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拆书帮重庆山城分舵第288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福格行为模型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铃莉,屡败屡战的二级拆书家,希望今年能够和大家一起冲向3-3!

为了方便等会儿讨论,我们先分下组,每2位小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完成现场学习后,在想要启动某件事或建立某个习惯时,能够使用福格行为模型【澄清】设计【行为】出含有动机、能力、提示三要素【界定】的行动计划。

场景介绍法

【事件场景】3月,公司布置了一个任务,需要准备一场一个小时左右的法律分享,我想我都是二级拆书家了,对于这种分享自己应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所以我兴致勃勃的报名了4月的场次。刚开始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但是在准备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个是一个很庞大的项目,需要准备很多的干货,思考相关逻辑、设计互动和讨论,导致我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想推动,迟迟没有进展,眼看着时间临近,我开始焦虑,抱怨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精力不足。

【提问】你们过去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呢?

【影响】如果我们一直不行动起来,提升执行力,而是怨天尤人,那你可能没办法完成要做的事,能力得不到提升,别说升职加薪,甚至有可能丢掉工作。在这个“内卷”时代,你不往前追赶,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解决】怎么办呢?福格博士写的化抱怨为行动的操作手册——《福格行为模型》,针对以上情况给到了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通过B=MAP的行为公式,设计具体行为,有效提升执行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福格行为模型》P29-P30】

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3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福格行为模型展现了行为的3个通用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模型所依据的原理,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要素共同发生作用、驱使我们采取行动(从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到跑马拉松)的过程。了解了福格行为模型,你就能分析具体行为的产生原因,而不会再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错误的原因(比如性格缺陷或不够自律)。你也可以用这个模型设计出一套能促使自己或他人改变行为的方案。

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就会发生。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我来举例说明一下。2010年,有一次我在健身房健身,边踩椭圆机边听珍妮·杰克逊的歌时做了一件事,这对一个每分钟心跳超过120次的人来说是一个奇怪的行为:我向红十字会捐了一笔钱。我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我收到了一条募捐短信。把我在那一瞬间做出的行为拆解开来,大概是下面这样的:

· 行为——通过红十字会的短信,向海地大地震的灾民捐了一笔钱。

· 动机——我想帮助这场灾难的受害者。

· 能力——通过短信来捐款很简单。

· 提示——我收到了红十字会的短信提示。

在这个案例中,3大要素同时出现,于是我做出了行为:捐款。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没有出现,那我就极有可能不会做出这个行为。

我捐款的动机很强烈,这是因为各大媒体对地震灾情的报道铺天盖地,令人痛心。那能力呢?如果红十字会换一种方式联系我,比如打电话邀请我捐款,并让我提供信用卡信息呢?我当时正在椭圆机上运动,钱包放在车里,所以很难去执行这个行为。提示呢?如果捐款者压根儿不用手机怎么办?如果红十字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募捐信息,结果却被我当作垃圾邮件,连看都没看怎么办?那么,我就不会收到募捐提示。没有提示,就没有行为。还好,红十字会助推了我一把。我早就想捐款了,而红十字会让捐款变得更简单。无论组织者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都完美地设计出了鼓励捐款行为的MAP要素。捐款的并非只有我一个人。红十字会的短信募捐活动非常成功,仅在刚开始的24小时内就募集了300多万美元,一星期后更是超过了2 100万美元。红十字会,做得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本书的精髓——福格行为模型,它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型,当你想要做某件事情时,满足了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要素,行为才会发生。

【概念与案例互相参照】

这个模型包含了四个要素,即行为、动机、能力和提示

第一个要素就是Behavior,即行为,就是你要执行的某个具体的事。比如小红听说多喝水对身体好,于是想要每天多喝水,这算不算是具体的执行的行为呢?(学习者:不算)我们也想象得到,小红的目标是很难去实现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可以观测或衡量的标准。如果变成“每日喝八杯水”这个行为,就可以很好的观测和执行啦。【引出逻辑知识点1和步骤1:行为、明确行为】

第二个要素叫Motivation,即动机,就是做出某种行为的欲望。小红为什么这么强烈的想要每日喝八杯水呢?原来她听说每日喝8杯水不仅满足人体需要,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美容养颜。做不到可能会因身体缺水导致皮肤干燥、头晕等。【引出逻辑知识点2和步骤2:动机、挖掘动机】

第三个要素是Ability,即能力,就是做到某个行为的难易程度。小红每次要从工位走很远去厕所旁边的饮水机处接水,还经常需要排队或遇到没水的情况,大家觉得执行每天喝8杯水对她来说困难吗?(学习者:难)要想做到就得降低难度,比如换一个大的水杯,减少接水的频次。【引出逻辑知识点3和步骤3:能力、降低难度】

第四个要素是Prompt,即提示,看到某个信号就会刺激行动。这次小红换了一个1L的水杯,大家觉得她一定能记得喝8杯水吗?(学习者:不一定)对,即便降低了难度,可是缺乏提示,行为依然很难发生。这时小红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闹钟或者购买可以提醒喝水的闹钟水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引出逻辑知识点4和步骤4:提示、设置提示】

【HOW】从刚的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福格行为模型几个要素的含义,那么如何使用这个模型设计行为,提升执行力呢?我们总结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明确行为:找到一件你想要去做的具体的事情,并明确这个事情达成的标准,比如跑步5公里、6点起床、喝8杯水;

第二步,挖掘动机:追问做成了对我有什么好处,不做又会有什么坏处;

第三步,降低难度:找到一个微小行为,让自己能够做到,比如每天阅读书籍5分钟、每天至少喝1杯水。当然这里的微小行为是最低标准,目的是降低你的心理负担,你可以在这个最低目标基础上尽可能努力做更多,直到你觉得可以了为止,而做到最小目标就算达标;

第四步,设置提示:可以通过周围环境提示自己行动,比如贴便签、app设置待办事项、日历闹钟等。

举例】接着给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时间:4月初

起因:因为法律分享的事情焦虑、痛苦

地点:家里

人物:涛涛、我

经过:

涛涛问我:“你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说,应该是如何启动法律分享项目。

涛涛问:法律分享项目是做什么?

我说:就是做个1小时某主题的法律分享,要做一个ppt出来。【明确行为】,

涛涛问道:“准备这个分享让你这么痛苦,当初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情呢?”【挖掘动机】

我答道:“我拆了那么多次书,想着做一次分享应该不难,而且还能把拆书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以后做做培训什么的也是有益的;而且老板最近很重视这个项目,如果我完成的很好,老板会更欣赏我,把更多资源分给我。

涛涛:“听起来是挺不错的,那你不做会有什么坏处吗?”【挖掘动机】

我:“我都报名了,如果完不成,那就会失去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我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涛涛:“距离截止日还有20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他容易一些呢?”

我:“其实我没有启动是因为我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追求完美,我先搞一版最差的版本出来,再慢慢打磨;我还可以计划一下每天完成的部分,比如今天罗列出10个要讲的概念,明天匹配3个案例,后天再设计5个提问、互动,每天只做一点点,有推进总比什么都不做强。【降低难度】

涛涛:”很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接下来怎么才能避免你因为工作太忙或其他事情忘记呢?

我:“那我把分解的小任务放在日程软件里,并在日历里设定阶段成果的截止提醒,这样我每次打开日程软件和日历时都能知道我要做什么了。【设置提示】

结果:我通过福格行为模型制定了行动计划顺利地完成了分享,得到了老板和同事的好评。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适用于你想要做某件事但却迟迟拖延、想要养成某个习惯却总是难以持续的情况,比如想要养成跑步、阅读、健身的习惯,想要拆书打怪升级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听了我的小故事,大家有没有想到未来你可能会遇到想做某件事却迟迟未开启的情况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接下来请大家尝试使用福格行为模型的四个步骤,编一个小故事,你会怎么设计行为,让自己或他人行动起来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独立写下能让你产生联想的故事关键词,等会儿我们请一位小伙伴说出他的故事。

注意:故事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当然这个经过需要包含对话内容哟。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五月

起因:公司安排了一个任务,向北京的相关协会编制项目报奖材料

截止时间:5月30日前

人物:自己、同事、领导

现状:处于停滞状态

经过: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同事:你的进度怎么样了?

我:周五“摆烂”。

同事:你在5月30日前要完成材料的编制,寄送北京,得奖了你就不得了啦。【明确行为】

我:我知道,得奖了荣誉加身,领导夸赞,大家都很羡慕,还有物质奖励;如果不做可能之后领导也不会让我负责这些重要项目,甚至可能踢出团队或公司,可是我就是动不起来。【挖掘动机】

同事:是啊,编制材料又要做视频、ppt、解说词等等,还是挺复杂的,你怎么完的成呢?

我:只有细化分解了,先搞一份出来,下周一做解说词,周二做ppt,最后弄个视频。【降低难度】

我:我还需要设置个闹钟提醒自己,早上8点30到公司,梳理今天要完成的事情;中午午饭前,看今日任务完成多少,是否需要改进;第三,下班前,看今日任务完成进展。【设置提示】

【反馈】

欢欢做的很好呀,给自己设置了3个提示,用上了我们在本次分享中还没有讲到的一个方法-设置“锚点”。

【结语】最后,把这本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做出积极的改变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困难”,希望大家都能应用福格行为模型,化抱怨为行动,把美好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