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学习,帮助学员认识什么是责任型授权,知道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遇到需要授权的事务时可以运用四步授权法,达到汇集群力共同达成工作和生活任务的目标,并能运用四步法在现场完成一次演练。
【招呼分组】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重庆筹备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大家好,我叫徐晶晶,一个亲子阅读推广者、一名童书爱好者,也是一位终身学习者,我希望自己能通过拆书帮进一步提升,把更多好书带给更多学习爱好者。
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学习责任型授权,小伙伴们在完成今天25分钟的学习后,可以试着将工作中或生活中的各项任务授权给工作伙伴或家人,汇集群力共同达成工作和生活目标。
今天的拆书活动需要分组,大约3-6人为一组。
【图书介绍】
用FAB法介绍图书:
F:今天的拆页选自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相信大家都看过或听说过,它是一本个人成长的经典图书,出版至今30年依旧畅销,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在中国也长居各大平台阅读排行榜前列,影响了一大批企业家、创业者以及优秀的职场人士。
A:与大部分同类图书单讲某一个成长主题不同,这本书把人看作一个变化的个体,成长过程会经历依赖期、独立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作者从依赖期开始指引读者养成七个习惯,慢慢独立,最后进入互赖期的领导力心智模式修炼。从“我与我自己”到“我与他人、我与世界”的关系,是一本兼具个人成长和管理的经典书籍,最终指引读者找到通往成功与幸福的道路。
B:如果你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且幸福的人,强烈建议你把这本书作为自己的常用书,一次关注一个习惯,一定会有收获。今天我要带领大家阅读的拆页选自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通过把分工授权,让自己精力更集中做最重要的事情,相信大家经过今天的学习,都能学会如果授权,汇聚群力完成工作。
【现在给大家2-3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有读完的学员请举手示意】
原文如下:
摘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186-187页——拆页标题“责任型授权”
有一年,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共同的生活目标以及家务分配。会议结果不问可知,因为孩子还小,我与妻子分担了大部分工作。当时7岁的史蒂芬已懂事,自愿负责照顾庭院,于是我认真指导他如何做个好园丁。
我指着邻居的院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除了上油漆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都行。”
为了把我所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我俩当场清理了半边的院子,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星期的训练,史蒂芬终于完全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协议一切由他作主,我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此外,每周两次,他必须带我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并自己为表现打分。
当时并未谈到零用钱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我想, 7岁大的孩子应该已有责任感,足以负担这个任务。
那一天是星期六,一连过了3天,史蒂芬毫无动静。星期六才做的决定,我不奢望他立即行动,星期天也不是工作日,可是星期一他依然故我。到星期二,我有些按捺不住。令人气恼的是,院内脏乱依旧,史蒂芬却在对街的公园里玩。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起来。
“爸,这好难哟!”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你肯吗?爸!”
“我答应过什么?”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
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这个拆页出自个人领域的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WHY】很多时候我们“没时间”、“太忙”,是因为我们一个人大包大揽了太多事情,或许是不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人去做,或者担心教的过程耗费的时间精力成本高于自己做,最后就是自己越来越累,事情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低,所以要做到“要事第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授权”。
【WHAT】责任型授权是充分认可他人的能力,允许他人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结果负责的授权方式。要实现高效的责任型授权需要做到以下四步,所以我把它称为“四步授权法”:
【HOW】
1、 明确结果,最终要实现什么结果,包括时间周期、达致的标准等,让被授权人知道的越具体越详细越好。
2、 资源支持,在达致这个结果的过程中,被授权人可以寻求到的帮助和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3、 评估周期,责任型授权不是放任不管,所以要有检查周期,定期监督查看进度。
4、 明确奖惩,约定评估后的奖惩,包括好的和不好的两个方面的奖惩措施。
【意译案例】
举一个我家的例子,有一次我们讨论分工家务劳动,女儿自愿领取了收拾自己房间的任务。
我先把她的房间好好整理了一下,然后告诉她:“以后房间就收拾成这样,各类物品放回相应的位置,一周把床头小书架堆积的书放回书柜上一次,保持床头小书架整洁干净,当然,你可以自己改变房间的布置,只要保证房间整洁就行。”
为了加深她的印象,并让她清楚物品如何归位,之后我又和她一起整理了几次她的房间。之后我跟她约定,每周检查一次她的房间,检查结果由我们共同评价,如果都觉得很不错就可以得一个积分(累计积分可以兑换心愿,如妈妈陪睡、一顿美食等),我们觉得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不算劳动报酬,她在整理过程中,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随时请我和她爸爸协助。
一开始女儿很兴奋,自己要负责自己的房间了,但是没过几天我再去她的房间看,发现房间并没有收拾干净,我有点生气,但想着还没到检查的期限,所以忍住了想要唠叨的心情。又过了两天,她晚上在房间写作业的时候,我假装进去帮她检查作业,做出惊讶的样子说:你的桌子怎么这么乱!
女儿有点不好意思,我想了想,问她:你是有什么困难吗?
女儿说:就是觉得自己收拾一个房间,有点难。
于是我说:我们商量过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请爸爸或者妈妈帮你呀。
女儿很开心,马上开始收拾,她负责整个房间的整理,而我则乖乖地按照她的要求帮她归位她搬不动或者够不到的物品。整个过程女儿很快乐,因为她是这次整理的主导。
后来几次,她整理房间时,我和她爸爸都帮过她,慢慢地,就开始独立整理了。如今,女儿房间虽然还达不到我们大人所谓的干净整洁的要求,但是比起以前已经整洁很多了。
【WHERE】四步授权法是在信任的基础上的一种授权,适用于在工作中的任务分配、生活中的家庭责任担当,乃至各种活动的组织筹备等各方面,有些授权对知识和技能有要求,需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帮助被授权人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或技能,使她/他具备相应的能力,帮助对方找到成就感,激发对方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疑问,很多时候我只需要告诉对方做什么事情就行了呀,为什么还要搞得这么复杂呢?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完整地讲解其他授权方法。其实在书中也提到了另一个概念“指令型授权”,就是直接发出指令,告诉对方做什么事情。比如“把作业收上来”、“十点之前把新闻简报发过来”等等,这类授权就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工作安排。
[A3]参与促动提问设计:
咱们拆书帮的活动是2周一次,一直是由小严在负责活动组织和会场准备等。经过商议,小严决定采用责任型授权,把现有的拆书家们都发动起来,分工合作共同来负责。如果你是小严,你要如何运用责任型授权,把活动分配好呢?大家可以按照模板,从明确结果、资源支持、评估周期、明确奖惩四个部分,写出方案。
现在开始讨论,8分钟之后我们请小伙伴来讲讲您的方案。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婷婷分享:
根据四步法来计划授权:
1、 明确结果,成功组织一次拆书线下聚会,包括拆书过级报名、发布活动、场地对接、现场组织(主持、分享嘉宾人员安排)以及费用结算。
2、 资源支持,成熟的流程方案给新手组织者,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找我帮忙协调和对接。
3、 评估周期,考虑到组织活动的特殊性,活动开始前一天要提前与新手组织者联系,了解进度,如有需要调整和不足的地方有时间修改。活动结束后,现场可以给予反馈。
4、 明确奖惩。做得好的,现场夸奖鼓励,大家一起为新手组织者加油,也可以写一篇采访稿发布出来。因为是公益组织,更注重提高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所以不设定惩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给出建议并鼓励。
好的,谢谢分享,在刚才的演练中,我们从明确结果、资源支持、评估周期、明确奖惩四个方面制定了“责任型授权”的大致方案。希望大家将今天学习的“责任型授权”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让自己养成要事第一的好习惯,同时给他人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谢谢大家的参与与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