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TF 3-1拆书现场。我是Amber,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二级拆书家,MBTI®国际施测师和终身学习者。
【图书介绍-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
想和大家聊个我最近在做的事,就是学习法语。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顺利,每天重复读固定词汇和问候语,说得很流畅,突然发现法语也很简单嘛。可是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总忘记法语的阴性词和阳性词。英语一个he/she就可以区分性别,但法语词汇分阴阳。所以,如果无法区分词性再结合说出句子,即使我花一年把所有词都记得滚瓜烂熟,仍然不知道怎么去用。
【提问】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学习技能的路上遇到过被卡住的困难,比如大家都学英语,是不是刷题无数,一听外国人说话就傻眼了?或者每天都读几个小时文章,想对话的时候就张不开嘴?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之前的解决方式是什么?是不是还可以有其他方法让你度过当时那个难关?
【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很有可能在学习这项技能的路上就停滞不前,有的人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我否定,而有的人因为没有进入这项技能的下一个阶段影响最终的职业发展。
【解决】
所以怎么解决呢?练习时间长一点、练习次数多一点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而需要方法。今天这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讲的是普通人如何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在技能上从新手变成大师。今天我们的拆页就是关于刻意练习中有目的的练习法以及它的四个特点。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谁)能够理解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四要素(澄清),而且可以根据四要素在现场设计对话,实践未来如何在学习中使用有目的的练习方式(行为)。
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选段,选自原书P31页。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再念给我听,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是9个数字。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I便签】拆书家引导
好,大家都读完了,我们再来进一步看看这个拆页。
【What】
拆页对比了“天真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我们看到,当想要提高表现取得进步的时候,重复做一件事情并没有帮助,只有通过有目的的练习才可以实现。
【Why】
如果重复做某件事,我们的水平永远只能停留在某个阶段。若没有适合的方法就无法实现突破进入到下一阶段,这个时候,如何到达下一阶段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概念对比&匹配例子】
拆页提到了两个概念——天真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我们仍然用学习英语的例子来区别这两种练习方式。
【例1】
首先,请各位看看以下两个目标,哪个更清晰具体?
1. 每天读英语对话,3个月实现英文流利。
2. 3个月内,每周一个主题,每天诵读30分钟主题对话,诵读时没有磕巴。
对,是第二个,区别于第一个天真的练习,第二个有目的的练习目标明确且具体。可见明确目标的操作性强,更能有效引导我们练习。
【例2】
在确认目标后,我们还会遇到外界影响。大家来看看下面哪种方式更容易实现目标?
1. 在读文章对话的时候,来了一个微信,拿起来回复;过一会外卖电话来了,接个电话再继续读,咦,刚才读到哪了?
2. 把需要和外界沟通的事情提前都安排好,手机调成勿扰模式,在书房或某一个房间中不被任何人打扰。
对,同样是第二个,是有目的的练习。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一件事上,自己规定每天诵读30分钟的时间不会有任何打折,而且沉浸在阅读中的思路也不会被打断。所以,有目的的练习中确保专注,是区别于天真练习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例3】
我们自己在学习的同时,下面两种反馈方式哪一种更有效果呢?
1. 每周重复朗读该主题下的所有对话文章。
2. 对比原声录音和自己读的差别,向英语好的同学或老师请教并获得反馈。
对,第一个是闭门造车的天真练习,自己感觉好但没办法具体参照衡量。而第二个是有专业人士的反馈,可以及时去调整自己方向的有目的的练习。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寻求专业的反馈,可以真正给到我们建设性意见的反馈,而不是随便说“别学了,学这个没有用”“哇!好棒呦!好厉害”之类的非专业反馈。
【例4】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两种练习内容有什么不同?
1. 每周把该主题下的对话文章全部能流畅读出来。
2. 每周除了熟读所有主题文章,给自己加难度,额外设计真实场景用关键句子仿写对话。
所以,第一个天真的练习是重复做一件事直到很熟练,但你永远停留在这个熟练的范围内。而有目的的练习则是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自己加大难度,让练习的内容更有挑战性,这两种方式哪一种会让人取得阶段性提升呢?
通过上面4组例子的对比,大家就可以清楚看到“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区别所在。“有目的的练习”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排除外界影响完全专注于任务,能从外界获得反馈,同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天真的练习”只是随便练练,重复做一件事,并没有专业的方法。
【How】具体步骤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案例,刻意练习有四个核心要素:
1. 明确目标:定义明确的目标,引导练习
2. 保持专注:完全集中注意力,关注任务
3. 寻求反馈:从外界获得反馈,查找不足
4. 突破挑战:迫使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
以上四个要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也是我们想实现进步必须牢记的。
【适用边界】
“有目的的练习”适用于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我们重复练习同样的内容却没有任何进步,想找到一种方法突破瓶颈的情况。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设想未来3个月里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对已知的技能突然遇到瓶颈,这个时候你会怎么用“有目的的练习”法向别人描述你的解决办法。
请每个人独立编写一段小故事,需要设计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 、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
大家写出关键词即可,用3分钟编写个小剧本,稍后邀请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分享】
分享者:范范姐
范范姐:你的过级要开始了吧?
泰老师:是,我准备开始过级之旅了。
范范姐:很好啊,为自己定目标了吗?
泰老师:我这个月要过1级别,周日晚上完成预备表发给师父。(明确目标)
范范姐:那很好,你什么时候写?
泰老师:晚上的时候家人、孩子都不会影响我,所以晚上来写预备表。(保持专注)
范范姐:你怎么找到别人给你反馈呢?
泰老师:我会让师父针对拆页给我建议。(寻求反馈)
范范姐:你会遇到什么挑战?遇到挑战怎么办?
泰老师:我去看看线上小伙伴如何过级,因为自己没有经验,除了熟练预备表内容,还需要看看在线上时如何表现,找到适合我下次过级的方式。(突破挑战)
范范姐:那太好了,期待你这个月顺利过级。
【回应反馈】
非常棒,掌声送给范范姐。这个话剧对话,不仅理解了有目的的练习四要素,而且能针对与徒弟的拆页学习围绕这四要素展开情景对话。让我们看到如何把有目的的练习法实际运用在生活中。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案例讲解和大家做出的小剧本,我们现在对“有目的的练习”法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尝试如何把四个核心要素明确目标、保持专注、寻求反馈和突破挑战运用在未来场景中。希望今天的拆页能够帮助大家在学习中进步,在平稳中突破。今天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