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拆友大家好,我是来自镇江的Luna。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践行者,易经爱好者,一个养猫、养花的人。
【学习目标】我跟大家分享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话题。通过今天的拆页,大家能学到如何通过定计划-做任务-抓落实-设奖惩几个环节,用番茄钟作业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严格执行21天后,小朋友的作业效率能提高一倍,亲子之间的内耗大大较少,被老师在群里提醒的次数也会少很多。
【分组】下来我们有讨论和分享环节,请主持人帮忙分个组。
【书籍介绍】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F:这本书出版于2021年 ,作者是赵周,也就是我们拆书帮的创始人。微信读书推荐值95.8%,得到里也有电子书。拆书帮的同学们,我们可以先人一步学起来。这本书知道的人不多,但是用过的人评价都很高。它是一本超级实用的育儿手册,能帮助父母全面解决孩子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A:市场上提升陪伴质量、养成好习惯的书多如牛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培养好家长。这本书不一样,它的目的是培养好教练。你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工具书用,遇到问题现场翻书寻找对策。
B1:当你觉得孩子的自趋力不足、思维能力欠缺、成长习惯不好的时候,这本书是个好的选择。
B2: 今天的拆页来自于本书第九章《每天只要这样陪作业》。赵老师在书中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小工具,作为一个K12资深老教师,我觉得管用,很管用,这个工具就是番茄钟。番茄钟不是新鲜工具,不少家长也尝试过用番茄钟管理孩子的作业,可为什么效果就不好呢?因为我们用得不对,本书用四步骤指导我们番茄钟的具体用法---定计划、做任务、抓落实、设奖惩。
下面请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给个示意。
R:番茄作业法五字诀“设分种收卖”,缺一不可:
1.设番茄:一个番茄时间设为15分钟。番茄与番茄之间,要间隔休息3~5分钟。
2.分番茄:每天开始做作业前,先把当天的作业拆成很多小份,保证每一小份能在一个番茄时间内(10~15分钟)完成。把拆分好的作业写在一页纸上,作为当天的番茄规划表。
3.种番茄:先从容易的那份番茄开始“耕作”。每个番茄完成,在番茄规划表上打钩。
4.收番茄:在一个番茄时间内,要高度专注,绝对不做其他事情。任何原因的中断,都是不完整的番茄,该番茄不能通过验收。每天作业完成后,统计一下当天成功种植的番茄,记录下来。
5.卖番茄:孩子可以积攒番茄来兑换他想要的东西。具体的兑换机制每家不一样,要跟孩子提前商定。
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完了,不过没读完也没关系,接下来我来说说我对这段拆页的理解:
(what)番茄钟是什么?番茄钟是时间管理工具,更是专注力训练工具。它是把学习任务和时间分割成小单位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作业特点,一个番茄钟单位可以是15分钟、20分钟或者30分钟。
(why)为什么要用番茄钟?当下,陪作业几乎是家庭关系的杀手,为了孩子的作业,亲子关系恶化,夫妻反目,甚至有被亲生孩子气得生病住院的。网上相关的段子太多了。有一个非常好的管理孩子作业的工具,番茄钟,它可以帮助孩子把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进行合理的量化,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负责的决策意识,提高注意力、减少分心和中断,增强行动力。
(why not)不用番茄作业法,对家长而言,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指指点点,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对孩子而言,对当天的作业缺少量化感受,迟迟不肯动笔,开始做了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把写作业当成折磨和煎熬,作业质量可想而知,更别提自主规划了。
(反面例子)我孩子上初三的时候,我也给他用时间管理规划他的晚自习,四十五分钟休息一次,一个晚上三个四十五分钟,相当于白天的三节课。但是没有定计划、做任务、落实得不好,更没有严严肃的奖惩制度,中途他想上厕所也行,吃个零食也可以。最终效果是聊胜于无。
(where)番茄钟的使用有这么几个条件:
1、 工作或者学习任务时间相对较长,得至少有30分钟以上,值得分成几个番茄去完成。
2、 适合执行有点难度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尤其适合迟迟没有勇气开始而造成拖延的任务。
下列情况最好不要用番茄钟:
1、 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精力状态。比如:做一份完整的高考数学模拟卷、写一首诗歌。
2、过于简单的或者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
(how)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步:定计划。开始作业前,不要马上进入具体的学习任务,而是先定计划。把作业拆分成小份,这不仅可用来预估当天的作业时长,更有助于养成做事之前先统筹安排的习惯。 计划定好后,把制定好的番茄规划表放在书桌上,还能起到类似于游戏中“进度条”的作用:每完成一个番茄时间,就打个钩,从而带来成就感,把学习进度可视化。
第二步:做任务。把容易的那份作业作为第一个番茄,因为简单的或者孩子喜欢的作业容易带来积极情绪,而困难的作业会带来拖延。
第三步:抓落实。在写作业的时间内要高度专注,绝对不做与当前这份作业无关的任何事情。如果中途坐了其他事,包括上厕所,这个番茄钟作废。
第四步:设奖惩。每个周末,统计一下本周一共种了多少个番茄,一个月再统计一次。然后根据收获的番茄兑现一个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想要的自由支配时间。
卖番茄的机制要认真对待,这会让孩子更愿意持续使用番茄作业法。孩子想要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要用番茄去兑换的筹码。
(转正面例子)了解了番茄学习法之后,我优化了孩子的晚自习时间,遵循定计划、做任务、抓落实和设奖惩四个环节。
1.首先是定计划。我们先一起确定他的作业量以及需要多长时间。
2.其次是做任务。确定好作业的顺序后开始写作业。用15和30分钟的沙漏计时。(如果有沙漏或者闹钟,就不要用手机计时)
3.然后是抓落实。记录实际达到要求和标准的番茄数量,看哪一个番茄质量最高,为什么。
4.最后是设奖惩。每30个番茄换一次周日懒觉睡到12点。500个番茄换一双篮球鞋。
从那以后孩子的作业速度明显提高,高三的时候,人家孩子都到12点甚至1点才睡,我们家11点笃定上床。
(A1 激活经验)我们刚才学习了番茄作业四步法。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为娃准备了一杯暖暖的牛奶,打算按书上说的那样去做一个温柔的妈妈。可是,娃磨磨蹭蹭不肯动笔,五分钟的作业他硬是磨到半小时,写作业的时候东摸一下西忙一下,写不到五分钟,又是要喝水,又是要上厕所。终于,你的耐心消耗殆尽,一声怒吼,吓得看电视的老公赶紧钻进卫生间避难?又或者,你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一大堆没有头绪的工作或者学习任务,想动手做,又没有勇气开始……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结果咋样?给大家两分钟,可以先在小组内吐吐槽。
吐槽结束,哪位伙伴分享一下?
李老师分享:我家孩子就是这个情况,尤其是考完试成绩出来了,不太理想的时候,我就不那么淡定了。每天晚上晚自习回家都是点多了,再磨磨蹭蹭写作业,十二点也没法睡觉了。我就以拿东西为由时不时去书房看一下,其实就是监督。着急上火,希望他快点做。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
(A1+ 反思经验并应用)现在大家知道了,在陪伴孩子写作业时候,生气、责备、催促都是不管用的。在管理自己成堆的任务的时候,干着急也是没有用的。通过今天的学习,如果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们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番茄法去做呢?
(组内讨论)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提醒、互相支招。
讨论时间到,下面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学习者分享)丁老师:我家情况跟李老师家差不多,磨叽。接下来我要按照今天的四步法优化作业陪伴质量。首先,把当天的作业先确定下来,语文阅读、数学、英语、绘本,分别设置番茄钟。然后按计划实施,做完一个划去一个。还要看看有哪些任务是没有按时完成的,这就是抓落实。然后定期数一下番茄数量,奖励打篮球、足球,或者够一定数量了就奖励篮球鞋。要么再简单点,直接兑换成人民币,一个番茄五块钱,真实有效。这个设奖惩的环节要认真,要不然他以后就不当回事了。
感谢丁老师的分享,看样子掌握得不错啊。事实上,也可以全家人一起种番茄,那样,大人为孩子做了榜样,效果会更好。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通过定计划、做任务、抓落实、设奖惩四个环节,帮助孩子提升自主学习力。希望大家能够拆为己用,为自己的工作、生活、育儿加一把力。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再次感谢大家陪伴、分享、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