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喜乐的拆书家,Fiona. 今天,目标提升在沟通中双向表达的能力在复杂状况下使用反馈和提高倾听技能。
沟通是双向的,高效沟通不仅你要学会有效表达,会需要学会提出反馈,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当你遇到复杂或令人生气的状况时,你只默默地做个安静美少女、美少年了事。还是敢直接面对,提出反馈,去弄清楚别人的意图呢?《超效沟通术》告诉我们:适时的反馈会帮助他人更好理解你,并告知对方他的问题。
反馈,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非常有用处。这里要集中谈谈在遇到消极或复杂局面时如何使用反馈的方法。如果不与他人交流这些令你不舒服或者生气的情况,只在那里生他人的闷气,这对他人也是不公平的。反馈还可以帮助你随时感知自己的反应,这样你就能够在它们还没有发展成为沮丧、暴怒、伤害、挫败、恐惧、消沉、孤立等严重消极情感之前,就处理好。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发出反馈的基本指导:
1. 一定要在对方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选一个适当的交流时间,找一个只有你俩的地方。
2. 要在事情发生后马上反馈,越快越好。
3. 你的陈述一定要基于具体的事实,不要感情用事。且一次集中在一件事上。
4. 要把注意力放在对方所能作的改变上并要求对方的配合。
5. 鼓励对方也反馈信息给你。
1. 片段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反馈可以让对方知道他表达的效果以及听者的反应,尤其是某人的行为使你不舒服或令你生气,你就需要说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如何冒犯了你;同时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对此有所解释,这对他人才公平的;还能帮助你感知自己的反应,不让其发展成严重消极情感。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拆书重点在于你如何给别人反馈?别人对你的反馈行为反应不在本次讨论之列。
2. 在这种复杂(尤其是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给出一个平和又高效的反馈呢?大家印象深刻的反馈原则有哪些?
l 首先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做反馈:1)对方表现出明显意向要听你说;2)选择对方能安静下来听你说,只有你俩面对面的地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进去,以避免产生误解或造成对当事人当众批评的尴尬。
l 要越快反馈越好:你谈得越及时,伴随着这一事件的讨论氛围还在,对方就越可能确切理解你的意图。
l 中间陈述时要基于事实,要把事情发生的过程以及对方的意图按事实来陈述,而不是你个人的想法,变成了批斗大会。要对你所说的话要提供论据或实例,以证明是事实。每次集中在一件事上,好让接受者能做出改变。
l 反馈末尾,要告知对方以后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并要求他的配合。这样才达到你做反馈的目的。在提要求时,要策略、艺术性地提出行为改变。
l 最后反馈是为了帮助对方开发潜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为避免让对方觉得有被打击的感觉,可以双方交换下看法,相互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这里我想分享个人一个不好的案例,如何用了不好的反馈地把自己变成了“前任”。当发生大的争吵后,我秉着要迅速反馈,速战速决解决好事情的心态,拉着对方来谈。其实第一、第二条是要相互关联起来看的,严重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快去反馈,而是让双方冷静下来,找到合适的时机,让对方愿意听你说的情况下再来谈才好。中间陈述时,由于双方都在气头上,自然事实的部分就会少,而且会把之前积累的问题都拿出来谈,这样就越谈越严重了。结尾,当我们最后需要让对方认知后发生行为改变时,由于之前的种种矛盾,自然就不可能达成改变的共识。于是,也就走到了相互“前任”的地步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虽然我分享了一个惨痛的案例,希望今天小伙伴们能借此案例提升你们的反馈技能。假设有三个场景,你需要跟对方做反馈。请挑出一个场景,运用今天的反馈方法,来续写这个故事。5分钟后,我们会请伙伴来分享他的场景故事。
场景一:你布置了一项任务给同事让他2天后交出来,结果2天后他告诉你事情太多交不了。你该如何反馈?
场景二:妈妈对于你今天很晚才回家吃饭很不开心,你该如何跟她反馈说明呢?
场景三:你生日,男/女朋友送了一件很奇怪的礼物给你,你该如何反馈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乔巴与果莉组,场景一的演练。
果:今天正好办公室里没人,乔巴我跟你谈下你这次任务晚交的事情。
乔:这次晚交是因为销售部门不配合,他们太忙了,没给到我数据。再说我自己又很忙,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果:你知道本次任务晚交不光是对你的影响,部门影响也很大,在月度会上我们都没法报告了。下次遇到这种事情可以提前跟我说,我们好一起规划你的工作任务,好吗?
乔:可是最近这段时间我太忙了,你看看我的工作计划,我都忙到没空跟你说交不了。再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我没有销售部门的数据也叫不了呀。
果:我知道你很忙,你如果能事先提示说做不了,我可以重新分配你的工作任务,或者转交其他人来做,这样你也好安排工作。你觉得怎样?
乔:好的,我觉得需要个小助理来辅助我做很多细节工作。
点评:除了一开始的邀约没有询问乔巴的意见,就直接抓人出来谈了。其他的中间沟通环节都是以事实为主,最后也以改变行为的建议结尾并询问对方的感受。对方也很善用结尾的反馈来提出自己的要求。
我们每天清醒的时间里,80%的时间都花在四中基本的交流方式上:写、读、说和听。其中听占了大概40%的时间,可大多数人集中精力听别人说话的时间一次超不过60秒;我们总是集中一下精力,走一下神,然后又集中一下精力。
为什么呢?一般常人说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5到150个单词。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分钟能听到750到1200个单词!当人们以正常的速度说话时,他们所传达的信息不足以占满我们的大脑,即使你的说话速度在每分钟160个单词。所以,我们的思想随时会开小差。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以使你在倾听时遇到障碍。
1. 理解对方所说的话对你来说很困难,你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
2. 你的脑子已经太累,不能再集中精力。
3. 说话者表达能力差、有口音。
4. 周围很嘈杂。
5. 当对方说话的时候,你正在想你该说什么。
6. 你满脑子都在想着怎样去反对对方的观点。
7. 你只去听你愿意听的东西。
你认为不需要了解那么多信息,或者你已经知道说话者所得出的结论。
拆书家提问设计:正如前面所说,沟通是双向的,除了一个人会表达、会反馈,另外一个人也要会倾听,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沟通闭环。对于平时自己的倾听习惯,我们有多少了解呢?请做个简单的测试评定。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表示很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
1. 我允许对方把他的想法说完,而不会中途打断他。 1 2 3 4 5 6
2. 我会积极地想办法,提高自己记住重要讲话的内容或者记录下来。 1 2 3 4 5 6
3. 如果对方的观点跟我不同,我会避免变得敌对或者激动。 1 2 3 4 5 6
4. 倾听时,我会摒除干扰。 1 2 3 4 5 6
5. 我努力表现出对他人的谈话很感兴趣。 1 2 3 4 5 6
6. 我让对方相信我在听(会用诠释的方法,并提出一些问题)。 1 2 3 4 5 6
7. 我明白我不必非得赞同说话的人。 1 2 3 4 5 6
8. 在和人谈话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对方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比如形体语言、语调、语气等,并通过这些方式获得信息。
1 2 3 4 5 6
小伙伴们,有多少人分数能达到35分以上?恭喜你们,你是为优秀的倾听者。30-35分,你比一般人要优秀,那30分以下的小伙伴,也不用气馁,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程,去共同探讨提升倾听的方法,去打通沟通中互动的重要一环。
倾听,似乎太容易了,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技能。可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神游YY呢?大多数人集中精力听别人说话的时间一次不会超过60秒。原因就在于:常人说话的速度,所传达的信息(最快的150个单词)只占我们大脑听的技能(1/5~1/8)的容量。所以我们的思想会随时开小差。
作者列出了常人容易犯的几大倾听障碍。有哪几个因素是妨碍你倾听的罪魁祸首呢?每人可以列出你最重要的2条告诉我。
其实我们可以把作者列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其中1-4都是客观因素,是由于沟通的环境、表达者自身的表达技巧或能力有限、或者是听者体能问题造成的,这些是可以通过调整、改变来解决的。比如说,另外约个时间再沟通,或者调整一个清晰、易懂的表述方式。
但5-8的主观因素,则是由听者本人的主动意愿决定的。当你不想或者部分关闭了倾听的功能,只是假装在听,无论讲述者多努力、有多高的表达技巧,整个沟通环节也是不成功的。举个例子,即使老罗再能说,当你把罗辑思维放成打电话时的背景音,你也听不到啥内容吧。
既然作者论述了倾听中的问题,现实中我们该怎么运用呢?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在跟项目组brief重要项目启动时,我会先确保重要会议成员时间上都有空,而且进入会议室后,会建议他们把手机调成静音、电脑关上,降低干扰来听我说。同时在开会之前,就准备好我的brief内容,确保清晰易懂。要如何确保每个项目组成员都主动倾听,在内容上我会先介绍项目的概况,让大家了解会议的召开原因,然后再一一涉及相关人员的内容和需要他们行为的地方,以确保他们有兴趣了解。
A3 拆书家提问:1)似乎排除了主客观的障碍,我们就能倾听无困扰了。别忘了,拆页中还说了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远高于表达能力。当我们主观上愿意去听时,还是会有些表现或行为会阻碍你的倾听呢。我们可以回顾下自己的平时倾听过程,提示根据之前的倾听测试表,来讨论下可能影响大家的行为因素,时间是10分钟。每个组可以总结一下本组4-5条不良倾听行为。
2)既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良行为总结,请继续在小组内讨论,今后该如何改善提高自己倾听技巧?并把这种可行方案或思路总结下来。10分钟后请每个小组上来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提问一:组1)容易影响自己倾听的不好行为是如果对方跟我的观点不同,我会变得敌对或激动,开始想着各种方式要反驳对方。
组2)有两个不好行为。第一个跟前组一致,就是对方观点不同时,很容易敌对,会给对方贴标签,想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表达。第二个会不容易观察到对方的非语言方式,比如语调、表情等,来了解他诉说时的其他信息。
组3)不好行为是如果对对方内容不感兴趣,就会不考虑再听下去。
提问二:组1+2) 合并其起来回答,在沟通前不要提前贴标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别人表述完。另外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多从非语言形式表情、语调等上了解她的意图。
组3)首先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在对方话题上,用眼神、提问等方式来表现出来,让对方感觉到我的倾听。有不同的意见后,先等对方说完,等到沉默见习后,在表述自己的观点。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 根据刚才制定的提高倾听技能,请回去后找个机会跟爸爸妈妈或者家人,做一次倾听的尝试。看看你这次是否更集中精力了,听到哪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有给到诉说者哪些反馈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乔巴:今天一个猎头给我电话介绍职位,本来我是觉得最近不想跳,就不愿意听。后来想到尝试下倾听的练习,就跟她聊了起来,主要听他讲。除了听到新的外界职位介绍,还有业界的动态,另外加上外界的薪资福利状况,以及我司升职后的市场薪酬待遇,发现收获到的软性信息不少呢。
脚步兄:周六拆书的时候对照倾听障碍,我觉得在和老婆对话的时候存在第5和第7项的障碍。听了fiona拆的片段后,我尝试克服这种惯有的倾向,去认真倾听会怎么样。我和我老婆一般会沟通当天上班有什么重要或者好玩的事情。我喜欢听重要的事情,而我老婆的方式叙事型,在对话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细节。以前我总会忍不住问一句:所以你想说的重点是什么?比如前天她和我说上班的时候去全家买东西发现了一个好吃的,然后发现零钱没了,零钱没了就要去ATM取钱,取钱的时候人很多,排队排了很久……在上班时候和某某聊了一件开心的事情(此处省略2000字),另一个同事问我身上穿的衣服在哪里买的,我觉得很开心……
按照习惯,我会打断问她:所以你想说你今天过得很开心对吗?
经过无数次的纠结逼迫自己没有打断,听她叙述完了一天的流水账后,我觉得我了解了更多的细节,而她对我的满意度有所增加。
结语:有效沟通,需要双方形成一个高效的互动闭环:1)既要在复杂情况下,我们要给到说者反馈:去找到合适的时机跟对方做好事实具体的陈述,要求对方未来作出改变;2)同时要在倾听的环节,做到主观上的积极倾听,去聚精会神让别人完整地表述,虚心接受别人的信息,给到对方不断的反馈,做个合格的倾听者。让我们不光学会说,更要学会听和反馈,做到真正互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