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ello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现场拆TF1-1,我是苗苗,目前坐标:东莞大朗。
我的3个标签是:
1)职场管理
2)终身学习爱好者
3)典型湖南妹子,吃的辣,霸得蛮
2022年的目标期望增加一个,那就是成为二级拆书家
我今天将进行拆页的片段选自《高倍速阅读法》
是保罗·R.席列[美]编著,
佳永馨璃编译
出版时间:2017年8月份
编者是这样推荐这本书的:这是一本能打开全脑思维、让阅读更高效的书,这本书能帮到我们:
★ 收货高级的学习方法
★ 精进个人知识管理
★ 激发高效决策和创新
我今天的拆页是讲★ 收货高级的学习方法里关于影像阅读法里面一个小知识点:复习
大家现在先花2分钟看一下原书的拆页
【原文拆页】
“影像翻阅”这个步骤结束后,马上做“复习”工作,为第五步“激活”工作制定计划。
在“复习”步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共花大约12分钟就能解决,非常轻松。
首先,用一分钟再次翻看通篇内容。在章节的大标题、图表、统计图、粗体字等部分,找到和自己目的相关或自身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翻开范围是整本书的话,可能需要花费两三分钟的时间来把握文章整体结构。这就好比为了解文章的骨骼框架,给文章拍X光片,这么说大家应该容易理解。作者如何展开自己的观点表述,会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上。只要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就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抓住文章的内容,也能提高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度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阅读乐趣。
触发词是指在页面上能够吸引你的一些关键词,也可以说是让你变得想要更详细了解文章内容的词语。触发词能够提高你对这本书的兴趣,使你的大脑更加灵活,更容易连接神经细胞,引发联想。
没有必要仔细翻看每一页,每20页找出一个触发词就足够了。找出10~20个触发词之后,你的头脑中不禁会浮现出“这是什么意思呢?”“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等一连串的疑问。如果能提出好的问题,就能迅速找到高质量的答案。那怎样去找高质量的答案呢,就要靠下一个步骤“激活”的工作了。
我分享的这个片段,我的理解。
[what]:用三个步骤教会我们为“复习”做好充份准备
[why]: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大部份的知识点如果不复习的话在1个月后基本都还回去了。所以一些好的内容,我们需要反复的复习,才能吸收得更好。而如果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没有为复习做好充份准备,复习时会没有重点,会一遍茫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结果还记不住。
[how]:
1、首先是在阅读的时候做好重点标记,比如在章节的大标题、图表、统计图、粗体字等部分,找到和自己目的相关或自身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内容上面。
2、其次我们要花些时间来梳理文章整体结构,它的框架,如果能理出思维导图是最好不过的了。
3、接着在每段文章中找到关键词,来作为触发词,激活我们对内容的兴趣。联想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4、最后在脑中围绕触发词,提出问题。思考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与我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有哪些。我与作者的思想碰撞有哪些差异点。等等。。
这个方法适合于重要知识梳理,比如我们参加的某个培训,或某个会议,或某个新闻,尤其是阅读知识类书籍,我们运用好它,就可以在重多的讯息当中快速抓取框架和关键词,再去理解和复习时就事半功倍了。
不适用于阅读长篇小说。
分享A1便签「关联自己的经验」
在去年10月份的样子,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讲起一个故事。关于说任何人犯错都会为自己找理由和原因(哪怕是一个在外人看来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当事人自己会觉得是事出有因,被逼无奈的,这就是人性。
当时我朋友讲得形象动人,有条有理,讲得比我现在肯定好太多。当时我突然都有点崇拜他了。
我印象中我在哪里看到过这个故事,但是我想不起来。我后来努力想努力想,我想起来好像是《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我找到那本书再次翻看起来,果然是的。
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20岁左右,当初看的时候也是很激动的,觉得特别特别好,这本书改变了我很多对事物和人性的看法,悟透了原本很多不能理解的事情。
「反思」我在回想,同样都看过这本书。为什么他可以讲得这么好,记得这些清晰。而我却忘记里面的具体内容,以至于没法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与人深度聊天。
如果我用了今天拆书页中所学到的知识。在阅读时就做好梳理准备,再隔段时间复习一遍的话,会把里面的知识点吸收的更稳固。我也能像他一样侃侃而谈。
所以学习必须坚持“温故而知新”的态度才能获得扎实的知识。而用对正确的复习方法才能够高效复习和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分享A2便签
「目标」:我要在5月1号前利用今天拆书页的方法,重新阅读这本书,并且提炼出书的框架,找出关键词,给复习这本书找出简单清晰的脉络。争取在5月份的时候对其中一个故事进行分享用于拆书过级。
「行动准备」:
1、再次找出书、3种颜色的笔、笔记本电脑。
2、留出2个星期天的空闲时间,不被打扰。
如果完成了,奖励自己一套衣服
如果没有完成,跑步5公里,时速要求要达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