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半夏。我现在是一级拆书家,二级建造师,第三个标签是我来拆书帮的初心,想给孩子做好榜样力量的老母亲,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参与本次的拆书活动。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次的学习,能够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帮助自身摆脱负面情绪的控制。
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与这本《沟通的艺术》。
【F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这三部分体现了3个层面:第一是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第二是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第三是分清不同的关系,从而去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处理问题。
【A优势】这本书已经连续畅销了40年,再版15次,豆瓣评分高达9.0。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被认为是沟通类的权威,结构清晰、表述简洁、案例丰富,从而被众多人所推崇。
【B利益】
B1: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沟通问题,比如:沟通不自信、沟通抓不住重点、或是不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冲突等等,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应对方案。
B2: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个片段,能够让我们识别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出引发情绪的事件,并对负面的想法做出重新评估,给出更加理性的思考,从而给自己带来积极的行动建议。
我注意到当我演讲时我会冒汗,因此我推论自己是焦虑的。假如它时常发生,我甚至可能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焦虑的人”。一旦有了这个标签,我接下来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是焦虑的?”然后,我开始去找寻一个适当的解释。我会注意到有一些学生起身离开,或者心不在焉,那我就会为我的演讲是否不够精彩而焦虑。而这的确令我焦虑。我又如何知道这场演讲不精彩呢?因为我让我的听众觉得索然无味。我焦虑的是我想成为一个演讲高手,但实际上我是一个乏味的演说者。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演讲,也许开家速食店都要比现在好。然而,不久之后有个学生跟我说:“这里太热了,我一直在流汗而无法专心听你的演讲。”霎那间,我不再是“焦虑的”或“令人乏味的”了。
津巴多发现改变对一件事的诠释会影响他感受这件事的方式。社会科学家认为这个过程是重新评估的过程——通过改变情绪的影响方式,重新思考充满感情色彩的事件的意义。研究表明,重新评估要比压抑自己的感情好得多,它能减轻你的压力、提升你的自尊、增加工作效率等。
情绪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它影响着我们的个人管理和人际关系。尤其是当我们处在强烈的负面情绪中时,常常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如果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那么如何能从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我们从这个案例中总结出了几个步骤,用几个关键词来说明一下:
1、辨别。就是辨别你的情绪,通常我们可以从自身的生理反应、身体变化来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我演讲时冒汗,因此推论自己是焦虑的。
2、寻找。找出引发情绪的事件。我注意到有一些学生起身离开,或者心不在焉,那我就会为我的演讲是否不够精彩而焦虑。
3、记录。真实记录你的自我内言,分析引发事件和你感觉之间的想法。如:我如何知道这场演讲不精彩呢?因为我让我的听众觉得索然无味。我焦虑的是我想成为一个演讲高手,但实际上我是一个乏味的演说者。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演讲,也许开家速食店都要比现在好。
4、判定。判定你记录的内言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并给出解释。如:我刚刚的焦虑和觉得自己令人乏味简直太不理性了,因为有学生告诉我是因为这里太热才造成他无法专心听讲的。
5、替换。给出替换思考。若是非理性的,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替代思考。如:仅仅这一场演讲的现场失利,并不能认定我就是个乏味的演说者,这次经验可以让我在下次演讲时注意到更多的外在因素影响。
以上的几个步骤,就是理性情绪治疗法的过程。
【举例】
4月初我的好友睿睿刚换了工作,去了商丘。刚过了一个星期,她打电话给我哭诉,说在那边工作做的不顺利天天加班,学习也不顺利,根本没时间没精力看书,9月份就要考试了,她4本书一本书都没看完,天天焦虑的很。觉得自己去商丘工作的决策错了,想要离职回郑州,全职在家复习考试。
如果她当时学习了理性情绪治疗法,她会怎样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呢?我们来梳理一下:
1、辨别。
我天天身体和精神都是累的。我觉得我很焦虑。
2、寻找。
焦虑的原因是我刚去公司,人手少,一个人干多个人的活,好多都事情我以前都没做过,都理不顺,需要天天加班。等晚上回到住的地方,累的饭都不想吃,别说看书学习了,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
3、记录。
我天天在这边累死累活的是图啥,学习也没顾上,工作我也没觉得有啥个人能力提高,我就不该来,还不如离职呢,在家呆一年复习考试。
4、判定。
刚去一个星期就想把所有工作理清,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个人能力提高也不是短期能看出来的,在家呆一年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不能保证全职在家就一定能通过考试,
5、给出替代思考。
工作是我自己选的,复习考试也是为了以后的职业生涯,目标已经很清晰了。学习更注重的是效率和方法,至少还有4个月才考试,与其焦虑,还不如先做好学习日程规划。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办法需要能冷静下来,情绪上我就是冷静不下来怎么办?”;如果当下冷静不下来,我们就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过几天再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那有人可能又要问了,“过了好久再用这个办法有没有意义?”当然有意义,我们其中有个步骤是记录内言,这个过程其实也相当于复盘,等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会看见当时的处理方式,从而给当下一个参考和建议。
【适用边界】
当我们处在单一负面情绪中时,理性情绪治疗法会相当有用。但如果处于两种或更多种情绪的混合状态下,这个技巧可能不会完全解决你的所有问题,但是它能够做到的是减少坏情绪的数量、强度和持续时间,给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带来明显的改善。
接下来是我们现场演练的环节,因为形式的原因我们是线上,就不再分组,大家在一个大群里讨论。请大家先听我的场景:
人物:小丽
职业:公司前台,
场景:工作半年小丽已经对前台这个岗位的工作流程非常熟悉,但是现在她觉得自己虽然天天很忙,但是做的都是些琐事和基础工作,既没有什么价值,又能随时被其他人替代,薪资也提不上去。很烦躁很苦恼。
我们需要2个人来分别扮演小丽内心的2个小声音,一个是恶魔小丽,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另一个是天使小丽,用上面说的理性情绪治疗5步法来帮助自己摆脱负面情绪。
现在是大家自由讨论的环节,之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分享。
【韩韩与玉米的演练分享】
玉米:我来这个公司已经半年多了一直做前台工作,每天站的时间长还得穿得很职业,就像一个花瓶一样。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碰上不客气的人每天还得说我两句,每天都觉得可忙,天天都得接待人,做这些事情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我不用上大学也能胜任这份工作,只要长的形象气质差不多就行,换个颜值更高的人,随时都能把我替代,工资就那么一点点,我每天站的脚疼,真的烦死了,我真的可烦了。
韩韩:
辨别:工作这么多,这么累,让我现在很烦躁。
寻找:烦的原因是这个工作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都得穿高跟鞋,还得面对大家对我说话不客气,我觉得这个工作没有价值,我随时可能被替换掉。
记录:我觉得没有价值是因为工作很简单,只用每天做接待。
判定:我这样的想法是理性的吗?这个只是我的主观判断,社会上也有前台做成领导的案例。
替换:我现在应该思考的是我怎么才能发挥我的价值让前台工作做的更好,做一个不可被替代的人呢?我如何能把这个工作梳理出一个标准流程,然后可以让其他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可以升职去更高的岗位工作呢?我现在对哪个岗位比较感兴趣,那个岗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该如何去学习那些内容,我是不是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去做能多的努力,让我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结束语】感谢玉米老师和韩韩的演练分享,那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告与段落啦,希望通过本次的学习,大家能用理性情绪治疗法的5步帮助自身摆脱负面情绪,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