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知觉检核”+“主张式沟通”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知觉检核

开场:

大家好,我是半夏。我现阶段是努力今年过完三级的拆书家,一级建造师备考者,想给孩子做好榜样力量的老母亲,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参与我们的拆书活动。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次的学习,能够运用知觉检核三步法,来确认对方的真实想法。

开始之前,我们先分成2个小组,便于之后的讨论。

今天要拆解的片段来自与这本《沟通的艺术》。

【F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这三部分体现了3个层面:第一是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第二是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第三是分清不同的关系,从而去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处理问题。

【A优势】这本书已经连续畅销了40年,再版15次,豆瓣评分高达9.0。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被认为是沟通类的权威,结构清晰、表述简洁、案例丰富,从而被众多人所推崇。

【B利益】

B1: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沟通问题,比如:沟通不自信、沟通抓不住重点、或是不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冲突等等,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应对方案。

B2: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个拆页,能帮助我们在维护对方面子的同时,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正确了解他人的机会,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伤害。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的片段是“知觉检核”,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这个片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谢谢!

原文:P114~115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心理。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喜欢我所从事的工作,”(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方位。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讲的是一种沟通方法,教我们如何去获得对方的反馈,从而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根据对方的行为去判断他们的想法,但这个判断只是我们的主观猜测,既没有找对方证实,又没有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然后就一厢情愿的认定我们的想法就是事实,最终导致双方的误会越来越多,隔阂越来越深。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爱情片男女虐恋;生活中的婆媳矛盾;朋友间的形同陌路。

HOW:今天这个片段就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沟通方法——“知觉检核”。它包含3个步骤:

1、客观的描述你注意到的对方的行为。

2、给出你对这种行为的猜测理解,一般是给出至少2种理解。

3、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尝试请对方给出解释说明。

举例:

上周末因为拖地的事情跟老公爆发了矛盾,我当时的表达是:“让你拖个地咋那么费劲,每次你都是嘴上答应的好,答应完了就继续坐那扣手机,都要我不停催你才去动,你要是不想干就直说!”

我的这种沟通方式,其实是伤害了亲密关系的,不但我觉得生气,我老公也觉得委屈不开心,最后干活了还要被说。而且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可能结果还是这样。

如果我试着用知觉检核的三步法去再去重新沟通一次,会这样说:

1、先描述我看到的事实行为:“老公,我让你拖地,但是你一直坐在那扣手机”

2、再表达我对此行为的理解:

“我不确定你是想玩一会儿再去拖地”

“还是你根本不想拖地,只是为了敷衍我一下”

3、最后请求对方解释说明:“你到底是咋想的?”

这样沟通之后,老公愿意跟我表达他的真实想法,以后我们之间肯定不会再因为这种事情发脾气了。

预防异议:

片段中的知觉检核一共是3步,那么实际操作中,前后顺序改一下,或者是两个步骤也是可以的,重点是达到表达真实想法的目的。

比如:“你最近很久没有找我吃饭聊天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这句话就只有行为描述+请求澄清);

“你是真的不饿吗?如果你不想吃这个的话,咱们可以换一家,不用考虑我,以你为主。”(这句就是把请求澄清放前面了,并且没有描述行为。)

适用边界:

知觉检核的沟通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当你从内心到表情、姿态、目光、情绪甚至手势都表现出想要去了解对方时,知觉检核才可能成功。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

那么现在请大家先想象一下,在未来一周里,你可能遇到的类似沟通场景。比如:跟爱人约好去看电影,他却迟到了20分钟;有事情想要朋友帮忙,结果发短信打电话他都不回;娃写作业,写了一个小时只写了1页;同样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领导给同事加薪不给你加薪?想到之后,可以把它写在便签上。

分步催化2:

好的,大家刚刚都已经想到了沟通的场景,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尝试用知觉检核3步法,设计你与对方的沟通对话。先描述行为、再给出你对此行为的理解,然后请对方给你解释澄清。

小伙伴分享:

秀梅分享】我在未来一周可能遇到的场景:就是我的孩子可能会跟别的小朋友产生矛盾,他会找我寻求帮助。

运用知觉检核三步法,

1、我会先描述我看到的行为,“我看到你们两个起了矛盾,看到你们互相推搡了一下

2、然后我会去问那个小朋友,并给出我的理解“是你们当中产生了争吵吗?还是因为你生气了?还是他伤害到你了?

3、然后跟小朋友确认我的猜测是否正确,可以让小朋友解释说明一下“你能告诉到底是什么原因吗?

【银霞分享】我在未来一周可能遇到的场景:孩子不愿意戴矫正仪,在矫正视力方面可能会跟孩子产生矛盾

运用知觉检核三步法,

1、我看到的行为 “我看到你在家上网课、学习挺累的”

2、表达我的理解“你不想做矫正视力训练,是因为学习太累了想休息?还是你觉得这个事情对于你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3、再跟孩子核实我的猜测是否正确,再尝试让他给我做出说明,也可能我的两个猜测都不正确。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也希望通过今天“知觉检核”这个片段的学习,大家可以运用知觉检核三步法,来确认对方的真实想法,使我们双方的沟通更顺利,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