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重庆山城分舵线下拆书练级活动。
我是今天的领拆人婉婷。
我的三个标签是:全职妈妈、陪伴、终身成长!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解决问题三步骤法。它是询问感受一排压方案一实施行动三个步骤。
在今天的分享中,会有讨论,我们根据现场的人员,分为2组,四人一个组,便于之后的讨论和分享。
F(特征):今天的分享内容选自《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会说》,“这是一本教会父母如何去操作的书,是一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
A(优势):这本书也是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版本广泛传颂,全球父母亲子必读。出版40多年长销不衰。相对于其他亲子教育类图书,本书是一本关于”如何操作“的书。
B(利益):这本书用众多事例提供给父母经验和方法,让父母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最终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感的人!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根据“解决问题三步骤法”,用询问感受一排压方案一实施行动三个步骤帮助孩子排解掉愤怒的情绪。
下面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时间是2分钟,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一下。
R:原文片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P142-144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司科特(八岁)不知道如何排解他的愤怒情绪。这天晚上,他又被惹火了。他攥着拳头怒气冲冲地离开了餐桌,不知道如何使用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排解他的愤怒情绪。
在回房间的路上,他不小心碰掉了一个我最心爱的花瓶。眼见花瓶在地上破碎,我气极了,不幸的是我像发疯一样对他大吼起来,他跑进他的房间,把门一摔。
我丈夫试着把花瓶粘起来了,时间也慢慢地平息了我的愤怒。我来到司科特的门前,敲了敲门。他说:“干什么?”这时候我问他我可不可以进去和他谈一谈。
他面带感激地看着我说:“可以!”似乎我的出现对他是一种安慰,让他感到我仍然爱他,仍然把他当做有尊严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个笨手笨脚的、不可理喻的孩子。
我先问他这么愤怒是什么感觉。他说他真想打谁一顿或砸烂什么东西,想从这里冲到那里,用最大的力气来摔东西。我对他说当他这么发泄怒气时,我真想到他屋里把他最喜爱的玩具拿来砸碎,我们彼此看着对方,说了向:“嗯”。
我问他我们可不可以一起想出一些, 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发泄愤怒的方法(我手上有笔和纸)。他开始说出他的建议:
1/爸爸把我的拳击袋挂起来
2/在墙上挂个东西我好照它扔球
3/把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
4/安一个单杠
5/把枕头砸在脑袋上
6/摔门
7/在地板上使劲儿跳
8/在床上跳。
9/把灯开了关,关了开
10/到外面去围着房子跑10圈
11/撕纸
12/掐自己
我一句话也没说,把他说的都写了下来。有趣的是,当他说完那些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的事时,他自己会嬉笑一番,好像是要让我知道这是他真的想干的。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这个单子。我去掉了一些,并向他解释了那些要求为什么在我这里通不过。我们定下了四种可能性。
爸爸要定个时间把拳击袋修好,挂起来。
单杠只能在他房间门口的走廊上用。
只能在白天到外面去围着房子跑。
等我们谈到“撕纸”时,我说:“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知道。撕完了我会收拾的。”
谈到这里时,我们已经亲密地坐在一起,非常平静地讲着话。最后我对他说:“我只想再加一条,这一条在你感到充满怒时永远都可以使用。”
他立刻接口道:“我知道,我还可以谈谈我的感受。”那晚,我们俩入睡时心里都感到非常踏实。
好的,大家已阅读完了,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亲子教育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去排解他的愤怒情绪。
【HOW】:整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询问感受
如果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你可以先静静陪着他,或者抱抱他,等他情绪稳定一点后,再询问他。
比如:“宝贝,我觉得你很难受,这样妈妈也会很难过,我们现在可以好好聊一聊吗?······”
然后请你认真的听孩子的讲述,不要打断,不要评价对与错。这个时候先当个好的倾听者,谈论感受。讨论对错或者告诉孩子解决方案可以放在他情绪已经好转之后。
2.排压方案
因为是帮助孩子解决情绪问题,每个人都有情绪激动地时候,成年人会用很多方式去排解,孩子也需要。
你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安全可行的排压方案,鼓励他说出他的想法,用纸和笔记录下来,再一条一条的和孩子探讨评估,如果不同意的方案也告诉孩子原因,最终选择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比如文中最后方案,撕纸。
3.实施行动
陪着孩子行动起来吧,不要纸上谈兵。放肆一一点的行动起来,达到解压的目的。
【Why &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回想一下亲子关系相处中,或者你和父母的相处中,是否有,孩子或者你明明已经很生气,情绪很激动,很想发泄的时候,但是父母没有用上“解决问题三步骤法”,只是告诉你,不要哭闹,不要乱发脾气!
是否听见这样的话,心理会更难受?或许之后的情绪更加的激动,然后是家里鸡飞狗跳,你打孩子闹收场,到最后问题或者孩子的情绪也没解决掉,还会加剧亲子关系破裂,以后孩子再也不愿意和你聊他的事情。
其实孩子们也很痛苦,为什么父母不懂我?
【举例】:
上个星期儿子放学回家,一脸的闷闷不乐,我就问他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他不愿意说,我就一直追问他,最后他情绪激动大哭。
反思:
我一开始跟孩子的交谈方式就错了,我应该先问孩子的感受,表达我看见他不开心我的感受,而不是用质问的口气样,问他发生了生么事情。这样只会激起孩子心中的抗拒心理,让他觉得我妈只想知道我是否有在学校里面犯错,而并不是关心我的感受。
现在知道了“解决问题三步骤法”,如果再遇见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我会用上询问感受一排压方案一实施行动三个步骤法,关心孩子的感受,陪她实施行动释放他的情绪。
最后情绪得到好转之后,再去帮他解决他不开心的事情或者问题。
1.询问感受。
”宝贝,来妈妈抱抱!"
抱着安抚一下,再询问:“宝贝,妈妈看出了你有不开心,心里很难受吗?”
2.排压方案
"人呢,不开心我们就要发泄出来,我们来商量一下如何去发泄它。比如妈妈呀,不开心了就喜欢对着镜子大哭一场,或者点一堆美食吃,特别是吃甜品,会让我很开心哟。你呢,你想如何去发泄呢,我们先多想几个方案哟,看看哪一个最好?"
3.实施行动
"妈妈觉得这个方案实行起来,有点困难,因为·······,你觉得呢?"
"妈妈和你都觉得这个方案最好,走吧,我们行动起来!“
【适用边界】:这个方案适用于亲子关系相处中,父母帮助孩子去排解愤怒情绪。
【显像提问】:因为我们在座的都已经为人父母,我们现在回顾自己最近的一次,孩子爆发情绪时,你是如何处理的,不管是处理的好或者处理的不好的情况。
请大家思考30秒,根据刚才的分组,在小组内分享场景的时间、过程和结果。我们只需要把这份场景分享出来即可,不作加工评价,分享时间3分钟,稍后我们邀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杨琴分享:平时我在家呢,我们家小朋友经常会生闷气,不会轻易表达出来,我在这个时候会想着去抱一抱他,妈妈抱抱,但是孩子会说,哼,我生气了,不想抱你。 我现在听了之后,我觉得我会用上之前讲的办法跟他一起分析,再去解决。
【反思加工】: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如果让时间倒流,再回到当时面对孩子愤怒情绪的时候。你如何将“解决问题三步骤法”应用到场景中。请先在便签纸上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你写下的内容。
稍后【视情况】邀请1~2位小伙伴进行分享。(好的,两组的小伙伴已分享完毕,我们请一或者二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哪个小伙伴愿意主动分享呢?)
【现场案例】:晶晶分享:就是下次再有类似这种情况,在她很激动的时候我不会和她讨论,等她情绪稳定一下之后,再跟她沟通,如果凶了她,会先道歉。比如刚刚我不应该凶你,我的情绪也没管理好,但是你发脾气我也很生气,相互和解,第二步,商量下次再出现这种情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比如打开窗户吼,这种方法可以,但是她撕作业不可以,也不能对我吼,最后我们选一个我们能接受的方案,一起去实施。
【结语】:(好的,谢谢1或者俩位的精彩分享,刚小伙伴分享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在未来亲子相处过程中,灵活应用“解决问题三步骤法”,按照询问感受一排压方案一实施行动三个步骤去帮助孩子。以上就是我本次2-1的分享内容,谢谢各位的积极参与与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