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瑛子,我在大理,能参加本次拆书训练很开心,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一名P.E.T.的认证讲师,同时也是非暴力沟通的学习践行及分享者。
我曾经在央企做教育培训工作十余年,辞职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喜欢以背包旅行的方式探索世界,所以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还曾经做过一些项目的志愿者。
我很期待在拆书学习的路上,学习到高效的方法和老师的优点,不断成长。
现在来介绍下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适合想要提升学习能力、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人来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帮助学习者把知识关联运用。拆书可以是以个人和组织两种方式来学习:个人学习运用便签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来加工,然后开展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就是一个学习把书拆为己用的社群,在全国各地有拆书帮的分舵,也可以叫拆书帮俱乐部。分舵都是公益性的组织,就是为了陪伴赋能,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了解了拆书法和拆书帮,我现在就以拆书的方法来分享今天的内容。
[主题]:父母怎样回答孩子的提问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这样读书就够了》P.91~92
为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回答他们的种种问题,那么正确地回应孩子,可以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时,可以
一、先称赞他提出的问题。
二、让他自己尝试回答 。
三、启发他的思考,鼓励自己寻求答案。
四、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发散性。
五、和他讨论曾有的经验和这个问题的联系。塑造孩子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我们在提问或回答别人时,通常会习惯一个正确的答案,然而,扼杀问题最大的凶手恰恰就是”正确的答案“,对未知的探索和兴趣才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能力。
恰当的回答能促进和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向家长提问时,家长如果只是听到这个”问题“本身去回答,看上去是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可却阻断了孩子们对探索未知的热情,这样的话,你就得一直做他问题的解答者。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去延伸自己的知识,在得到鼓励和空间去思考的前提下,他会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充分的学习能力。
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
一、先鼓励他提出问题这个行为。比如对他说:”呀!我都没这样想过呢!“
二、让他自己尝试回答 。可以这么讲:”你是怎么想的呢?“
三、启发他思考:”我也开始好奇了,想看看这个答案究竟是什么!“
四、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思考空间。比如: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呢?”
五、讨论曾有的经验和这个问题的联系。锻炼孩子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以便他以后去解决新问题。
去年儿子放假回来在家呆了小半年,我们在9月中旬一起从感通寺上苍山玩了半天。经过那里的养老院时,他问我大理还有哪几个养老院,我当时都差不多想把手机掏出来百度了,一想,有些好奇他在想什么,于是,我问他:为什么这么问。他说正好看到一本书在讲对生命的告别,他想知道在本地,是怎样情况的老年人会生活在养老院。
我当时很开心他的这个关注点,就和他一起讨论了这个话题,和他谈及我的老年观,他也很有兴趣地和我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说想要更多关注关于生命的话题。
那天边玩边聊天,两个人都感觉更多了亲密的连接,我也很赞叹他的思考。
【反思】
这次聊天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就问题而回答问题,得以让他有了表达和探索的空间;如果在最后能和他跳脱出我们的个体,引导他从面对家里老人的生活状态出发,也许他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宏观的思考。
目标:在这个月的周三、周四读书会上,用这样的方法,去回应小伙伴们的问题
行动:
1.当小伙伴提出某个问题时,我首先要鼓励她的思考 ;
2.不着急回答,听听她怎么想的;
3.向她提问,她想怎么做,想过哪些应对方案;
4.引导她联系之前的经验,思考对这个问题有着怎样的收获,当下次遇到问题时,她可以如何运用这个收获。
做到就奖励自己看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