性沟通指,内外一致的表达)
HOW:
这四步主要指:
(1)描述事实。观察事件本身是什么,并客观地描述出来。
(2)表达感受。说出这个事情带给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3)表达需求。看见自己内心的渴望是什么?
(4)提出请求。说出自己的期待,想要对方怎么做。
EXAMPLE:
比如文中的例子,老公袜子乱扔这个事让她很反感。指责抱怨都没啥用,那一致性沟通是这样说的“老公,你的脏袜子这里放了一只,那里放了一只,让我感觉很不舒服。不仅影响整洁还有味道。我喜欢一个整洁舒适的家。答应我,下次请不要乱丢了好吗?”
WHY:
我们会发现,这个沟通方法,不仅关注到了自我的需求,同时又关注到了他人和情境,是真正为自己需求负责的沟通方式。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指责,讨好,打叉逃避,或超理智的讲道理方式来回应,会导致对方的不接纳。
WHERE:
一致性沟通,就适用于来调解某个矛盾,解决某个问题时使用。常见于,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的沟通。当然前提是需要提前觉察到自己的感受,需求渴望和期待是什么。
不完全适用的情况是,当自己或对方因某个矛盾正处于负面情绪中时。这时需要先看见、接纳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期待,同时需要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不适用于一些特殊社交场合,如自己迟到被上司批评,由于自己工作失误被上司责怪等情况。
接下来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国庆去黑山谷玩,因为是南门进北门出,出来以后我们的车就会停在南门。我老公就说,他不入谷,等我们出来以后,他直接把车开到北门。我就很生气地说,“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简直无语!”结果,我们的沟通很不愉快。后来,等我调整好情绪以后,是这样说的:“老公,听到你说不陪我们进去时,我很不高兴,因为我以为你想在外面休息,是在否定我的安排。我想要大家一起,才有玩的意义。至于没车的问题,我们再另想办法好吗?”最终通过一致性沟通就很好地照顾了自己和老公双方的需求和感受。
反观,刚开始沟通不愉快的原因:
(1)没有接纳自己的情绪。沟通时处于生气的情绪中。
(2)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
(3)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期待。
所以导致了既没解决问题,又搞得双方都不愉快。
学习了这个方法后,我也将运用于我未来的工作生活中。
我计划本周,在孩子不愿意配合刷牙时,用一致性沟通的方法来协调。
行动:
(1)描述事实。“宝贝,刚刚你拒绝了刷牙。”
(2)表达感受。“这让妈妈感到很担心,也很着急。”
(3)表达需求。 “我希望你能好好刷牙,这样就能把牙齿里的食物洗干净,保持口腔干净,才不会长蛀牙。”
(4)提出请求。“请你好好刷牙,可以吗?”
(5)游戏引导。“牙刷火车开进口腔了,牙齿警察要开始执行任务啦!”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的聆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在未来我们可以用到一致性沟通法,更好地觉察,关注,接纳,表达自我的内在感受和需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