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凉面,我的三个标签是:快乐 、坚持、突破。欢迎大家来到现场拆书活动。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在拆书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今天拆的级别是3-2。今天拆书的主题是区分目的和策略,找到共同目的,创造安全氛围继续健康谈话。
二、图书介绍- 场景介绍法/学习目标(2分钟)
图书《关键对话》
事件场景:想象一下,到了周末你闺蜜约你打羽毛球,但是这周是旺季工作多了,挺累的想在家休息, 你又不好意思拒绝毕竟她也是大忙人很少约你。或者工作中某个具体的任务和同事的看法不同,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第二天领导在工作群里说:安排的工作注意时间节点完成,难道想我单独找各位谈话吗?并且艾特你俩要方案。
提问:大家遇到类似的场景是如何处理的呢? (停顿)是坚持己见还是向对方妥协呢?
影响:这样的事情虽然小,可经常会遇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的话,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解决:对于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我推荐《关键对话》这本书。我们今天学习的拆页就是来自这本书,它能帮助我们在处理有争议的对话中,通过识别双方策略背后的目的,找到共同目的,创造安全氛围让对话顺利进行。
学习目标: 在双方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界定),学习者能够区分策略和目的不同,使用停-问-找三个步骤(行为)来解决争议,找到共同目的和谐共处(界定)。
R原文片段:
三、做自测题(1分钟)
首先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测题,并在最后计算出自己的总分。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不用纠结分数,凭直觉打分不用过多思考。
时间为1分钟,打完分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获得的总分。开始做题。
(1分完全不符合,5分非常符合)
做题时说:【自测量表预防异议】小伙伴们不用和别人比分数高低,是纵向的。这个自测量表不是为大家贴标签,只是帮助大家了解在谈话意见不统一时自己状态。
【自测量表解释】(1分钟)
通过刚才的自测题,帮助大家激活过往沟通中的场景画面以及了解自己在关键对话中通常采取哪种方式处理。
我们来看一下分数的意义:
总分在18-25的小伙伴,当双方意见不统一时,你会主动暂停对话,询问双方的真实想法,积极寻双找方舒适的方案。
总分在10-18的小伙伴,当双方意见不统一时, 知道怎么做,处理起来不是很顺畅,有提升的空间。
总分在10分及以下的小伙伴呢,当处理有争议的对话时,可能比较被动,容易陷于僵局。
拆书家:我看到小伙伴的分数,分数高的的伙伴遇到这类问题处理比较好,今天的分享你们可以迭代。刚刚有3位在18-25分之间,今天的分享让你更好找到舒适的方案。分数中等伙伴做的不错,有提升空间。有1位在10-18分之间,今天的方法能帮助到你,相信你能收获不少。分数低的伙伴也不用着急,今天没有,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帮助。
【片段来源】:《关键对话》P.81
今天的拆页,请大家花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读完举手或眼神示意我一下。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想要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只是令人激动的第一步,光有这个念头还不够。调整到正确的心态之后,我们还需要改变应对策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发现对话陷入僵局的原因在于,我们期望实现的是一个目标,而对方希望实现的是另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
实际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例如,下班回家后我说我想去看电影,你说你想待在家里休息,于是我们便开始争论起来,“看电影”“看电视”“看电影”“看书”…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是因为外出和待在家里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打破僵局,试着问对方:“你为什么想这样做?”在本案例中,你可以问:“你为什么想待在家里?”
“因为我不想到处跑,受不了到处是喧闹的人群。”
“就是说你想保持安静,是吗?”
“是的。你为什么想去看电影呢?”
“这样可以暂时放下孩子,和你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乐趣。
在达成共同目的之前,你必须首先了解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因此,你当暂停先前的对话内容(因为它关注的是策略),转而探索策略背后隐意的目的。
当你成功区分策略和目的之后,新的选择自然就会出现。放松对行动策略的关注,强调你的真正目的,这样可以帮助你拓展思维空间,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方案。
“好吧,你想享受宁静时光,我想和你躲开孩子们的纠缠。只要找到既能离开孩子又能让你享受安静时光的选择,我们就皆大欢喜了,是这样吗?”
“那当然,你觉得咱们开车去峡谷看风景怎么样... ..."
【What】可见这个拆页的观点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话陷入僵局的原因是我们把真实目的和实现目的方式或手段即策略混淆,过多关注策略,从而陷入了僵局。谈话失去了安全氛围。为了让谈话在安全的氛围中进行,让对方能畅所欲言。我们今天讲解的就是创建共同目的第二步—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概念区别】
拆页中提到两个关键词:策略和目的。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策略,可以理解为方式或手段。而目的就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策略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或方式。
比如我想锻炼身体,我可以去健身房、自己江边散步、约朋友打球等等
目的是锻炼身体,去健身房、自己散步、约朋友打球都实现我锻炼身体目的。去健身房、自己散步、约朋友打球是策略。
我讲清楚了吗?
【简短互动】
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
我希望家庭关系更亲密,周末邀请老公和孩子去吃自助餐。
请问我的策略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让家庭关系更亲密呢?
回看我们拆页中的案例,一个要去看电影(策略),其实目的是摆脱孩子,暂时享受二人世界;另外一个要待在家里(策略),目的是享受安静。
【Why】 学会了怎样区分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我们能清晰辨别策略和目的,灵感涌现都时候出现很多想法,甚至是很有创新的想法,就不再固执和坚持在策略方面,而更聚焦于满足双方的目的,就大大拓展了思维空间,很容易形成共识,开启双赢合作。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双方都放在各自的策略上,都希望对方来满足自己,这样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选择,很难去探索各自的真实目的,也就很难继续下一步的谈话或合作的基础。
【How】达到共同目的,总结三个步骤:
1. 暂停对话, Hold住自己,停下有争议的对话。让肾上腺素慢慢消失,恢复正常状态。
2. 问出目的, 用诚恳和开放的心态,询问对方的“策略”和“目的”,适当追问。放松对行动策略的关注。
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审视下自己想法是什么,找到自己的目的。
问对方“为什么对你那么重要呢?” “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问出目的。
3. 找出共识,根据双方的真实目的,挖掘出各自的需求,建立沟通的基础。 比如拆页中的“只要找到既能离开孩子又能让你享受安静时光的选择, 我们就皆大欢喜了,是这样吗?”, 可用话术为:“看来你想要的是A,我想要的B,那如果我们能找出能同时满足A和B的方案就可以了,对吗?”
如果得到对方的肯定回复,我们就建立了共同目的,可以进一步讨论,否则就重新探询。
【举例】
上周末我的姐姐约我打羽毛球,但是这周是旺季工作多了,挺累的想在家休息, 你又不好意思拒绝毕竟她也是大忙人很少约我。姐姐发信息:“周末去打羽毛球.”看到信息我停了几分钟(暂停),然后给她回信息:“半年不约我,这周怎么想到去打球呢?你想要放松一下,还是想找我聊天啊”(问对方目的)
姐姐:“前几个月事情太多了,压力大。我想去打球放松一下。”
我:“那你是想放松一下,是吗?我这周工作超多挺累的,我想有地方坐一下躺一下。(自己目的)我们去唱歌吧,即能让你放松,也能让我唱歌的时候坐一下躺一下。”(探寻共识)
姐姐:“我是想放松一下。嗯,就这样吧”
【适用边界Where】
这种用法适用于在对话有争议的情况下,双方都有意愿去寻找解决方案。对一些关于原则或法律条款不能改变的,就要遵守,是不适用的。
到这里,我讲清楚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预防可能的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异议,对话中对方就是不愿敞开心扉,那么可能双方还没有建立沟通的基础-亲和,亲和在沟通中很重要的,可以让双方彼此信任,这时需要审视我们的语气,提问的方式,是否使用上扬的语调等等。
还可能有些小伙伴在想坐在电脑前把它们变成文字挺容易的, 但真遇到棘手复杂的情况,就管用了。这些方法是对话高手的行为总结而成的,换句话说,很多人在生活中一直都在应用这些技巧,如果用的不顺手,这就是用少了,坚持用。
六、【A3】- 促动参与(7分钟)
接下来咱们做一个现场演练,请大家根据提供的场景,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组织一段对话。
场景:春天到了,欢欢和乐乐相约到森林公园烧烤的,带了一些东西。进大门到烧烤区有段距离,欢欢想走过去,可以踏青欣赏沿路风景。乐乐想坐光观车去烧烤区,这样可以不那么累,保存体力,还要玩一整天。两人为步行和坐车相持不下,意见不统一。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用今天学到区分目的和策略,找到共同目的三个步骤停-问-找计出一段对话。结束后,我会请一组小伙伴将他们设计的对话表演出来,或者一位伙伴分享他的计划方案。
梦名分享解决方案:
乐乐先停下来(停),想一想自己是想保持体力不那么累。
(问)乐乐说 :“ 欢欢, 你是想看风景还是想散步啊?” 欢欢说:“我想走路欣赏沿路的风景舒缓放松,平时压力大。”
乐乐:我是想保持体力不那么累。(找)我们骑车去烧烤区吧,即可以欣赏沿路风景,舒缓情绪,也可以不那么累保持体力。骑累了还可以停下来休息再骑。
欢欢说:“好,这样挺好的。“
这样两人达成一致,避免一场关键对话。
【A2催化应用—布置任务-编剧本,1分钟】
在大脑中过一遍,相当于实际应用一遍。
为加强练习,也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大家回去后,实践应用“共同目的三步骤”。请计划设计一个未来一周发生的场景,并把应用过程编写成小剧本,具体要求如下:
格式:请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对话过程)、结果这几方面的关键词写在一张便笺上;同样还是聚焦在练习使用本次学习的“共同目的三步骤”,不强求能够想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时间要求:下周日前交给我,现场完成的可以现在给我。作业表我发到群里,大家可以把作业发到群里,或者回头我会私聊大家交作业。
梦名作业:
起因:去年的年休假快到期了,和同事约好请一天休息。朋友想在家休家,我想去剧本杀
时间:下周二
地点:微信聊天
人物:我和朋友
对话:
朋友:我就想呆家里,不想出去
我:思考了一会,没有立马做出答复(停),休息时间就适合出去玩耍,你是为什么就想呆家里呢(问)
朋友:上班很累,就想呆家里放松,不想去人多的地方,有点吵
我:剧本杀的欢乐本很放松,能够忘记烦恼(我的目的)那既然你想安静点儿放松休息,那不如我们一起去采茶吧~安静的偏僻地方,没有人,也能放松,一片绿亲近大自然也很容易忘记烦恼(找)
朋友:好啊 我也没有去过
结论:和朋友一起去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