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NO.172 拆书帮济南日天分舵线上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把一个新行为,完美衔接到原有的日程中?

开场:

【自我介绍并分组】20s

大家好,我是闪闪发光的阳仔。

一名为了养好孩子,去做老师的爸爸;

一名学了PPT不用来赚外快,却用来制作知识卡片的学习者;

一名要成为讲师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

我们本次学习的目标是——通过这次拆书学习,学习者能够运用“锚点提示法”,找到新行为的“锚点”,把想要开始的行为,衔接到自己原有生活中去。

【图书介绍】2m30s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首先,这个行为的“锚点”,来源于这本《福格行为模型》,听书名大家也能知道,作者就是福格博士,他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深入研究人类行为超过20年,这本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告诉咱们人的行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另外,这本书在豆瓣评分是8.5分,最热的一条评论说的是,这是个人管理最好的图书。与其他习惯养成的书相比,福格行为模型找到了三个非常简单的关键要素,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并且基于这三要素,提供了行为改变的有效方法。简单有效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可能是讲学习者能够解决哪些痛苦、突破哪些障碍、实现什么梦想、获得什么价值

我相信今天来的都是渴望改变的个体,但是改变呢?往往又是最难。我想大家都想弄清楚,那些我们希望戒掉的坏行为,是如何缠着我们不走的?那些我们希望养成的好行为,又为什么与我们若即若离呢?

B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就是行为改变三要素之一的——提示。设计一个好的提示,会让我们的行为非常自然的发生,让改变不会那么的困难!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1m

好了,现在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阅读这部分拆页内容。完成之后,评论区回复1,开始吧!

【原文】为行为建立“锚点”

ABC三步骤

1.锚点时刻

提醒你去执行新的微行为的关键时点。例如,某个日常习惯(刷牙)或某件必然发生的事情(电话铃声响起)。

2.新的微行为

锚点出现后立刻去执行的微行为。这是新习惯的简化版,比如用牙线清洁一颗牙齿或做两个俯卧撑。

3.即时庆祝

完成新的微行为后要立刻庆祝。任何能带来积极情绪的事情都可以,比如说出“我很棒”之类的话。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是关于习惯养成的,但是通过今天的一次的拆书活动,就养成一个习惯,是很不现实的!但是习惯背后是什么?是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行为,重复的次数够多了呢,就变成习惯了,那行为要想发生,肯定是越简单越好呀!这就是微行为!但只是简单就够了吗?

在这之前我们来说一说,一直提及再的“锚点”?

锚点就是一种提示。想象一下,明天你要早起,定了一个6:00的闹钟,这就是一种提示。但定闹钟不是锚点!

那锚点是啥呢?这么神秘!

我们的一天当中有很多行为,是一定会发生的。比如睡醒后下床,冲厕所,喝水……这些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最适合作为提示了。只需要把新的行为,放在原有的一个行为后面,当前一个行为发生时,紧接着就会做出新的行为。这些你每天都会做的动作就被叫做锚点。

明白的比一个ok!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想一下,一般你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会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醒自己呢?

【通常做法】靠自己的记忆或者他人的提醒,还是便利贴、闹钟、日历?

有这么多的提醒方式,为什么要设置锚点呢?

【通常做法的坏处】因为你不设置锚点,而用这些普通的提醒,很多情况下会失效,特别是当一些行为,并不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必须完成的时候。什么意思!

【反面案例】我前段时间给闺女买了一个线上的视频课,吸引我的就是连续签到120天全额退款。这么好的白嫖机会,一定不能错过!于是我定个闹钟,每天晚上8点看这个视频课。可是施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并不是每天晚上8点,我们都坐在家里,刚好没事。有的时候那个点正在吃饭,有的时候去别人家串门了,有的时候我还在加班没回家。

你看是不是普通的提示就失效了,最可怕的是错过几次之后,就会完全忘记这件事。下次闹钟一响,直接就给关了!有没有过这种情况!

How:

要是用咱们今天学的锚点提示法,具体怎么做呢?

1. 找到锚点。

2. 执行微行为。

3. 及时庆祝。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挥舞拳头,跟自己比一个“✌”……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在……之后,我会做……,完成之后我要……庆祝!

【正面案例】 举个例子,

学会这个方法之后,我又给女儿买了一个连续签到的视频课,今年2月份的时候完成了打卡,是怎么做到的呢?

  1. 找到的锚点是,打开得到的时候。因为我每天在家都会打开得到,连续签到已经150多天了
  2. 执行微行为,签到之后,把视频投屏到电视上,
  3. 及时庆祝,签到完成,亲一下我闺女。给自己一个积极情绪。

这样做了之后,每次打开得到我都下意识的反应,是不是要给孩子看视频课了!

Where: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需要培养的习惯并没有固定时间点的时候,就一定要用“锚点提示法”,让新行为嵌入原有的日程中。

经过刚刚的讲解,大家对于“锚点提示法”,都理解了吗?理解的,比一个ok!

现在轮到你们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相信你一定有过养成习惯,但最终失败的经历。

是每天读书10分钟,还是每天给爱人一个拥抱,还是每天给自已一个微笑,还是一天只做一个俯卧撑?甚至是养成用便签法阅读的习惯?

你给自己规定完成这个习惯的时间了吗?你又是怎么提醒自己的呢?是定闹钟,还是设定代办清单?每次完成之后有没有给自己一个积极情绪反馈呢?最后,是因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呢?给大家1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有条件的可以写在便签上。然后请三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

朱朱:我在2021年用了一年的时间,早起之后阅读一个小时。过完年之后,就没有再早起所以阅读的习惯也就搁置了。当时并没有设置好锚点,就是通过闹钟让自己清醒然后阅读,而且之后也没有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反馈。

【A1+: 反思加工】

大家刚才都分享了自己执行微行为的案例,下面邀请大家进一步思考,如果今天让你重新设计执行一次这个行为,运用今天学习的“锚点提示法”,你打算怎么做呢?给大家2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有条件的可以写在便签上。然后请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

朱朱:第一、找到的锚点就是刷牙洗脸;第二、刷牙洗脸之后,开始阅读;第三、阅读完成之后,拍着自己胸脯说“我太了不起了”,然后发个朋友圈。

程诺:我执行的微行动是——制定日清单。第一、找到的锚点是上班打开电脑;第二、打开电脑之后,拿出记事本,列出一天工作清单;第三、完成之后,准备一个小贴纸,贴在记事本上。

【总结】

没有提示,

行为就不会发生,

提示就是在对你说:

“现在就行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每个人都能善用“提示”,让行为即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