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如何向他人表达感激和愤怒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乔哈里窗应用四步,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开场:

大家好,我是樊昊魁。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①我是一家企业的内部培训师。②我的兴趣爱好是参加类似今天这样的线下读书沙龙活动。参加这样的沙龙活动能让我自己感觉到精神的放松,同时参加沙龙活动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所以,我自己很喜欢参加读书沙龙活动。最高纪录是半年时间参加了38场线下沙龙活动。③我现在是一名零级拆书家。在19年参加了第一次线下拆书活动后,时隔一年在21年12月又开始参加拆书帮的线下沙龙活动。这一次发现拆书帮的拆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关联学习者经验的学习方法,感觉特别的有用,所以就来拆书打怪咯

为方便大家分享沟通,现在我们进行现场分组,从我的左手边起,两人一组,进行分组。

今天我分享的拆页选自拆页选自《沟通的方法》第54-55 页,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和作者。

作者脱不花,山东临沂人,17岁高中没有毕业开始创业,现在是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和得到公司CEO。

在豆瓣上,《沟通的方法》书评是这样的:30000+同学说:真希望我刚入职场时看过这本书!原来职场上所有的难题,都是沟通问题;那些叫你抓狂的局面,都有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下面请大家用1分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回到上文产品经理的案例。 他只是指出了罗胖的盲区,并没有消除自己的盲区,更没有去扩大夫识。如此,双方沟通的通道就关闭了。对罗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产品经理如果这样回应,就可以消除盲区,扩大共识:“这个功能我们其实有,但看来不好用,您这样的客户都没发现。您能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跟我们回忆一下,您当时为了找这个功能都做了哪些动作吗?“

至于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产品经理可以这样说:“麻烦您把负责同事的微信推给我,我问问他是操作过程的哪个环节出的问题。我们看看怎么把他消除。”

如果你是这名产品经理,那么你应该意识到,用户没有发现产品新功能,或者没能正确使用产品,问题也许不在于用户,而在于产品本身的设计。你要在消除自己对于产品认知盲区的基础上,再去扩大和用户的共识:我们一起来看怎么改善得更好。这样一来,用户是不是更愿意提建议了呢?如果下次有新的想法,是不是还会主动联系你呢?


这就是乔哈里窗的作用。它是一件能够让你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的工具。

如果你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乔哈里窗,应该如何着手呢?简单来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穷尽自己的已知。在和别人沟通前,先在笔记本上列一列, 通过此举穷尽你知道的事项。

第二步,盘点自己的未知。有哪些事是你应该知道或者希望知道的,这是你跟对方沟通之前需要“做功课"了解的。

第三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对方多说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有些事情是你们都知道的,有些是对方知道、你不知道的,还有些是你们都不知道的。因此——

第四步,探寻你们双方共同的未知,一起寻找答案,进一步扩大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大家都已经读完了,下面有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what】:乔哈里窗是通过自己是否知道和对方是否知道来把双方信息掌握情况划分成四个区域。通过应用乔哈里窗来减少双方信息的盲区、扩大双方信息的共识,来达成双方互信的结果,进而让双方在后续的沟通与协作过程中能够高效

【why】:沟通的意义在于不断地交流信息,努力消除彼此的盲区,扩展双方的共识区。盲区越小,共识区就越大,这样两个人之间才会相互理解,进而产生信任。如果共识区太小,而盲区过大,可能会导致双方无法互信,进而导致无法相互协作,甚至产生争吵

【案例理解】

故事:下面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时间是2015年9月份。当时刚刚跳槽入职了一家新的公司,地址是在高铁新城。当时高铁新城哪里还没有现在这么繁华,公司附近没什么吃饭的地方。第一天入职,领导吩咐我了一下需要学习的内容就出差了。人事的小姐姐说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问她,临走还提了一句中午记得点外卖。我当时还不理解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也没有多问两句,就埋头学习了。到了中午,其他同事要么自己带了饭,要么去门卫取外卖了。我这时候才想起来怎么吃饭的问题。手机一搜,发现最近的吃饭的地方走路要40分钟的时间。怎么办?为了肚子不挨饿,走吧!结果呢?急急忙忙的去,急急忙忙的回,狼狈不堪,中午没有休息,上班还迟到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怎么就不想着多问两句呢?

【how】

后悔是没有用的。那么应用咱们今天拆解的书页,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更快的与同事拉进关系,熟悉环境呢?

1. 罗列已知

穷尽自己的已知,并且在沟通前写下来。

2. 盘点未知

盘点自己想要知道或者希望知道,但是目前还不知道的事情。在刚才的故事里面,我犯了什么错?

3. 问题引导

用开放式的问题,来引导对方回到出来自己需要的信息。我自己有去主动询问么?没有

4. 共同探索

一同探寻双方都不知道的信息。

以上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乔哈里窗应用四步,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where】那么这个方法适用于哪些方面?是不是可以应用于所有的领域?

不是的。这个方式主要适用场景:和陌生人的沟通,例如:去面试、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同事等。同时,也适用于与熟悉的人打开心扉,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相信大家通过对拆页的学习和我的分享,大家对于如何应用乔哈里窗来保持沟通的开放性已经有所了解。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跳槽去了新的公司,都是不认识的新同事?或者是面试?等等与陌生人沟通的场景。

现在请各小组结合背景/时间/对象/事件等要素,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讨论时间3钟,现在开始!完成讨论的小组请举手示意。

下面我们请一个小组来分享一下!来!讲讲你当时面临的场景是怎样的?

丁老师:我之前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经常会有伙伴给我打电话:“丁总啊,我有一个问题,要咨询一下 你”作为朋友嘛,基本上就不收费了。有人会问,我能不能补社保,就这个问题。其实他本质问题不是补社保,他是为了去退休的。但是他一开始问你的问题,一会能一会不能等。但是他又会说,现在可以补啊,只要你往前补三个月啊等等。其实他的目的并不是这个,他是要补三年等等。当你讲出这个了,他又会附加信息。其实在这个事情上,我们的乔哈里窗是不够OPEN的。所以我们经常在这个事情上扯来扯去,然后你再给他新的建议,他又会说,不是亚,我是个男的呀。又不对,我还以为是个女的。男的就无所谓啊,哔哩吧啦,讲了很多。就是两个人之前的沟通很不顺畅。所以这个事情做的就没那么好!

好的,来让我们感谢丁老师精彩的分享。掌声!

A2

刚刚我们分享讨论“乔哈里窗应用四步“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结合今天的分享,仔细想想,未来两周,你要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同一位不太熟悉同事或者朋友,保持你的开放性,进行深入的沟通?

内容包括①罗列已知②盘点未知③问题引导④共同探索。写在大家手边的便签上,时间1分钟,现在开始!

“OK,时间原因,就不请大家现场分享了,请大家将写好的便条给我。”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各位的聆听,愿我们未来能够通过“乔哈里窗应用四步“的方法,在沟通方面能够保持开放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