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学会激励“+”跳出消极情绪“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学会激励,让赞美升级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刘俊雷,来自商丘夏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首先我是一名家长,家里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另外还是一名创业者,从事传统手工产品的生产。最后一个标签,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最近正式成为一名拆书家,刚刚过了1—1。

分组:视现场学习者数量而定,计划四人一组,分为2-3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是来自脱不花老师的《沟通的方法》。脱不花老师,是得到的联合创始人。这本书比较贴合实际,属于致用类书籍,提到的都是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问题,作者自称为是一本工具书,随时用随时读,随时读随时用。

片段来自P121-122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激励是一种比赞美还要强大的沟通工具。如果说赞美是促进关系与互动,让对方高兴,那么激励则可以促使对方发生改变,沿着你引领的方向前进。它是沟通中的“魔法”,可以不动声色地塑造对方。

所以,很多人认为,激励是领导力的核心。

在这一节,我们所说的是狭义的“激励”一正激励(与之相反的负激励“怎样批评”将在后文介绍 ),就是对别人发起承认、表扬、鼓励、信任等具有正面意义的行为。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感觉,我们生活在一个严重缺乏正激励的环境里。即使已经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每天依旧会听到诸如“为什么还没做完”“你这么做不对”“那个数据怎么又算错了”的责备。

我有一位研发手机游戏的朋友曾感慨:“游戏行业必须成为给人创造幸福感的行业。你看,一个人在真实生活中,要获得一个正向的激励有多难。你在单位好好干活,半年、一年才评一次奖金,这还得是个好单位。更多的时候,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还要被老板各种挑剔。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游戏会不断地给人正反馈。只要你做对了,就给你激励。”

游戏还是应该少玩一点。不过他的这番话让我意识到,正激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却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里被忽略的东西。很多时候,哪怕简单地说一句,“干得漂亮,不错”,对失落者来说可能就是一剂强心剂。但是,“干得漂亮,不错”在我这里可不算最好的激励方法,因为它同时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能激励的对象很有限。这种表扬通常只能是上对下。你作为下级,能表扬你的上级“干得漂亮”“表现不错”吗?显然不行。但想一想,我们的上级或者平辈需要被激励吗?当然需要,因为他们的努力同样值得被看见。

第二,这种表扬的效果很有限。被表扬了,当下很开心,但很难对他长期的行为产生影响。

什么样的激励方法可以作用于任何人,还能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长远的影响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把激励做一次迭代升级。先来掌握激励的公式:

激励=及时赞美+行为建模+反馈闭环

用三句大白话来“翻译”公式里的三个要素:及时赞美、行为建模和反馈闭环,分别是:“你做得真好”“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和“你总结得真好,我跟你说说对我的启发”。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激励的重点是在赞美的基础上,引导对方,促使对方按期待的更好的方向前进。

激励是通过对别人的认可,表扬,鼓励,信任等正向意义的行为,使对方自发的进行改变。

【WHY】它可提高我们的领导能力,提高人际间的沟通成效,使对方在愉悦中进步。它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被看见的同时,发挥出更大的生产力。

【HOW】通过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做的好的行为,或者我们希望他保持的好行为,就可以通过赞美,对他做出有正面意义的表扬,承认,引导他去给自己的行为建模,通过他自己的反思,总结,形成一套方法论,可以让这些值得保持的行为不断的被重复,被优化。

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1. 及时赞美,说出对方做的真好的地方

2. 行为建模,请教对方你是如何做到的?

3. 反馈闭环,确认价值。

案例

我家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平时一吃完饭,饭撒的地上到处都是,收拾起来很麻烦。结果有一天,孩子吃饭时,饭没有撒在地上。

我决定使用激励的方法来引导他后续继续保持这个状态。

第一步,发现差异做出赞美,说出对方做的真好的地方。“儿子,你今天吃饭的时候第一次没撒地上,太棒了。”如果只夸:“儿子,做得真好!”那只是夸奖,没有说明具体哪里好,所以赞美要具体;

第二步,行为建模,请教对方是如何做到的;“你跟我说说,你刚才吃饭和以前有啥不一样?你是怎么做到没撒一粒饭的?我很好奇。”那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去主动思考,主动总结。他可能会说,“今天我吃饭的时候,坐端正了”,或者“我今天换了个勺子,这个勺子很好用”。如果我们经常引导孩子,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主动思考,不断成长,总结规律,以后能越做越好。

第三步——反馈闭环,确认价值,告诉对方你受到的启发或因此产生的决定。就是让对方知道,他做的这件事是多么有意义。他就会更有动力,下次会做得更好。“儿子,你这么做,爸爸妈妈就不用每顿吃完饭之后趴在地上擦地板了。我们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跟你一起读本书,讲个故事,逛公园”。

【WHERE】:在我们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家庭及亲子场景都可以运用激励,使我们的沟通场景更加轻松,更可以使对方有动力做的更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一到两周里,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身边的人有哪些事情做的不错,值得鼓励继续这么做的?当时你是怎么说的?如何让这种好的行为继续保持?请大家把当时的情况和你们的对话回想出来,内容越详细生动越好;5分钟后我邀请小伙伴做个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请小伙伴来做分享

韩韩:昨天下午我家闺女学英语,学牛津英语,一个课本就几句话,学一个小时还学不会。前两天我们换成了那个轻松英语,比较长,学的是白雪公主,内容特别多,但是昨天只跟读了两遍,就跟读下来了。我就很好奇,我说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说你为什么以前那几句话一个小时都背不下来,读不下来,昨天那么长,4页纸,我说你怎么听两遍的,我说你怎么跟两遍都背下来了,她说是因为我发现,多听就可以了,就是平时我玩的时候你给我放背景音乐,就是放这个英语当背景音乐,她说我也不知道听见没听见,反正有的时候听见有的时候没有听见,但是我今天学的时候就非常的轻松,我说那以后我们是不是应该继续这样做,我这样的话你也轻松我也轻松,咱这么长的内容,咱只花了5分钟,6分钟就搞定,她说可以,挺好的,那我们以后他就把它当成背景音乐来播放。因为我觉得这个方法就很好,我的这个故事符合你的这个激励吗啊?

刘俊雷:符合符合,非常好,谢谢!

胡旭:我这边我也想到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女士,她因为她生完宝宝之后,就是想要进行锻炼嘛,毕竟,这段时间疫情在家,一直在家里面她也想运动起来,因为没有运动经验,所以说呢,她很否定自己,呃,怀疑自己,可以不可以啊?怎么样怎么样运动?实际上我就一直在给她肯定,她每次运动完之后,我都会跟他说,这个又一次的进步了很多,我给到他赞美,肯定,然后她就非常积极的,就是发现自己,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做到,就比如说跳绳,他刚开始说,我跳500个,我说那行啊,你尽管尝试一下,他一口气跳过来了之后,我就鼓励他让他跳1000个,他再次做到的时候,她就非常非常兴奋,这就是鼓励。然后还有我自己,我也想分享一下,这还是对外,其实我自己对内也会有激励,就每天晚上,我会在做总结的时候,看一下今天我做了哪些事是值得我自己肯定自己的。这样就是我对自己的一个鼓励,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会让自己啊睡觉之前很开心,好,就么多。

刘俊雷:好的,你又多加了对自我的一个激励,好的好的,谢谢胡旭。其他小伙伴还有没有要分享的?

张东方:我没有想起来我激励过别人,我想起来我小时候被别人激励。我就是我小时候我妈激励我,然后因为我和我姐的那个年龄差距比较小,中间只隔了一岁。就是家庭有孩子多的都知道,老打架。有一回就因为我们俩就因为今天谁做饭的事,然后打架打起来了,然后我妈,然后我当时就特别饿,我就想到,那我就让了一步,然后我要去主动去做饭了。然后做完饭之后,我妈又夸我,说我做的饭很好吃,这个那个的,对我一通鼓励,从此之后呢,在这个做饭的这个道路上呢,就回不去了,一直到现在,我都是我主动去做饭。就这样。

刘俊雷:通过你这个做饭,这个行为的赞美,然后是认可,然后就是得到了激励以后,把这个做饭这一块是一个发挥的更好,好的,非常好,谢谢!

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我们在以后一到两周的生活工作中,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对谁去应用激励三步骤呢?具体会怎么应用?

学习者案例记录,请一到两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便签。

韩韩:我准备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我家老二身上,刚才给你儿子用那个表扬不掉饭粒的事,用到我家老二身上,我家闺女吃完饭也是一地狼藉,然后我打算,明天,他这两天要是吃饭,哪怕掉的少一点,我都夸夸他,我说你今天怎么吃饭的时候,地上怎么没有掉那么多饭呀?你是怎么做到的呀?让他想想,他讲完之后我就肯定他,然后我说,唉那我们下次还可以这么做,好不好?用这个方法来鼓励他。

刘俊雷:好的,非常好,谢谢韩韩。

总结:和赞美相比,激励的影响更加深远,如果我们希望对方保持什么行为,就可以引导他去给自己的行为建模,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一套好的方法论,使他自发的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回顾三个步骤:

1. 及时赞美。

2. 行为建模。

3. 反馈闭环。

凝结成一句话就是:发现对方的好,承认对方的好,而且还要引导对方以后做的更好。

谢谢大家,分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