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01期线上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TF2-3过级

开场: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拆书学习,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瑛子。我用三个标签简单地介绍下自己:P.E.T.讲师、非暴力沟通分享人、终身学习者。

学习目标】本次RIA线上拆书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学会在自己边界被别人触犯时,如何做能守护自己的界限,不委屈不讨好,做一个享受真实自由的人。

【图书介绍】

F: 今天我要拆的书籍是《家庭焦虑情绪手册》, 作者是美国执证心理咨询师吉祥,她曾为中美两国超过2万个家庭提供近3万小时的咨询。

《家庭焦虑情绪手册》这本书豆瓣评分达到9.5分,它结合了心理学理论与作者本人大量的临床咨询经验,为千千万万被焦虑情绪困扰的家庭提供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方法,帮助人们释放自己的焦虑,养育阳光、快乐、心理强大的孩子

A: 与其他同类书相比,这本书把深奥的心理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说明白,操作性极强,因为作者不但懂心理学前沿知识,也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两相结合,让她的课程既专业又符合国情。

B1: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有4100万焦虑症患者和5400万抑郁症患者。而在全球青少年儿童中,有11%患有焦虑障碍。那如何认识和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摆脱焦虑的困扰呢?这本书给到了我们答案。

B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片段是,在被别人评判或指责时,我们如何能不焦虑、不生气,可以轻松和真实地处理人际关系,守护自己的界限。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原文片段《家庭焦虑情绪手册》P92-93

守护自我边界三步法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参加一群新认识的朋友的聚会我们围坐成一个圈,讨论完当天的主题后,主人在厨房准备点心,而我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我作为这个团体里最新的成员,正开心地和坐在我身边的金发美女汉娜聊着她的家乡得克萨斯。这时候,对面的一个金发女孩走到我面前,在我还没反应过来时,就用刺耳的声音对我说:“你叫吉祥吧?我只是想告诉你,我非常不喜欢你,也不喜欢你说话的声音。"

这个女孩的声音很大,加上大家都在和坐在身边的朋友小声聊天,因此所有的人都听见她对我说的话了。顿时,我的周围一片安静,大家都吸了一口冷气,不知接下来该如何面对这尴尬的局面。

如果面对这个局面的是你,你会怎么办?是尴尬到极点手足无措,还是觉得自己不受欢迎,恨不得夺门面出?还是你会问她自己具体什么地方做错了,惹得她如此生气?

我当时听了她的话,愣了一秒钟,因为实在没想到会有人在这种场合如此没礼貌。但我仍然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抬起头,对她说:“其实你喜不喜欢我,不关我的事,你不需要向我汇报。你不是第一个讨厌我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下轮到她抽冷气了,因为她实在没料到我会这样回应。于是,她又确认般地说了一次:“我不喜欢你。”这一次,气势比刚才小多了。我看她还不走,只好无奈地对她说:“好的,我允许你不喜欢我,不需要一再向我报告了,你可以走了。”

事后,很多朋友都来安慰我,看起来她们都比我还要尴尬,只有我一人面色从容。她们不解:“难道刚才她的话不伤害你吗?”我说:“她不喜欢我怎么会伤害我?这世上有很多人都不喜欢我,可那不是我的责任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页片段主要讲述了面对指责和恶意的评判,如何守护自己界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通过觉察自己的感受,判断自己的界限是否被挑战、明确告知对方,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如何拒绝。通过这样的方法,你会更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再感觉被指责而郁闷或愤怒引发焦虑。

Why:

如果我们不懂这个方法,在那样的情况下就会感觉很受伤,从而导致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更甚者可能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也有些人或许会直接反击回去,也或许要着急为自己争辩,从而把别人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责任,而郁郁寡欢地想要各种证明导致争端和陷入自我证明或怀疑人生。

【失败案例】

前个星期的一个中午,我吃过饭赶没洗碗时间就先出门办事了,回来后看到老公已经收拾洗完,还正开心,可他劈头盖脸地就说起我来:”扔得一水池的东西,你是这样做事情吗?“这上纲上线的话听得我一头火,立刻回击:”谁知道你会早回来!又没让你洗!“一来二去简直是太上火了。

听到老公这么没好气地批判,我当时真的非常不爽,不爽的原因在于:他指责我的时候我把他的情绪问题给接过来了。

【How】

那么,如何在被指责被评判时能做到守护界限呢?

第一步,觉察感受,边界判断。

当我们听到让我着急上火的话时,我要觉察自己的感受,判断是不是我不能容忍的行为,是否对方触犯了我的界限。就像拆页中作者听到那个女孩说不喜欢自己时,“愣了一会后”就是进行自我判断,让作者立刻意识到被侵犯了,触犯到自己的界限。

第二步,明确告知,坚定拒绝。

当被别人用错误的方式对待时,可以冷静地表明自己需要怎样正确的对待。我们看到案例中作者遭受了这个女孩的突然发难时,明确告知对方说:”这是你的问题。“而对方没有停止仍在继续,作者就更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界限,表达了需求和意愿。

第三步,当下解决,即刻放下。

清晰别人的问题并不是自己的责任。案例中,作者就说:别人不喜欢我并不会伤害到我。直接不放在心上,也才能不被影响。

【成功案例】

有伙伴可能会觉得:真的有效可以做到么?分享一下我学了这个方法的实践应用。

上周晚上,我正在写本次预备表,妈妈刚好在旁边看到我用电脑,她就非常不愉快地对我说:你儿子上学要花这么多钱,你不好好找个工作,净整些花时间又挣不到钱的事,太不负责任了!

我当时正想像以住一样去反驳,一抬头看到写完的拆页,当即一个深呼吸先安静几秒。在这短暂的片刻,我觉察到自己不开心被妈妈指责,想想我妈也是出于对我的担心。于是我对她说:我知道你担心我们的经济压力,我一直都在努力呀,我想要选择更适合我工作方式,也想活得更有意义”我妈听我这么说,顿了一顿,也接着告诉我说,其实是担心我没有好好休息吃饭,影响健康。最后,妈妈说她来帮我弄饭,省得我一忙吃不好,还让我早点休息,别太晚了。

有没有发现:没有去和我妈争辩,同时又向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反而得到了她的理解。

当我们遇到指责或者感觉到被冒犯的时候,使用守护自我边界的三步法,可以让你改变当下的指责和冒犯,从而改变境遇。

where:所以,当自己感觉到自己的界限被侵犯时,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个守护界限的方法,现在,邀请大家做个现场演练。

请大家看一下这么个场景:

小林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工作上的事,这段时间上司非常喜欢占用大家的下班和休息时间,搞得自己不能好好陪孩子,老公也颇有微词。这位朋友也不知怎么突然说:早告诉你辞职算了,别在一棵树上吊死,你这人从来就是死心眼,再搞下去你就是个十足的怨妇!“此时,小林和朋友吐个槽,被对方一顿批判,简直让小林太窝火了!

【小组讨论】如果你们是小林,你会怎样用守护界限的方法来回应这位朋友呢?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我们来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点,请大家依次谈谈你的想法,讨论出一个方案并把它写下来。

5分钟后,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你们的方案。

【学习者案例】

Amber: 这是一个可以吐槽的朋友,那么感觉自己很窝火的时候就得直接告诉对方:你这么说我听了很难过,我希望你不要这么说我。“

范范:以今天学到的拆页方法,小林可以不用太窝火,可以和对方这么说:”本来我就很烦心,和你聊聊,你可以给我建议,但你说我死心眼儿、怨妇这些话更让我不舒服了!” 要是对方还没完没了,那就得告诉她:”我不需要你的评判,我只是需要朋友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