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2》 所属活动: 【NO.129】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说“我反对”时不挨打的秘密

开场:

大家好,我是小鱼,一名儿童阅读讲师,是一个心理学和神秘学的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正在努力晋级的拆书家。今天我给大家拆解的书籍是《好好说话》第2部——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很高兴认识大家,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线下拆书。

【分组】今天我们的拆书环节会有小组讨论和情景演练,我先把在场的小伙伴分为两组,以思思为界限,左边的一组,右边的为一组。

【引言】日常沟通中,你是否遇到过有人和你意见相左的情况?当你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对方会认为你在挑衅和质疑他,从而闹得两个人不欢而散?这样,不但不能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很可能还会造成彼此的误解,影响了关系。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创造话语稻草人”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F】这本书是做媒体内容中最会说话,最知道如何揣摩人心的几个人一起合编的。它通过改变、化解、提升、维护、拉近、理解六个维度来展示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A】这本书相较与其他同类书籍比是一本接地气沟通类书籍,,其最大的特色是以4000多个网友的提问为基础,总结出的一套”说话急救手册”,可以当一本沟通词典来使用,遇到任何一个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查阅对应的答案。

【B1】书中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似曾相识,从家庭到职场,从情感到人际,从理论到生活,你都能找到自己疑惑和很难解决的问题,而这本书可以教你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最痛的难题。

【B2】今天分享的片段,就能帮助我们解决当一个人和我们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且不让对方产生反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手中的原文拆页,读完请举手示意。

在我身边,总有几个观点极端,又喜欢抬杠的朋友。比如,上次有人跟我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只不过回了他一句“可是有时候,人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呀”,他就脸红脖子粗地跟我争了起来。遇到这种人,我既不想跟他们吵架,又不想委屈自己,应该怎样表达不一样的看法呢?

常见的说法:“我不同意!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

更好的说法:“我曾经听过一个演讲,那个老师一直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似乎跟你‘三十不学艺’的看法不太一样。我很好奇,如果是你听到这个演讲,会怎么回应他呢?”

生活中,无论是跟朋友交流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还是跟同事开会讨论工作,双方的意见出现分歧,都是在所难免的。很多时候,即使分歧很小,如果不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也会让气氛变得尴尬、紧张,抑或越演越烈,变成一次争吵。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推崇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行事风格,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倾向,会把自己的意见当成是自我的延伸。所以,当“意见”被否定时,他就会觉得是“自己”被否定了。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几乎是不可遏制的。不信你回想一下,在你听到“我反对”这三个字的时候,你的情绪反应应该都不是开心的、平静的。

因此,反驳对方的观点时,要特别小心。不要让对方觉得是“你这个人,在否定他这个人”,而要尽量显得像是“某个观点,在否定另外一个观点”。想做到这一点,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自己站在对方的对立面,而是要创造一个“稻草人”,引述别人的观点,来提出反对意见。这样一来,敌对情绪就会大大下降,就算还是有不满,那也是这个“稻草人”去承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已经有小伙伴阅读完啦,好,请把注意力回到我这里。

【What】这个拆页介绍的是运用创造虚拟人物,借他人之口传递自己相反观点避免对方反感的方法。

【why】当我们要反驳对方观点的时候,很可能遭到对方的敌视和反感,用这个方法可以降低对方的敌对情绪,使观点表达更顺畅。

【where】不论我们是在和同事讨论工作方案,和家人拟定决策,还是想和孩子沟通要做的事情,在任何容易有争议的场合,无论是面对面的讨论,还是网络上的聊天,都可以使用这个技巧。

【how】细化行动步骤

看完片段中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创造出一个“稻草人”的方式,有效的缓解了彼此的紧张关系,而顺利的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我觉得这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方法可以分三个步骤:(造人设——创造虚拟人物;引观点——用“可是有人认为”开头;提异议——阐述反对意见或观点)

【how】意译案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举一个例子:

我的母亲一直很喜欢看抖音,且把上面的论述当作金科玉律,听到人家说饭后一定要走路,就坚持每天吃完饭出去走1万步,但是她有很严重的胃病和冠心病,医生不建议她这么做。当我们对于饭后是否需要走很多路这件事出现分歧的时候,我就试了这个方法来和她沟通。

第一步 造人设:

“妈妈,你还记得王欢吗?我高中同学,那天我俩见面了,她现在都是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了。”(创造一个权威人设,高于抖音的主播)

第二步 引观点:

“那天我俩聊天,她和我说,她的一个好朋友天天在哪嚷着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结果那天出急诊,冠心病发作晕在路上,再仔细检查胃部溃疡也特别严重。

她说走路这事真是因人而异的。(观点:饭后是否走路,要因人而异)

第三步 提异议:

她问我你最近身体怎么样,我说你也每天晚上坚持走路呢。她说,老年人其实不太适合在饭后走路,尤其是有冠心病、胃病、和高血压的症状,都有可能加重病情。(异议:老年人,尤其是有历史疾病的,不能饭后行走)

这次沟通之后,妈妈虽然没有和我说什么,但我发现她吃完饭不是立刻就出门了。

【异议预防】

你可能会说,要是对方觉得我就是在说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在拿别人的权威威胁他怎么办?那你就需要让你创造的这个稻草人尽可能的保持中立,不要目的性太强就可以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大家注意听我设计的场景,过会儿我们还要做角色扮演。大家需要注意啊,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解决场景中的问题,而是借助这个场景学会这个方法,应用在我们以后的沟通出现异议的情境中。

【场景背景】

小林最近想减肥,看网上有很多减肥方式都宣扬不吃主食,就可以迅速瘦下来,比如三天黄瓜减肥法、3日苹果减肥法、香蕉减肥法等等,妈妈为此非常担心,害怕她的身体出现问题。

【指令】

请小伙伴们在小组内,由一人扮演小林,一人扮演妈妈,应用今天学到的技巧,进行角色对话。看看妈妈如何对小林提出反对的观点,同时不会产生母女之间的强烈冲突。6分钟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分享对话。大家都听清楚了吗?记得应用“创造虚拟人物表达相反观点”的三个步骤:造人设、引观点、提异议。

哪两位小伙伴来做角色扮演分享呢?时间是3分钟。

【学习者分享】

齐(妈妈):小林你最近怎么回事?连主食你都不吃。我米饭白蒸了。

莉莉(小林):我不能吃饭了,我太胖了。我要只吃蔬菜,坚决不吃任何主食,我要减肥。

齐(妈妈):李姨(造人设)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记得她吗?我的闺蜜,就是中心二附属消化科的主任医生,那天我们正好聊天,她们科室有个和你一样大的女孩,就是天天不吃主食(引观点),营养不良,人不仅没瘦下来,而且导致各个器官都不健康了(提异议)。李姨说的情况和你现在一样,你不能这么办。

莉莉(小林):妈,馒头呢,我吃点儿吧。

齐(妈妈):我蒸的米饭。吃点吧。

【点评与总结】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精彩的表演,掌声送给他们。通过两位伙伴的演绎,大家是否受到了启发?

【结束语】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创造虚拟人物表达相反观点”的三个步骤:造人设、引观点、提异议,向对方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或者是不同观点,希望大家在今后遇到和他人有观点冲突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个技巧,避免让对方产生被否定的反感,从而能更高效的彼此沟通。

好,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