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小强升职记》 所属活动: 4月9日(周六)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线下练级场(街道口)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运用**篮,给你工作减压力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吉淑娟。我的标签是IT产品经理,也是一名学习爱好者,感谢大家和我一起在拆书道路上共同学习成长,我今天拆的级别是2-4,用时为50-60分钟。

今天的现场学习,要给大家带来的书是时间管理类的畅销书《小强升职记》

【F】本书被誉为时间管理入门必读书,作者邹鑫是国内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书中不仅讲述了时间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更是道出了高效工作、管理人生的正确姿势。

【A】本书在豆瓣评分8.8分,与其他书最大的不同是它以对话的形式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学习时间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可操作性强。【B1】管理时间就是管理人生,如果你时常感觉自己工作效率低下,一天被各种杂事塞满,时常充满焦虑,而又不知所措,那么我推荐阅读这本书,相信你能在书中得到启发,找到方法。

【B2】今天的现场学习主要关注如何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焦虑,做到“心静如水”;以及如何在无压力的状态下高效开启工作,体验开挂人生。

R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1】首先我们进入拆页一的学习,通过今天对拆页一的学习,伙伴们可以学习一种缓解焦虑的工具——“收集篮”,并在现场引导下应用“收集篮”重新加工一个曾经让你感到焦虑的场景,体会心平如镜的感觉。

【分组】

为了让现场体验感更强,请小伙伴们分一下组,我们一共4个人,分为2组,然姐这边一组,叶丹和小燕一组来讨论。

拆页一:巧用收集篮,让自己“心静如水”

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拆页的学习,先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拆页一,看完后请伙伴们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一:选自《小强升职记》P69-70

所以捕捉这个环节就是把‘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都收集下来,放到头脑以外的地方,让那座冰山浮出水面,看到它的全貌。

拿我自己举例,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准备今天下午2点的会议资料,这是一件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这时王总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要我联系一下供货商,告诉他们支票会在下一周送去,我应该怎么处理?立即去做吗?不,先记录在一张纸上,然后继续集中精力准备会议资料。这时候研发部的Luke跑过来找我,让我提供新版本软件的用户使用调查报告,我应该怎么处理呢?立即去做么?不,记录在刚才那张纸上,然后继续集中精力准备会议资料。突然脑袋里冒出一件事:就最近项目出现的问题和Eric沟通,怎么处理呢?立即去沟通吗?不,先记录在那张纸上,然后继续集中精力准备会议资料。刚工作了10分钟,张经理打来电话,要我在下周五之前拿出新产品的销售策略。挂了电话之后马上准备销售策略吗?不,先记录在那张纸上。20分钟之后,同事在QQ上问你哪天有空一起去打羽毛球,我回复他我在忙碌中,然后呢?马上考虑打羽毛球的事情吗?不,还是记录在那张纸上。又过了40分钟,孙会计过来将上个月的市场推广费用明细报表递给我。我在接到的时候马上研究一下报表吗?不,将它放在一边,同时在那张纸上做好记录。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还没做,这时候要立即去做吗?不,仍然写到那张纸上。其实很多突然发生的事情,并不一定要立即去做。

如果我恰好这样度过了忙碌的3个小时的话,我的那张纸上应该和下面类似。

我管这张纸叫做“收集篮”,纸上写的内容叫“杂事”,将这个过程称为“捕捉”,收集篮是需要每天清空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页中介绍了一种工具:“收集篮”,通过将随时出现的“杂事”一并放入“收集篮”。什么是“收集篮”,片段中讲到了写杂事的那张纸叫做“收集篮”。

[why]

“收集篮”可以及时清空大脑,保持当下专注,同时对所有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由于暂时失忆而使杂事变成“急事”,引发焦虑。

【不这么做的坏处】

【反面例子】比如昨天下午我正在聚精会神的写拆书稿,同事企业微信发信息说项目中有个点不明白,于是我放下拆书稿,开始跟同事讲解,讲完用了半个小时,再回到拆书稿上,发现原来的思路断了,于是从头理一遍,重新来过;还没写多少呢,突然又想着今天是高级项目管理师的最后一天报名,还必须把资料填好提交上去,于是我又放下书稿,在电脑上找资料,好不容易搞了半天信息提交上去了,又回过头来看拆书稿还有一大半没有写完,正准备开始聚精会神的写,办公室有人说上海的疫情又严重起来了,刚好又看到手机中推送的疫情新闻,要不要去看看啊,不看也没办法去专心做事,后来还是忍不住去看了,果然疫情严重啊;新闻还没看完,就看到QQ孩子班级群里通知要求填写清明节放假的孩子们出行方案,老师要求是尽快填写,于是又开始进去填写...

这一下午就围绕主题是写完拆书稿,而里面掺杂各种类似这样的小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不断的过来,结果,拆书稿也只写了一小部分,因为各种事情的打扰,整体下来效率也不高,拆书稿也没写完,而且自己也感觉特别的累,又面临马上要拆书,稿子还没写完的焦虑。

[how]【细化行动步骤】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所谓“收集篮”:正如拆页中老付把记录杂事的那张纸叫做“收集篮”,收集篮用于捕捉随时出现的杂事。

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下来。每当出现突发的工作或想法时,先让自己从现在的工作状态中停下来,深呼吸,准备好心态迎接这种突发的改变。

第二:出来选择一个适合的工具,快速写下刚刚出现的“杂事”。工具可以是纸质的便签本、手机备忘录、嘀嗒清单等等,重要的是能在5秒内拿出工具。

【反例转正】

比如我刚才的案例,如果能应用收集篮,应该是另一种状态:

首先,下来,遇到打断,我首先让自己做个深呼吸,当作休息,这样我就不会特别烦躁和焦虑;

第二,出来,将所有的事情写在手边的小本子上。如下所示: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这个“写出来”的步骤也太繁琐了吧,处理起来会不会更浪费时间?其实这几个步骤只是思考过程的慢动作回放,并不需要真的一项项写下来,大脑会迅速分析并分装入不同的清单中。而且,时常训练,思考过程可能在不到一秒内便可完成。

【where】收集篮是一个缓冲工具,适合于处理工作或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不太紧急的事情或想法;不适合于一些紧急事务的处理,比如突遇急诊、孩子陷入危险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激活经验

【A1】现在,我想邀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一周的生活或工作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时刻,比如一上班准备工作,突然这个领导给你分配任务,那个领导让你处理一件急事,再比如生活中,你正准备做家务,突然孩子说作业不会做,老人让帮忙弄下手机等,这个时候,你会感觉手忙脚乱和焦虑不安?(显像提问法)

如果有,当时是什么样的场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请大家回忆一下,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讨论时间为2分钟,2分钟结束后,我邀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并说明你的处理方法以及感受。

【学习者分享】

第一组分享A:本来正准备搞训练营点评的事情,正准备开始,小区通知要去做核酸,好不容易去楼下排队等核酸做完,又准备返回正题,又想到要出去给妈妈买药,买完药公司又来事,整个下午,训练营的事情没干完,中间插了很多其他的进来杂事。

第二组分享:本来准备做公司方案的,做的过程中想到第二天拆书稿子还没有写,做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怎么修改,又要去看看实录,看了实录又发现技能点不对,又跑去看册子,然后又发现天气热了,孩子没有短袖,又该去买衣服了,突然这时候微信又响了,公司里又通知要开会,要直播,又把直播打开,就这样一下午就过去了。效率非常低,方案只做了一半。

【拆书家反馈】好的,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问下小伙伴,面临着各种事情被打乱的场景,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

分享人:效率非常低下,感觉什么事都没干。

【拆书家反馈】: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大家的反馈都特别真实,让我也非常有共鸣感,焦虑感伴随而来。

【A1+】回到刚大家谈到的场景,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步骤(停——写),将刚才场景中临时出现的杂事或想法收集进工作篮。

好的,现在开始讨论,讨论时间为3分钟,时间结束后我邀请伙伴来分享你的做法和收获。

【学习者分享】

请分享人A来分享一下:

【拆书家反馈】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分享的特别棒!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每当遇到计划外的事情打断专注时我们就会感到特别焦虑,这时如果用停下来-写出来步骤会让你更加有序,更加合理和从容。

R原文片段:

【点出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

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如何巧用收集篮减少杂事对专注的干扰,但有的伙伴们也可能意识到了,被装进收集篮的杂事,往往会被拖延,或者这里面的事情让我们无从下手,面对无从下手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拆页的学习:“锚定‘下一步行动’,高效开启行动”

【学习目标2】通过今天的RIA现场学习,伙伴们将学会运用拆解、理清、锚定三个步骤快速找到并锚定“下一步行动”,让自己面对复杂的任务清单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高效行动。(具体可测量的行为要求)

请大家先花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拆页二,阅读完成后请示意我。

R:选自《小强升职记》P86-87

拆页二:选自《小强升职记》P86-87

“然后就是让脑袋里只装一件事!”,老付接着说。

“那……我应该取出哪一件事装在脑袋里呢?”

“呵呵,这个问题问得好,脑袋里只装哪一件事呢?我认为应该是‘下一步行动’。”

“什么是‘下一步行动’?”小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呵呵,我们分成两部分看,‘行动’就是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比如打个电话,而‘下一步行动’就是某一件事情的下一个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比如‘制作项目进度计划’可以分解出若干行动。

这四项都是行动,但下一步行动只有一个:进行项目结构分析,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工作关

通常造成你拖延、效率低下、行动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你在做的是杂事、任务或项目,而不是下一步行动。所以总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最后一步才是真正制作项目进度计划,这时很多人进入的误区,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啊!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上一刻决定‘现在开始做项目进度计划吧!’,下一刻就会陷入迷茫,感觉千头万绪,注意力始终集中不起来;紧接着你会感到烦躁、压力大。但是当你决定做的事情是‘进行项目结构分析,明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工作关系’的时候,你会立刻拿出资料进入分析的状态。我说的对吗?”

“的确很有道理!”

“我们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下一步行动:我每接受一个项目或者从第二象限取出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会在纸上先将任务分解成若干‘行动’,然后去找‘下一步行动’,最后再去执行它。执行完以后,再执行下一个‘下一步行动’,就这样,整个任务就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我强烈建议你养成这个习惯:任何时候都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要知道,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的‘行动’组成的,就想一个很大的毛线球,只要你找到它的线头,顺着线头,总会把毛线理顺的。工作上的事情是这样,生活上的事情也是这样。所以可以这样说,‘下一步行动’驱动着你的人生。”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观察到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请大家跟随我的讲解一起走入这个拆页:

What:拆页中老付讲到做一件任务时,可以将它分解出一系列行动,然后依次完成下一步行动,整个任务就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

Why:现实中往往当我们拿到一份任务时,可能很多伙伴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去做! ” “拿来就做”的起点当然很好,我们称之为“行动力强”,但不幸的是,“拿来就做”的美好起点却常常伴随着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事情,当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困难重重,于是便在事情面前徘徊,甚至做这件事情最后就变成了不了了之。

【意译案例】

上星期,我就准备2-4拆书,但是大家都一直说这个级别特别难,有的小伙伴会挂7-8次,我看了下指导手册现场讲解需要60分钟,也确实觉得头大,不知道如何该如何做,但是又报了周末的拆书,急的不得了,但是就不知道怎么入手,感觉好难,好难,甚至想干脆放弃了。

于是硬着头皮找到师傅问这个级别该咋怎么办,眼看就到周六了,却还不知从何做起。

她问我:“拆书的第一步是要做什么!”

我:准备拆什么书

下一步:选片段;

再下一步:写稿子;

再下一步:把稿子给师傅看;

再下一步:决定哪些需要修改直至完成逐字稿;

师傅:你再回忆下,整个拆书过程,不是只觉得难,就什么不做,而是把拆书的过程分解成成一系列可以直接去做的下一步行动

就刚才拆书案例,列出完成该任务,写出需要下一步行动步骤

通过和师傅的一番交流后,发现把一项任务,经过拆解成‘下一步行动’就可以了,完成一个,再去执行下一个‘下一步行动’这样任务在‘下一步行动’的驱动下顺利完成了!”

【how】(细化行动步骤)那我来结合案例,详细阐述一下拆页当中对于任务完成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一、拆解任务:建立目标,将目标拆解成若干个行动,也即“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完成哪些准备?

二、理清顺序:理清先后顺序。排顺序。

三、锚定“下一步行动”具体什么时候干这件事。

如,刚才的例子中,如果给每一项行动确定一个时间限的话,就变成了如下的表格:

【where】当然,这三步骤法并非适用于所有场合,如果当下的工作可以直接行动,比如给一起拆书,陪家人吃饭、给孩子辅导作业等就不适用,这样的工作只要定好时间去做就可以了;而当你计划开启一项任务,却发现不知从何做起时,可以试试用拆解-理清-锚定三步骤来提高效率,比如筹备一个会议、做一个项目等等。

A3:

【给出具体的场景】

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拆解-理清-锚定三个步骤确定“下一步行动”,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方法。

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小周是一位初入职场新人,公司让他组织下周一的生产会议,而他苦思冥想,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他希望通过咨询任务管理专家来解决他的困惑。

【角色扮演】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人扮演任务管理专家崔老师,另一人扮演小周,请扮演时间管理专家的一方应用刚才学到的三个步骤,引导小周对于未完成的工作找到相应的“下一步行动”。

一、拆解任务:拆解成若干个行动,也即“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完成哪些准备?

二、理清顺序:理清先后顺序。

三、锚定“下一步行动”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呢?什么时候截止呢?

每个角色的演练时间为5分钟,过程中可以互换角色,5分钟时会有提示,双方可以交换角色。

【学习者分享】

小周:崔老师,我刚刚接到一个任务,是下周一让我组织一场生产会议,我是刚入职的也没经验,初来乍到,希望您能多多的指点,就目前这项工作,不知道如何下手,请老师帮忙给指导下?

崔专家你之前有参加过类似的会议吗?

小周:有参加。

崔专家请你想下,之前参加的会议是怎么做的准备?

小周:我能想到的是:确定参与人及人数,根据参与的人,确定人员参会时间,制作会议相关流程。

崔专家除了这些你还会想到哪些内容呢?

小周:除了上面的,还要准备会议材料。

崔专家你已经考虑的很全面了呀,那你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内容?比如列出来的这些行动,哪些是第一步先做的,哪些是下一步行动,也就是把顺序给理下。

小周:首先要确定参与的人群,接着有确定的人群,再来确定参与的时间。

崔专家然后呢?

小周:第三步,确定流程,第四步:发会议通知,第五步:准备材料。

崔专家你打算比如人员什么时候准备确定下来?

小周:今天已经是周四了,可能要到中午吧,但是我不知道该去邀请哪些人来参加?

崔专家因为是生产会议,比如生产经理、一线经理、部长之类的,如果确实搞不清,之前小王他负责过,可以去像他请教具体的人员名单。

小周:如果有了名单,我再挨个去问问,这个会议的时间就能确定了,明天上午就可以确定了。人员确定了,会议时间也就可以确定了。

崔专家是的,是的。

小周:因为这两点确定了,会议的流程就知道了,明天中午之前就可以确定下来。下午就会把会议通知给发出。

崔专家你这样就比较清晰了,现在还觉得开一个会议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吗?

小周:没有了,这样梳理下来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崔专家第一次主持会议,祝你召开成功。

小周:感谢崔老师的精心指导!

【拆书家引导】:现在来问下小周知道下周的生产会议该怎么做了吗?

小周:知道了,思路非常的清晰了。

【拆书家引导】:感谢崔专家的精心指导,小周的认真思考,大家的分享非常的不错,合情合理,将现实的场景进行上演,特别棒。

A2:分步催化

【分步催化1: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

根据刚才小伙伴们的演练,相信已经学会了锚定“下一步行动”,高效开启行动的方法。可以用比如筹备一次大型会议、组织同事去踏青、准备一个丰富的晚宴等场景下,现在邀请大家来设想一下,周一的早晨,你激情满满的看着自己的任务清单,刚要投入工作,却发现无从下手,万分迷茫,请想象一下,你可能在哪些场景下用到刚才讲到的拆解-理清-锚定三步法?

请大家思考1分钟,在小组内分享,这个场景会是什么样子呢?分享时间为1分钟;

【拆书家引导】场景是未来一两周之内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学以致用的场景,可以描述一下前因后果。

【学习者分享】

分享A:比如国企中召开的大型会议、再如做一个春季招聘等。

分享B:马上准备2-3稿子,如何撰写拆书稿进行任务的拆分。

【拆书家反馈】

大家都分享的很具体的任务,特别的好。

【分步催化2: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根据上面大家分享的场景,现在你怎样运用刚才学到的“拆解——理清——锚定”找到你的“下一步行动”,并设定时间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请伙伴们用5分钟时间思考,并选择其中一项任务绘制下一步行动表格。

5分钟结束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好,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

分享者:马上准备2-3稿子,拆书跟你刚才讲的例子,首先去对应2-3选择什么书比较合适,有了书,去对照拆书的技能点,去选择片段,然后开始写稿子,给师傅看,是否有对应修改意见,根据师傅意见继续修改稿子。

【拆书家反馈·总结】

刚才小燕说是拆书的场景,马上就联想到自己即将的2-3如何去做的问题了,能即学即用,看起来是真正GET到今天学习的点了,非常好啊。

请大家根据刚才说的场景,进而绘制出一张任务行动表格。

分享者行动表格:

【拆书家反馈·总结】好的,感谢伙伴们的分享!刚才从伙伴的分享中可以看到,大家已经掌握了拆解、理清、锚定三个步骤如何高效开启行动,也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使用。

【拆书家反馈·总结】好的,感谢伙伴们的分享!刚才从伙伴的分享中可以看到,大家已经掌握了拆解、理清、锚定三个步骤如何高效开启行动,也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