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日照海曲筹备分舵线上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非暴力沟通4要素

开场:

大家好,我是日照分舵的悦度。我的三个标签,银行螺丝钉、职场妈妈、女性自我成长。这些年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我遇到了许多挑战,于是我尝试学习各种各样的育儿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育儿应当先育己”,只有积极向上的自己,才能成为孩子榜样,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讲并运用起来。正当我疑惑自己应该如何做时,遇到了咱们拆书帮。拆书法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和,于是我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拆书帮。

讲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好奇,什么是拆书法,其实“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

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最近我应用拆书法阅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感觉确实和以前的读书方法不同,收获很大。

《非暴力沟通》是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书写的,他发现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非暴力沟通》被设计成绘本、课程等帮助了更多的人。接下来由我跟大家分享《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一个拆页。

书中第6页就是介绍相关的内容。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PPT中的原书拆页,阅读完可向我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喜悦、开心、气愤等等。

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的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看到大家阅读完了,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这个片段后,给我带来的收获。

【what】这个片段告诉双方建立起非暴力沟通的四个重要步骤。

【why】

非暴力沟通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沟通效率,解决问题。以往的沟通方式,往往把对方(亲人、伴侣)置于对立面,指责对方,宣泄情绪,事情往往难以解决,还容易伤了感情。而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通过观察事实、描述感受,表达需求,提出请求,令双方站在同一战线中,商量处理问题,而不是一方独大。问题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how】非暴力沟通的四个重要步骤:

第一步、观察:只是冷静观察眼前所发生的事情,用清晰的语言进行陈述,不加以任何的评判语言。

第二步、感受:只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如喜悦、气愤、不开心等。

第三步、需求:自己内心的感受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第四步、请求:用请求的语句,明确的告诉对方采取什么行动,让他如何去做。

【where】在与亲人、伴侣的沟通陷入困境时,我们可以通这种方式进行沟通,使彼此更了解,从而达到沟通的效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事件}

我老公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对8岁的女儿大吼大叫。而那些事,只是8岁孩子的适龄行为,如果按照成年人的要求去斥责她,对她不公平。

上个星期三,我老公又开始因为一点小事对我女儿吼起来。我很不高兴,直接冲我老公吼了起来,“你就不能对孩子有点耐心,她这么大就是这个样子的,你8岁的时候不这样吗,你小的时候做的未必比她好。”

我老公也生气了说我:“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用你插嘴,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妈才会有这样的孩子。”

之后两个人开始相互指责,还开始了冷战。

{反思}自己与老公沟通的时候,指责他,而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把他置于我的对立面。而没有跟他站在同一角度观察感受,提出自己的需求。导致夫妻感情、亲子感情都受到损伤。所以使用非暴力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A2】{目标}

冷战一天后,我决定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老公重新沟通。

{行动}

观察】我对老公说:“我看到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对她大吼大叫。”

感受】“我觉得很难过,也很害怕。”

需求】“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被父母吼叫着长大的,以至于我对吼叫特别敏感。我不希望女儿经历我经历的童年,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被这样对待。”

“当然我也理解,你对她大吼大叫,也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你小时候也被这样对待,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养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打骂吼,当孩子出现让你看不惯的情况时,你也只会打骂吼。”

那一刻,老公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的抱住了。我想那一刻我是懂他的。

请求】“希望你以后可以尽力减少对女儿的吼叫,关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起读书学习商量着来好吗?”

之后关于孩子的事,他都会听一听我的建议,吼叫孩子的现象也在慢慢地减少中。

以上是我今天全部的分享。

最后,祝愿小伙伴们能从这个片断中有所收获,运用到未来的家庭生活当中,使得我们的家庭美满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