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逻辑思维,只要五步(新版)》 所属活动: 2022年3月24日,线下晋级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做决定时的表达技巧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韩丹。

我用3个标签介绍自己:

吃货(80%的优秀美食纪录片都看过),宝妈(为了孩子超过2年没上班),HR(在复旦学人力资源管理,参加过人资权威咨询机构翰威特的人资专业培训,拥有多年的人资事务处理经验)。

分组

今天由于我们会涉及到讨论这个环节,因此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组,请这边的小伙伴一组,那边的小伙伴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做决定时的表达技巧”。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在做决策或说服他人认同你的决定等场景中,学习者能在现场应用“论点、结论、理由、决定”四个要点组织语言,让人听明白你要说明的问题。

图书介绍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拆页片段来自书籍《逻辑思维,只要五步》。

【F】这本书的作者是下地宽也。《逻辑思维,只要五步》这本书自2014年至今被多个出版社出版印刷,常年位居“钟书阁、新华文轩”等书店的畅销推荐位。

【A】逻辑思维类图书众多,这本书能脱颖而出,是因为这本书中的知识简单易懂、实操性强。这本书图文并茂,作者将它分解成我们容易理解的一个个知识点,一页知识,一页图形说明,图文并茂,层层递进,让我们很容易去查找它、使用它。因此,豆瓣网友戏称这本书可以“哪里不会点哪里”。

【B1】想要找领导分享自己的提议,却不被理解。如果你羡慕同事在会议上侃侃而谈;如果你想要有结构地进行理性表达;这本书能成为你的小助手,助你理清逻辑,让别人听明白,进而接纳你的意见。

【B2】在做出重要决定时,说的话怎样才能做到有条例、有重点?今天晚上我为大家选取的片段可以帮助你,让你掌握做出决定、争取认同的表达结构。

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看下我发给大家的拆页,如果完成阅读,请举手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做决定的表达技巧

举例说明讲话难被理解的人的特征。

例如:“A公司的智能手机非常便宜。虽然B公司的产品也不差,但是A公司的功能足够了。同时C公司……”

这样说话,问题应该出在以下四点上:

(1)原本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不知道论点;

(2)最终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不知道结论;

(3)凭什么这么说,不知道理由;

(4)他希望我做什么(或他想做什么),不知道行动。

所以从(1)开始按照“论点→结论→理由→行动”的顺序阐述,无论谁都能很好地阐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论点)“关于营业部购进智能手机一事。”

(结论)“我觉得应该购进A公司的产品。”

(理由)“因为从功能、价格、安全性等方面来看,A公司的产品都是最优秀的。”

(行动)“若能获得批准,将制订具体的购买计划。”

像这样在金字塔图的“结论”前面放“论点”,后面放“行动”的话,表达出的内容任何人都很容易理解。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

这个拆页介绍了做决定时的表达技巧。

WHY

按照重点有顺序地组织语言,别人更容易听明白进而接受、认可。

WHERE

面对被情绪控制的人,理性有逻辑的表达不太适用。

但是,在呈报、提案、汇报等各种书面及口头表达时,使用这个方法可以让你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HOW

我们可以按照4个步骤有序组织谈话内容:

(1)点名问题。明确接下来的谈话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2)说出结论。每个人的精力不一样,你要做什么,最好能早点说出来。

(3)列举理由。就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总归是有点理由进行支撑的。

(4)计划行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行动计划,能让人明白你的决心。听的人能明白“哦,你是要做的,这个事情对你很重要。”

【不那么做的坏处】

通常,我们在和人说话的时候,会想当然地以为我们都知道点什么,以为我们在为同样的问题烦恼。

基于这样多的“我以为”,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会遇到意料外的情况。有时候被人追问、质疑,有时候被人随意对待。话没说明白,人也显得不可靠。挺打击积极性和自信心,对吧!

例如,这周二上午,我从社保局回来后找领导汇报“张某的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了,是9级,要申诉吗?”

领导问“是结果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充分准备的我,当时说不出话来,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我的好同事杨女士在一旁听了我们的对话,中午用餐的时候特地对我说,“领导要关心的事情那么多,你要把说什么问题,现在是什么情况,你打算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清楚啊!”

我当时想,她说的这个,好像和我刚看过的一本书里说的很像。翻找开抽屉里的《逻辑思考只要五步》看了一下,我又去找领导了。

“张某的工伤定为9级。我想和你聊一下,是不是要去省里再鉴定一次。”这样,我就做到“点名问题”了。

“我个人建议以公司名义申请再鉴定。”这是“说出结论”。

“第一,张的鉴定结论不符合GB/T国标的定义;第二,她的伤情受时间影响会康复;第三,付出400元的鉴定费,很大概率省下2.8万,还能为我们积累相关经验。基于这3个原因,我建议再鉴定一次。”这是“列举理由”。

“如果要申诉,不需要其他资源和配合,我下周三可完成资料递交。”这是“计划行动”。

就这样,领导迅速听明白我想汇报的事情,他向上汇报后,公司爽快地批准了我的提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通过这个片段了解做决定时的语言组织技巧——“点名问题、说出结论、列举理由、计划行动”。

说100遍不如跟着练习一次。

大家想一想,过去的2周中,你有没有“由于没有使用这个方法,对方没听明白”的经历呢?

说话的时候,对方可能追着问你几个问题,可能漫不经心不怎么上心,总之,高高兴兴去聊天,聊完以后有哪里不对劲。例如,要买什么东西、是不是要去哪里,你要做点什么,围绕这些问题,你和人商量的时候遇到过不顺利的情况吗?

请每个人“先” 回忆 “一个”自己过去不太好的经历,用便签记录下来。

然后每个人轮流在小组内分享,这个环节我给大家2分钟时间,时间到,我会请一位代表来为大家分享。

好,现在计时开始。

杨翠进行分享:

我有一个客户的妹妹想要申请一个CA证书,她不知道申请这个证书的网站。今天跟我问这件事情,说的事情又和这个不搭噶(没关系)。最后,我问了她3次,你是要干嘛?然后和她确认,把她前面该做的事情全都确认了,她都做了。然后她才说,她想申请CA证书但是她不知道网站。我就告诉了她网站。就这么一句话,沟通了20分钟。

谢谢杨翠的分享。

后悔是反思,别人的错误是为了让我们成长。

如果再次面对当时的情况,根据今天学到的技巧,我们按照“点名问题、说出结论、列举理由、计划行动”的结构重新来一遍,又可以怎么说呢?

请大家用1分钟在便签上写下来,并花2分钟进行小组讨论。3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代表来做分享。

2分钟的时间,计时开始。

时间到。

请刚才为我们分享的朋友再次进行分享。

杨翠进行分享:

首先,我要问她,今天我们要讨论什么事情。

她肯定会告诉我,我只是想知道一个CA证书经办问题。

她这一句话里,其实就已经把她的论点和结论说了。

理由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工作需要嘛。

所以我就告诉她,在哪里,你怎么去办,就行了。

这样的话,我可能就不会浪费20分钟时间了。

她不知道,但我也有问题。我当时可以用这样的结构去问她嘛。

感谢杨翠的分享。

今天我的拆页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