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潜力量》 所属活动: 提升表现+正确面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对比说明法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打通问题卡点,持续提升表现

开场:

【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拆书帮郑州轩辕分舵组织的线下拆书活动。我是祁凡格,三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金融从业者和工商管理硕士。

【分组】

现在请大家3人一组,等下我们会有组内讨论和分享。

【学习目标】

在本次现场学习之后,大家能够学会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时候,运用GROW模型,通过系统化的思考和规划行动,达到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的目的。

【Feature特征】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潜力量:GROW教练模型帮你激发潜能》这本书,作者是艾伦·范恩。这本书核心是GROW模型,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一套可以重复使用的流程,来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提升表现。

【Advantage优势】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高达8.7分,由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史蒂芬柯维作序并强烈推荐,他称:“这是一本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好书,能够帮助你和其他人成就更加卓越的自己!”。

【Benefit利益】

B1:为什么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完不成业绩目标?为什么我们知道读书有益,想要多读书,却总也找不到看书的时间?为什么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习再努力一些,但他们从来不听从劝导?为什么我们想让老公多承担些家庭责任,但他们总是无动于衷?

如果你想持续提升自己的表现,完成目标任务,甚至影响周围的人,实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这本书介绍的GROW模型能够帮助你主动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持续提升各方面的表现。

B2:今天和各位小伙伴分享的内容选自这本书的第四章第二节,讲的是如何运用GROW模型将挑战分解成难度较小的任务来完成。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掌握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遇到问题不慌张,运用固定的流程,持续提升表现。

接下来给大家1分钟时间来阅读今天的拆页。

(拆书技能观察点5: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拆书技能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图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和西克森米哈伊的“心流模型”在原理是相通的,GROW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按照“目标→现状→方案→行动”的顺序逐一专注在这四个方面,从而把挑战分解成难度较小并可完成的任务。首先,我们专注在“目标”上:我想实现或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其次,把注意力放在“现状”上:澄清当前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识别出面临的阻碍,并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是否现实。再次,我们专注于“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头脑风暴似的思想活动想出各种能达成目标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做评判,让各种方法都涌现出来之后,我们再评估这些方案,判断哪些方案可行,哪些方案能激发我们的信念(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和热情(我们对正在做的事情感到激动)。最后,我们专注于“行动”:判断哪些方案是最佳行动方案,并推进以实现我们的目标。通过逐一有序地集中精力在GROW的每个阶段,就帮助我们增强了信念、热情和专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我们平时接到工作任务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行动,先干了再说,有时候干着干着发现有了新的想法,只能把之前的推倒重来,有时候干完了领导说方向不对,又要重新做。今天为大家分享的GROW模型就是教我们按照一定的思考路径,从目标到行动,想清楚了再去做的方法,避免我们做无用功,浪费了精力和热情。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具体步骤是:

第一,目标(Goal):设定目标。想清楚我想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不采取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注意避免目标过于宽泛,不够清晰。

第二,现状(Reality):评估现状。也就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客观存在的现实?我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有哪些障碍会阻碍我达成目标?

第三,方案(Options):设计方案。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行动(Way Forward):采取行动。从多个方案中挑选出可以行动的方案,列出行动计划,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按照模型就能解决问题么?我日常行动似乎是按照这种方式啊,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按照这四个步骤的顺序去解决问题,不要跳跃不要遗漏每个步骤,不要上来就直接设计方案和采取行动,要先想清楚目标,然后评估现状,毕竟行动是围绕目标展开的,而提前评估现状,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另外,要多问自己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规划清楚了再行动可以有效增加成功的概率。当然,不可避免的这个模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提供的思路能为我们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why:前因后果说明】

这个模型帮助我们思考清楚了从目标到行动的整个流程,帮助我们明确了真正的目标,不跑偏方向,分析了现状,理清了当前存在的阻碍,设想了所有可能的方案,规划了行动的步骤。可以说,提前想好了各个环节各种情况,增加了行动的确定性,更容易提升表现。

【where:适用边界】

当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当你即将开始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当你与别人存在意见分歧的时候,都可以运用这个模型来规划行动。

【反面例子】

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我老公是医生,他们主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出一个课题让医生轮流做学术分享,每次轮到我老公的时候,为了分享出来实用的内容,他能熬一个通宵,看文献,找切入点,组织内容,每次都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将反面例子转变为正面例子】

学习了GROW模型,我尝试用这个模型引导老公解决做分享准备速度慢、熬通宵的问题。

第一步,设定目标。他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希望分享的内容实用性强,让同事有收获,并且不占用太多时间,不用熬夜就能完成。

第二步,评估现状,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有哪些阻碍?现状是,想要分享出最新最实用的内容,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包含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中文文献还好,英文文献可读性差,需要翻译,靠百度有道这些软件翻译的不够准确,专业的翻译软件是收费的,如果每月只用两三次很浪费。另外工作忙,没有办法在工作时间阅读文献,每天加完班回到家就很晚了,看不了几分钟就睡着了。

第三步,设计方案,寻找各种解决方案。关于英文文献的翻译,可以和几个同事一起买翻译软件,物尽其用,节省翻译时间;也可以提升英语水平,积累专业词汇,逐步实现自主阅读。关于时间问题,可以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工作暂时交给搭班同事,专心做分享准备;也可以规划出5-7天时间来完成,每天抽出一小时或至少半小时进行,可以是早起,工作中,或者晚上睡觉前。

第四步,采取行动,从多个方案中挑选出可以行动的方案,规划下一步的行动。我老公觉得提升英语水平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可以和刚毕业的小同事沟通一起买或者问对方有没有更好的翻译办法,另外,准备规划一周时间来完成分享内容,上班时候难以有整块时间看文献,准备抽出晚上10:40到11:30作为固定的看文献时间,坐在书桌前看而不是躺在床上看。刚好主任新布置了课题,他准备明天就开始行动了。

(拆书技能观察点6:I的讲解中有举例说明)

(拆书技能观察点7: I环节提到了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异议,并给了预防性的讲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提问设计】<情景模式>

请大家想一想以下哪种情况你可能会遇到?年初定下了目标要成为3级拆书家,但一直没有开始行动;领导布置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下手;跟老公意见不一致,想要说服他或者一起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想象一下未来一周大家可能遇到的情景有哪些?2分钟时间,请大家将类似的一个场景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注意这里只分享场景就可以了,等下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拆书技能观察点8: A2分步催化中,提问中包括情境和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分享者:小金

我报名了健康管理师的考试,大概在5月中旬到6月中间考试,但是一直到现在豆没有开始行动。

【设计提问】

那么接下来,面对刚才可能遇到的场景,你决定尝试一下用GROW模型来思考和规划行动,接下来你怎么做呢?

2分钟时间,请大家写到便签上,然后讨论一下,每个小伙伴都尽量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等一下我们请一个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拆书技能观察点9:分步催化中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规划处了以后可以如何做的具体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分享者:小金

1.目标

希望能够保证备考时间,顺利通过考试。

2.现状

① 还有一个多月考试,但是重视度不够,任务推进很少;

② 想要准备考试,但是由于在进行的事情比较多,包括我工作拓展,个人成长,感觉时间、精力被分散了。

③ 比如最近工作总是外出,白天时间占用比较多,也会比较疲惫。

④ 比如每天固定任务比较多,想法也比较多,写作,阅读,作业,自媒体,还想拆书过级。

3.方案

我想到到以下三个方案:

① 专注备考,先舍弃其他计划,用所有的空余时间备考

② 依然同时进行,但是降低对其他计划的要求,不重要的舍弃,其他的先保证持续做就行。

③ 早睡早起,小增加精力和学习时间

4.行动

① 晚上精力不足,只有早上可以掌控。早起,早上5点到7点保证1.5小时的学习。

② 周末不安排活动,保证周末4-6小时的学习

③ 用1~2周看书,听完15小时串讲课,后过一遍书,1~2周做了真题背书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GROW模型,明确了行动之前需要想清楚目标,明确现状,想出各种方案,并且规划行动,全流程思考下来,可以大大提升解决问题或者完成目标的概率。希望大家以后可以把这个方法利用起来。这是我今天TF2-2练级分享的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