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台北悅讀不卡分舵第23次過級(23線上)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运用综合陈述法,在和对方讨论棘手问题时,或是感觉自己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使用。

开场:

【開場】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書家_道翔,我的三個標籤是:理工,圖卡,拆書家。今天是 我的2-1拆書過級分享,主題是”綜合陳述法state”。

【學習目標】

期待通過本次RIA線上學習後,夥伴們能夠運用綜合陳述法,在和對方討論彼此想法差異很大的問題時,或是感覺自己正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時或是發覺自己正在用沉默逃避對話的時候使用。

【分組】

為了便於大家稍後討論和練習,今天參與線上過級的夥伴們自成一組,來進行待會兒的小組討論和分享,並且邀請○○○擔任今天的小組長,帶領大家進行討論。

【圖書介紹】 技能點:在FAB介紹法中能夠清晰辨別出F、A、B (2 min)

我今天要分享的這個片段源自於《關鍵對話》一書,下面我先介紹一下這本書。

【F 特徵】 (核心是「書」,用於滿足好奇心)

這是一本指導溝通技巧的書。

主要作者:

寇裡·派特森(Kerry Patterson)

在斯坦福大學從事組織行為學方面的博士研究工作,著有多項獲獎的訓練課程,領導多項長期改革行動。二○○四年,榮獲楊百翰大學富豪管理學院戴爾獎,(BYU Marriott School of Management Dyer Award),表彰他在組織行為領域的傑出貢獻。

以及另外三位作者:

【美】約瑟夫·格雷尼(JosephGrenny)

【美】羅恩·麥克米蘭(Ron McMillan)

【美】艾爾·史威茨勒(AlSwitzler)

【A 優勢】(重點是「比較」,用於建立安全感)

《關鍵對話》已經是第二版,第一版10年前發行至今已經印行了200萬冊,第二版在2012年問世便高居《紐約時報》、《商業週刊》,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首位。相較於其他同類型的書籍,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每一個溝通技巧都給出案例來幫助讀者理解,並且這些案例是作者團隊基於20多年來對全球10萬人的實證調查所寫,具有很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B利益】(強調的是「學習者」的利益,用於引發興趣)

【B1】這本書給學習者帶來的好處。

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棘手的溝通難題,讓我們開不了口,或是一開口就造成僵局,搞砸了彼此的關係。本書剖析了人們在溝通上經常遇到的盲點,並提供許多讓人感同身受、效果立竿見影的技巧,巧妙活用它們,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溝通的技巧。

【B2】片段利益

本次選擇的拆頁是綜合陳述法(state),每當你需要和對方討論棘手問題時,或是擔心自己可能會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時或是發覺自己正在用沉默逃避對話的時候都可以採用這個模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題】綜合陳述法(state)

【片段來源】《關鍵對話》:P 817

如果凱羅爾的目的是要通過健康對話的方式討論棘手問題(如我覺得你在搞婚外戀),她成功的唯一希望是維持對話的進行,至少在她證實或打消自己的猜測之前是這樣的。同樣,和任何人討論任何關鍵對話時我們都必須這樣做(如你覺得上司在刁難你,或是覺得兒子在吸毒)。維持對話意味著,不管你多麼懷疑對方,在對話中都不能破壞對他們的尊重。同樣,你也不能用威脅和指責的方式破壞對方的安全感。

那麼你該怎麼做呢?答案是從審視自我開始,想想你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以及如何通過對話實現這些目的。然後,你應當控制你的想法,意識到自己有可能做出倉促而錯誤的判斷,產生受害者、大反派或是無助者想法。要想獲得正確的想法,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倉促做出判斷並付諸行動,因為,這樣做只會導致自我毀滅的沉默或於事無補的暴力。與此相反,你應當思考足夠長的時間,分析各種可能的解釋,以便抑制激動情緒,重新展開有效對話。退一步說,即使最後事實證明你一開始的看法是正確的,你也有的是時間慢慢解決問題。

說服自己為對話營造正確的條件之後,你就可以利用下面五種技巧和對方討論各種敏感問題了。我們把這五種技巧總稱為“綜合式陳述法 (state) ”,具體包括:

·S(share)分享事實經過

·T(tell)說出你的想法

·A(ask)徵詢對方觀點

·T(talk)做出試探表述

·E(encourage)鼓勵做出嘗試

在這五種技巧中,前三種是關於“內容”方面的技巧,後兩種是關於“方式”方面的技巧。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箋] 拆書家講解引導:(8 min)

大部分小夥伴都已經讀完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解讀這段內容。

【What】這個拆頁介紹了一個溝通技巧”綜合陳述法(state)”

甚麼是綜合陳述法(state)?

綜合陳述法是一種溝通表達的通用的結構化模組

當我們想要表達的內容非常敏感、可能會刺激到對方的時候,這個模組不僅可以幫我們結構化地表達觀點,充分表達內心想法,還能維持對話雙方的安全感,讓對方認真傾聽自己的看法,並作出積極回應,以此方法可做到“自信且不卑不亢”的溝通。

【一般負面的反應】

會有兩極化的反應:選擇戰或是逃。

選擇戰的情況下會表現出:情緒激動,咄咄逼人,態度不好,想要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選擇逃的請況下會表現出:迴避議題,敷衍討好,沉默以對。

[負面的例子] 辦公室-1

上個星期二早上在公司辦公室,聽到隔壁軟體部門的經理-亞伯對資深工程師-傑克用責怪的口氣,大聲咆嘯: “傑克都是你的錯,還不趕快過來幫我解決”。

之後,看到傑克一臉無奈的表情,默默的過去經理的座位檢查程式的問題。

在同一間辦公室的其他人也都沉默不語。也沒有人敢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傑克說話。

據我的瞭解,傑克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資深工程師,公司許多重要的軟體是靠他完成的,在公司是位非常舉足輕重的重要員工。

而經理-亞伯也是一位有創意的工程師,幫公司發展了一些新的系統,因此老闆一兩年前將他升為經理,但目前也是以技術工作為主,管理工作為輔,或許他對管理職位還不是很熟悉。

在這個例子中,我以旁觀者的角度在看這件事,很明顯的經理-亞伯的情緒失控,當眾對同事下屬發脾氣,且不論事情對錯的責任歸屬是誰,對於經理的溝通協調能力可能會造成負面印象。

而傑克表面上的默不吭聲,也是表現出逃的一面,形成一戰一逃的局面,這樣子傑克的心中必定很是委屈或而心生不滿。

如果這位經理能夠意識到長遠而言,營造一個良性的溝通環境是可以讓事情進行的更加順利的,而不只是強調我對你錯,或許就會想辦法改進。

【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不照著綜合陳述法(state)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可能會使雙方的誤會更深,傷害情誼。

溝通失敗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How】如何在對話中使用綜合陳述法(state)?

我們可以將綜合陳述法(state)化為三步驟:

Step1. 分享事實經過:

從事實開始是最單純沒有爭議的部分。

Step2. 述說自己的想法(搭配試探性的表達):

這時要搭配試探性的表達方式,不是斬釘截鐵,理直氣壯的絕對強勢,而是婉轉呈述,理直氣和的方式做自我觀點的表達。

例如: 在表達我們的觀點前加上類似的句子:“我個人認為……”, “我有點懷疑是否……”,“我感覺到……”。

Step3. 徵詢對方觀點(搭配鼓勵對方做出反饋):

搭配鼓勵對方做出反饋包括鼓勵他們陳述自己觀察到的事實、產生的想法以及感受,然後仔細聆聽他們的表達內容。

鼓勵的技巧是在於要表明這樣一個態度,即無論對方的看法和自己的有多麼不同,你都願意洗耳恭聽。

具體的話術是鼓勵對方說出不同的看法:“我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有不同看法,能不能互相交流一下呢?

[正面的例子]

經理-亞伯被A客戶來電指出資料庫程式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這時如果他心中覺得這個部分之前可能是由工程師-傑克處理的或許要請他來才能幫忙處理解決問題。

經理-亞伯: 傑克,今天上午我接到A客戶的來電,說我們的測試系統在這個資料庫部分出了這樣的問題[1. 分享觀察到的事實]

工程師-傑克:我印象中那個部分應該不太會出問題。

經理-亞伯: 之前湯姆那個案子在這個資料庫的部分的問題也是你幫他解決的,因此我想你對這個部分應該很瞭解。[2. 試探性地提出想法]

經理-亞伯: 方便請你來我座位一起看一下麼?

工程師-傑克:好的,我現在過去看一下。

經理-亞伯:依你的經驗,你覺得這個A客戶的系統的程式問題出在哪裡? [3. 詢問對方觀點]

工程師-傑克:我覺得這可能是客戶在安裝一些更新程式時不小心蓋掉一些程式,只要…

如此一來溝通是順利的,問題也能夠獲得解決。

【Why】為什麼”綜合陳述法(state)”可以讓難以溝通的情況變的更順利?

一一說明如下

1. S(share)分享事實經過: 從可觀察到的事實開始而不是主觀判斷,從事實談起通常比主觀判斷更有說服力。

2. T(tell)說出你的想法: 接著是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有事實沒有想法,別人不知道你想表達的是什麼。這時需要留意的是要預防對方的抵觸情緒。此時搭配4. 試探性的婉轉說法

3. A(ask)徵詢對方觀點:希望對方的反饋,有對你想法觀點的驗證,才有你來我往的溝通交流。

4. T(talk)做出試探表述: 我們需要明確表達個人想法,目的是表明這只是我們單方面的想法,說出來是為了溝通協商,並不是強行需要對方接受。因為當我們表現的越強硬,對方就越充滿敵意以及抗拒,這是我們需要留意的一個點。但也不能太過軟化,完全失去說服力。要做到不卑不亢,真誠又尊重對方。

5. E(encourage)鼓勵做出嘗試:你的最終目的是順利達到溝通,所以你不僅要鼓勵對方對話,還要表明這樣一個態度,即無論對方的看法和自己的有多麼不同,你都願意洗耳恭聽。只有給了對方足夠的安全感,他們才會坦率表露心聲才有你來我往的溝通交流。這就是鼓勵的意思。

【Where】

當你處在壓力之下,面對意見不合的問題,頭腦不冷靜思緒紊亂時,無法理性思考,當對話雙方的觀點不同甚至對立時,分享有爭議的觀點時,對話失敗會導致災難性後果時。

現實場景包括:

開公司檢討大會

對老闆提出建言

希望結束一段戀情

與同事討論工作內容

【適用邊界】

接到詐騙電話時不適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顯像提問】 (6 min)

1. 拆書家提問設計:

請組長帶領夥伴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請回顧自己最近在公司或是家庭中比較有印象的一段關鍵對話?在甚麼時候?在甚麼場合下?你們是怎麼對話的?

例如:希望請老闆加薪,對老闆提出建言,與同事開會討論工作分配,希望孩子不要花太多時間再手機及電動之中…。

待會兒請1至2位小夥伴進行分享。給大家3分鐘時間,一會兒請夥伴分享。

2. 學習者案例記錄:

分享者才娟:我因為老公及女兒在洗完碗盤後沒有清洗流理臺而感到生氣,口氣很不好的對他們大聲斥責。而他們也因此聽不進我說的道理。

【A1+ 反思加工】(6 min)

1. 拆書家提問設計

大家想想看,如果根據剛剛拆頁中的綜合式陳述法(state)三步驟:

Step1:分享事實經過:

Step2:述說自己的想法(搭配試探性的表達):

Step3:徵詢對方觀點(搭配鼓勵對方做出反饋):

可以怎樣來處理你遇到的那個難題會是更好的做法?

(3分鐘過後)

好,時間到,我想邀請小夥伴分享一下

2. 學習者案例記錄:

分享者才娟:

1. 我學會先說事實,用拍照搭配說明來描述他們洗完碗盤之後的請況

2. 之後在婉轉說明我覺得應該是更為整潔的樣子

3. 最後請他們也說出他們的看法或建議,讓大家能夠了解彼此的想法達到良性的溝通。

【結語】 (1min)

每個人生命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關鍵對話的時刻,如何說出內心想法,而且又能維持對話安全感,讓對方認真傾聽自己的看法並做出積極回應。既能做到坦誠直率,又能做到尊重對方。希望今天的綜合式陳述法(state)能夠給你一些啟發。我今天的拆書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陪伴和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