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拆书帮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诺
我用三个标签 介绍一下自己: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背锅侠”。大家可能听过很多人吐槽,干点活太难了,公司法务不停的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可这只是基本的法律风险防范,从事公司法务12年,我发现业务部门总会把这些锅推给法务,事前嫌弃,事后推锅,我小心小心再小心,我努力努力在努力还是成为了“背锅侠”。
第二个标签是五岁男孩的妈妈。目前我的重心是爱他,尊重他,等待他,期待他。我想不断的学习,和他一起成长,我的拆书旅程主要围绕亲子沟通类书籍。
第三个标签是拆书小白。四月份初完成新人训练营。五月份刚入会,被一个长老级小姐姐收留,答应自己努力做一个让师父放心的徒弟,立下一个大目标:2022年完成三级拆书家认证。也因为自己没有长性,我想试试快速推进。
以上就是我的三个标签: (1)法务 (2)宝妈 (3)拆书小白。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拆书法以及拆书帮。
什么是拆书?读一本书,找到其中最触动我的知识点、技能或者方法,把它运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是一种最能够“学以致用”的读书方法。我们的拆书帮主更是把这种方法标准化、流程化,称为拆书法,又叫RIA便签法。R是指阅读原文片段,I是指用自己的话讲解相应的内容,并对现场学习者进行引导,A1指激活过往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A2则是指,以后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拆书法又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读书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一群热爱读书的人聚在一起,提升读书的能力,相互分享好书,并帮助更多的人,通过有效的学习,去完善自己的人生。在济南我们的拆书帮组织就是拆书帮济南日天分舵,这里有一群爱智求真的小伙伴随时欢迎大家的加入。
拆页来源:《非暴力沟通》微信读书电子书48-49页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得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他人交往时常常会出现由于别人的言语或行为让我们感到愤怒。一旦愤怒的小火苗被触碰,我们就会爆发,后果就会变的事与愿违,非常严重,我们要明白这就是沟通方式不正确造成的结果,而这个片段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和对方进行交流。
【What】
非暴力沟通,我认为4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主要论述的东西在于沟通是要表达具体,而不是抽象的表达。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希望在与他人接触时受到伤害,当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常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他人做出评判以此来确认他人是否值得信任这就是“非暴力沟通”。具体怎么做呢?
【How】
1.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所观察的事情结果,并指出正在影响我们的行为或事物,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评判。
2.感受——我当下的感受是什么?能够识别并表达自己内心以及身体的感觉和情感状态,不带有评判、指责。
3.需要——观察到当下的事情对于自己或他人的感受之后,再探寻我们的内心深处的需要,哪些需要或者愿望导致我当时有了那种感受。
4.请求——探寻到自己的需要后提出具体的明确请求,我需要什么,向对方说出请求,并非向对方表达请求,希望对方的行为或态度给到我什么样的内心满足。
【Why】
日常沟通过程中,为什么总是充满“暴力”呢?我有时候会表现的比较急躁,之后也会因为自己的急躁而后悔。其实,自己也知道,只是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并没有解决问题,会给同事朋友亲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其实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事情的表面,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Where】该方法适用的边界。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有冲突的面对面沟通场合,也可以用在遇到“挑事者”的公众演说场合。
经过上面的分享,你是不是也想到很多相同的经历,那我先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小故事吧。
老公在外应酬,很晚还没有回家,以前我都是打电话过去说“这么晚了,咋还不回家?”他也很暴躁,直接把电话挂掉了,我也很生气,亲密关系就变得很差。
学习过这个方法之后,我是这样做的,“亲爱的,现在都10点了,你还没有回家,我很担心你的安全,我和阿程等着你回来一起读睡前故事呢,我们在家等你,希望你早点回家。”
之前是以质问的语气,所以没有取得我希望的结果。之后我用观察到现象晚上10点了,说出自己的感受担心他的安全,明确自己的需要回来一起读绘本,明确自己的请求早点回家。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之后,老公也就早点结束应酬回家了,亲密关系更加和谐,感受到了爱与理解的情感流动。
分享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在这里我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目标:正式自己的内在需求,在一个周内,以非暴力沟通模式四要素的方式完成2次亲子沟通。
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呢?我要付诸行动。
行动:本周末,在家陪娃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摩擦,在控制不住的时候深呼吸,告诉自己冷静,要解决问题,分析前因后果。
1.观察——观察孩子的行为,不带有任何的主观评判。
2.感受——识别孩子行为并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状态,不带有评判、指责。
3.需要——观察到当下的事情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感受之后,再探寻我们的内心深处的需要。
4.请求——探寻到自己的需要后提出具体的明确请求,告诉孩子我需要什么,向孩子说出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