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秋天,欢迎大家来到TF2-1的练级场。现在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文字工作者,运动次达人,5岁孩子妈妈。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片段是正面管教中赢得合作这个片段,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描述出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并现场运用赢得孩子的四步骤设计消除分歧的解决方案。
在正式拆书之前,我给大家进行分组。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正面管教》是简·尼尔森——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撰写的一本讲述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作者主张,父母养育孩子既不能太惩罚也不能太骄纵,而是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相比较于其他育儿图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畅销,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
畅销背后就意味着这本书的价值被市场所肯定,这也就构建了它的权威性。这本书是让数百万孩子、父母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自1981年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如果你在育儿过程中纠结到底是该严还是给孩子自由,那就可以看看《正面管教》这本书了。在孩子成长中,教育观并不是“严—松”二元对立的,其实还有一个中间地带——正面管教。掌握温和而又坚定的正面管教方法,让你与孩子沟通不再烦恼。
B2: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赢得孩子”,它的意义是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先做一个“听话”的家长,才能收获一个“听话”的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好处解决问题的办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what】
这段文字是关于“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实质上是价值观所引领的方法论的趋同,也就是亲子关系的双方互相披露想法,互相理解,达成价值观上的一致,进而最后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达成一致。
【why】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因为孩子的不合作而感到焦虑、愤怒、伤心和无奈。甚至,家长们觉得孩子不为错误吃点苦头,就没法得到教训。(通常做法)
这样做的坏处,一是会导致家庭氛围中充斥着斗争和伤害,二是长期下来孩子越来越没有主见、自信。(通常做法的坏处)
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听话,就打孩子、骂孩子,可能会在短期内看到成效,但真的对孩子好吗?
我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我跟我儿子上周就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到了上篮球课的时间,他不肯去,原因是上篮球课太累了。我就觉得他很没有毅力,崇尚精英教育的我,就瞬间崩溃了。最后搞得跟儿子和婆婆都很不愉快。(反面案例)
事实上,亲子关系也需要合作。我们不应该“赢了孩子”,而是应该“赢得孩子”。掌握赢得孩子的方法,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更自信,让家长远离焦虑。
如果我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
(反面案例加工成正面案例)
第一步:核对他的感受,问他为什么不想上篮球课,是不是因为太累了?
第二步:表达同情。你不想上篮球课,妈妈理解,我小时候也这样,分享一些我幼年糗事。
第三步:交流感受。妈妈觉得如果你不去的话,妈妈会觉得有点伤心。
第四步:解决问题。如果你觉得累的话,妈妈觉得有必要再调整一下上课的时间,这样你就不累了。你觉得怎么样?
【how】
1. 核对感受。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问清楚他的感受。
话术:“发生了什么事情,宝贝?”“所以你的感受是……,是不是?”
2. 表达同情。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走近并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再无助。
话术:“你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妈妈都理解。不是只有你一个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知道吗?妈妈原来也遇到过了相同的事情……”
3. 交流感受。表达你的情绪,告诉孩子你的反馈。反馈的要点是不要带着成人的思维指责孩子,能够继续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关注。
话术:“妈妈觉得你这样,让妈妈……(生气、为难、开心、有成就感)?”
4. 解决问题。让孩子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果找不到,那可以提建议,达成共识。
话术:“宝贝,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宝贝,如果你暂时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妈妈觉得可以这样,……,你觉得如何?”
【where】
适用于亲子关系中意见分歧,需要达成合作、共识的场景。例如,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别人发生不愉快的时候;适用于家长和孩子意见发生分歧的时候。
“赢得合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那这个知识点不限于在亲子关系中使用,其同样可以迁移到成人世界的沟通场景,如与朋友、伴侣、同事之间的沟通。
拆书家提问设计:在生活中我们总想让孩子多听我们的,多穿衣服、多读点书,但是好像孩子并不领情,甚至觉得“妈妈,你真烦啊”。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周孩子有没有不听你的话?为此,你们之间闹了不愉快吗?
如果小伙伴目前还没有孩子,也可以回忆最近一周有没有与同事、朋友或者伴侣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这个分歧的?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今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孩子昨天晚上7点多就睡觉了,作业就没有写完,今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写作业,但是作业太多就没写完,她就开始哭。我不仅没跟他共情,反而还责怪他说:谁让你早上不抓紧时间,早上就一个小时。我说了他之后,他就更磨蹭了。
六、【A1+】(反思加工)(3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感谢伙伴的精彩分享。现在我们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再穿越回到刚才你说的那个场景,使用今天学到的“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你会怎么做呢?
同样,给大家2分钟时间轮流分享,一会我会邀请1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男朋友比较容易生气,他生气我也生气。我觉得他太容易生气了,就经常指责他情绪不稳定,让我很有压力。然后问题基本就悬置在这里。
如果再遇到意见分歧的时候,可以运用今天“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生气?
第二步,我很理解你不开心。
第三步,你这样会让我很有压力,这样会让我时刻注意你是否会生气。
第四步,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以后有这样的情绪,你希望你不要板着脸,可以吗?
非常感谢分享者精彩的案例分享,我今天的2-1拆书过级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