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重庆筹备分舵第108期线下拆书练级活动。
我是今天的领拆人邹浩琳。
我是一名大学化学实验师,从事化学实验管理及教学工作;
我也是一名亲子阅读践行者,从女儿1岁到现在4岁,坚持了三年多的亲子阅读,以书为媒,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
我还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有幸与大家相聚在拆书帮,共同学习和成长。
说到拆书帮,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人赵周老师,他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提到:“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法又称为RIA便签法,R--Read,即阅读原文片段;I--Interpretation即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原文片段;A—appropriation,分为A1和A2,A1是结合自己的相关过往经验进行反思,A2是结合原文的方法对近期进行规划,将方法应用到生活中。通过拆书法,让我们学习思路从以知识为导向变成以自我为导向,实现知识内化。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盈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截止到2022年4月,拆书帮正式分舵有54家,筹备分舵有15家,这些分舵覆盖了全国28个省份47座城市,会员人数有1474人。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R是出自《正面管教》中的片段,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看一下我给大家准备的手稿内容,阅读完毕后举手示意我,我们再接着进行后面的内容。
《正面管教》P26-P27
原文: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于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颗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what】
这个片段讲述了育儿过程中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赢得合作四步法,通过理解、倾听、告诉孩子感受和关注解决问题四个步骤,最终赢得孩子合作,让孩子愿意主动解决问题。
【why】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取我们的建议,却因为方法不当使得孩子要么跟家长对着干,要么屈于权威暂时服从,表面上“赢了”孩子却没有“赢得” 孩子。采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营造出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孩子也更愿意跟家长交流,理性地思考,最终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实现亲子双赢。
【how】
如何赢得孩子合作呢,我将其归纳为理、共、诉、解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1. 理——理解孩子,通过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理解并确认他的感受,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拥抱。(如:孩子早上磨蹭半天都还没准备换鞋出门去上幼儿园,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用一句话理解并确认他们的感受:“你现在还不想去上学,是因为你还想在家里玩一会儿。”)
2. 共——共情孩子,通过告诉孩子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和感受与孩子共情。(如:妈妈刚才在看手机新闻,也是挺舍不得放下手机出门上班呢。)
3. 诉——诉说想法,通过前两步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情绪脑得以安抚,建立起信任,理性脑开启工作,这时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耐心告诉孩子:妈妈是担心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出发,上幼儿园会迟到呢,如果早点去幼儿园,可以自由活动一会,如果迟到了,去幼儿园不仅你喜欢的晨练错过了,可能连早点都错过了。)
4. 解—— 解决问题,把孩子引导到关注解决问题上来,可以和孩子讨论解决方法,也可以提供出建议,最终和孩子达成共识。(如: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直接给出建议让孩子选择“那你是把你现在想玩的玩具带到车上路上玩,还是等放学回来继续玩呢?”)
进行完这四步,相信你的孩子已愿意跟你合作了。
【where】
该方法适用于亲子、夫妻、朋友、师生、同事、上下级等关系,适用于寻求对方合作时。
A1: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故事:最近,我和老公为孩子不爱打招呼的行为困扰。早上送她到幼儿园时,都会有同学或老师热情地跟她说“早上好”,这时我会回应对方的招呼,也说一声“早上好”,还会提醒女儿给对方打个招呼,而我女儿却闷着头一声不吭地走了。私下里跟她说了很多次,告诉她要有礼貌,别人大招呼要回应,如果主动打招呼更好,还采用奖励制,打一声招呼就得1颗星,累计20个可以换礼物。跟她讲道理的时候她答应得好好的,而到了上幼儿园时,依然一声不吭,不愿意打招呼。
反思:针对孩子不打招呼的行为,我们希望她能有礼貌,对别人打招呼给出回应,采用了说教的方式晓之以理,还采用了奖励机制,希望能有所改变,结果却不理想。结合片段中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发现自己在希望孩子合作的过程中忽略了前面两个重要步骤——理解和共情,直接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说教和建议,孩子没有觉得自己被理解便不愿意听取我们的观点,最终没有赢得孩子的合作。如果我采用赢得合作四步法,首先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并确认她的感受,接下来结合自己的相似经历与她共情,让她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后,再告诉孩子我的感受,最后共同解决问题,相信在打招呼这个事上会取得效果。
A2:
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
接下来一周上幼儿园时,孩子出现不打招呼的情况采用赢得合作四步法与孩子沟通。
行动:计划的沟通过程如下:
1. 理,抱着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并确认她的感受。
我:“哦,昕昕不想打招呼是因为有点害怕和害羞。”
孩子:“是的。”
2. 共,告诉孩子自己的类似经历和感受与她共情。
我:“妈妈非常理解你的这种感觉,我小时候也很害羞和胆小,看到熟人害怕打招呼都想绕道走,别人跟我打招呼时,我想回应,却害怕不敢说话,只好低着头走开,心里真是又懊悔又难受。”
3. 诉,通过前两步,观察孩子的反应,她放松下来愿意听我继续说就可以跟孩子讲出我们的感受和道理。
我:“别人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不回应,他肯定会有点难过呢,也可能会觉得我们不懂礼貌;就比如你放学看到妈妈,很开心地叫妈妈,我却不理你,你会怎么想呢?”
孩子:“我会觉得不开心,妈妈不理我。”
4. 解,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最终达到共识。
我:“那别人跟我们打招呼的时候,怎么做能让你觉得舒服,又能让别人感受到回应呢?”
孩子:“我还是害怕,说不出口。”
我:“那我们可以先不用说话,给对方一个微笑或者挥挥手吗?”
孩子:“可以。”
奖惩:孩子回应对方一次,就奖励她1颗星星,10颗星星可以满足一个小愿望。
今天的分享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适当的场景能用到赢得合作四步法。
以上就是我1-1过级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