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2》 所属活动: 【NO.125】拆书帮天津北洋分舵拆书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会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绪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叫齐敬龙。

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一个是拓展训练培训师,现在更多的人称呼为团建教练,一个是会攀岩和滑雪且狂爱台球的游泳教练,一个是希望通过“拆书练级”帮助自己转型成内训讲师的学习者。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结缘“拆书帮”,还要感谢与力珩老师的几次聊天,第一次她聊到“拆书法”时,就被这个学习法能带来神奇的效果吸引了,事后买来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来翻看阅读。认为很多内容自己都知道。

但后来的一次聊天中,她提到的“附会旧知”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走进了对事物认知的误区,从新的再次翻看阅读,发现真正吸引我的是如何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于是参加了几次线下“拆书”课,写完读后感后,立刻报名线上的21天学习,由专业的艾薇教练来指导自己,快速提升,终于正式进入了今天1-1的升级打怪行列里边。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好好说话》2第五章第一节 “会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绪 P446-447

?·为什么要这样说

有时候,你真心诚意的赞美,对方听了好像也没有特别开心,没把你的赞美当真。这很可能是因为平时客套话听多了,你的真心也被他当作了场面话。真心却被当成客套,实在很令人沮丧。要避免这种遗憾,你可以使用“落差赞美法”,让你的赞美,真正夸到别人的心里头。

举个例子,同事带了一盒自己烤的饼干分给大家吃,大部分的人会说:“这饼干怎么这么好吃啊!你也太厉害了吧!”这就是平铺直叙地说出对方的优点。当然,直接夸奖对方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还不够。

而如果你想升级你的赞美,让对方印象更加深刻,就需要使用第二种说法——先坦陈你之前的刻板印象,再告诉对方,你现在看到的优点,是如何扭转了你对他的看法。这就是在靠印象的“落差”,让对方对你的称赞留下更深的印象。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坦白讲,我以前一直以为你是工作狂,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不爱,真没想到你竟然喜欢烘焙,而且手艺还这么好!真是想不到啊!”

说到底,赞美被当成客套话,往往是因为对方分辨不出来你的赞美究竟是不是出自真心。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如果不是太熟悉,话当然都挑好听的说。试想一下,如果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跟那个同事说:“你烤的饼干好好吃啊!”那对方当然很难分辨,你是因为同事一场所以给他留点面子,还是真心觉得饼干很好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页主要讲述“落差赞美法”,步骤是:抑印象和扬优点。

【WHY】

我们通常在遇到想要赞美对方时,会直接了当地夸赞对方的优点,这样往往会使对方分辨不出你的赞美是否出自真心。

使用“落差赞美法”夸赞对方,不仅更有效的表达自己的真心,更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HOW】

落差赞美两步法:

1)抑印象。

首先坦诚的陈述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形容的可以中性,甚至相对刻板一些。

2)扬优点。

然后表达出自己当时看到对方的优点。上下对比,更深层刻画出自己的看法。

【WHERE】

当我们希望给对方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时候就非常适用,例如生活中遇到想要更深层结交的朋友时,亦或是工作中与同事或领导互动时都是很需要的。当面前的人并不是内心希望有更多交集的时候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起因:

上周六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津的同事,之前我俩一直是电话沟通工作内容,从陌生到渐渐熟悉,过程中有过激烈的讨论,也逐渐磨合的相对默契,却一直没有机会见面,脑海里刻画出这位同事的形象应该只是一位很有职业感却相对古板的人。没想到见面的时候发现他的长相和穿着更给他在我脑海里的形象得分翻倍,于是我在心中就萌生了想要夸赞他,这样也会给接下来的面对面工作做好铺垫。

经过:

当遇到这位同事时,眼前一亮的便是他精神的打扮和靓丽的穿着,便想夸赞下对方以便留下更好的印象,于是就说:“这法国户外第一品牌的衣服穿在你身上真的太帅啦”。对方礼貌式地微笑着回应了一句“谢谢”。便开始了工作内容的话题。

结果:

通过他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包括接下来快速的转移了话题,让我觉察到我的夸赞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内心中感觉这种夸赞无力,又不知道具体哪里出了问题,很希望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去解决类似的情况。

反思:

导致这样的结果,错在我没有按照拆页的方法去做。

1)没有坦诚的陈述同事在我心中的印象。

2)单纯的表达了这件衣服穿在他的身上很好看。没有进行上下对比。

A1+

如果回到当时,我会这样做:

1)跟他说:“实话实说,我的印象里认为你是一位很有职业感却相对古板的人。”

2)紧接着说:“着实没想到你是个很有衣品的时尚帅哥啊!”

A2

背景:

我的领导是一位很注重个人形象的人,每周日必理发,这样他就可以在下周一上班时呈现他那飒爽的发型,每到这时,身边的同事总会夸上几句,这不又到了领导理完发上班的日子,而且每次周一例会后我俩总是能闲聊上几句。

目标:

在闲聊的过程中,我将使用“落差赞美法”,有比对的夸赞他的发型,衡量的标准是观察他的表情和眼神给到我的反馈。

行动计划:

1)抑印象。

在闲聊中恰当的时机说出:“领导,我一直认为你就是个会管人理事的管理者”

2)扬优点。

接着说:“实在想不到,你在发型上还能展现出高人一筹的见解啊!这个发型比之前的更能展现你的领导风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