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π,软件工程师多年,现在小米生态链企业ihealth中主管研发工作,如果在小米商店中看到了小米血压计,就是我们的一个产品。为什么叫π呢,一是好记,二是它很神秘,三是我致力于成为π型人,就是比T型多一个腿,这两个腿一条是软件专业本身,一条是与人连接的能力。
拆书,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它的不同在于把学习的中心放在学习者身上,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书或知识负责。强调连接经验,规划应用,将书中自己有所感的内容通过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把自己或别人身上发生的事儿与新的知识相关联,总结出自己可以如何吸取经验,最后再把知识整理为行动步骤,应用到一个可以预见的场景中。
拆书帮是一个学习社群,由各地的分舵构成,是拆书家成长的摇篮。这里,有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的朋友,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出不同的可能性,让偶遇成为必然,另外,这里也是脱单的好场所。
《影响地图》这本书,给研发软件产品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帮助我们一步步的使产品成功。影响地图,本质上是一个思维导图,它用可视的方式分层次的对我们要做某事进行规划,这虽然是一个软件领域的概念,不过用在生活上也会有它的现实意义。当我们想做某件重要的事情,比如加入拆书帮,思考一下why,我做这件事情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是想认识更多的朋友,还是想提升自己的专项技能,目标不同,做事的方式就不同;目标确定了,之后要问问自己谁会促进我达成这个目标,谁会阻碍我达成这个目标,比如来拆书帮,我可能要牺牲一下晚上的家庭时间,那么家里的另一半就可能是阻碍我的who;分析好了who,就要想我要在TA身上施加怎样的影响可能会有助于我达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how,比如让TA也认同拆书帮;最后是我做些什么可能会达成这样的影响,就是what,比如我可以介绍拆书帮给TA,可以在拆书前给TA先演练一遍;总之,想清目标,找到关键人,影响什么,怎么做
A1:
这是在我新婚燕尔的一天,我开车接爱人回家,路上她情绪低落,我问她什么事情,她跟我讲了她在公司和领导的一些事情和对话,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自以为是,不顾及她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到了家楼下,停下车,我想要她开心一些,于是开始和她分析这件事情,我跟她讲哪些事情领导还是有道理的,哪些事情她应该怎么做,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升级语调的对话后,终于她再一次崩溃,我们的谈话丝毫没有提振她的情绪和心情,反而进一步的加剧恶化,这之后是她对我几天的冷暴力,现在想想还是历历在目。
从一开始我希望让她开心一些这样一个目标,随着对话的发展慢慢的变成了我对她的说教,本来就心情不爽,我又来说教,很显然这样的方式是无法实现最开始的愿望的,如果那时我懂得影响地图,我就可以时刻记得我的目标是让她开心,给她的影响可能是让她暂时搁置这件事情,而如果我请她和我一起去看场电影,或是吃顿大餐,就有希望达成这样的影响。
A2:
为了能够更合理的安排时间,精力充沛的享受每一天,在十一月底实现晚上十点躺下,早晨六点前自然醒的状态,是我的新目标。早睡早起的目标在哈默早睡群的帮助下已经实现了,现在每天都能够在十一点左右睡下,六点左右起床,已经坚持了十天,感觉非常好,不过由于早晨还是闹铃叫醒,还是在被动的来坚持,所以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可以做到自然醒,还是早睡早起的。设定目标后,谁是我的重要的干系人呢,在家里的时候,爱人和孩子是干系人,在公司的时候,晚上加班的同事是干系人。对于爱人和孩子,我怎样影响呢,我需要让他们在我睡前做完所有需要我参与的事情,那我做些什么可以达到这样的影响呢,我可以在九点半之前就和爱人一起给孩子洗完澡;九点的时候就停止和孩子的玩闹,让心情静下来,准备休息;在公司的时候,对于晚上加班的同事,我需要让他们关注到我已经进入休息状态,那我做些什么呢?我可以口头跟他们讲我要入睡了,并把不需要的灯关上;我可以在房门上贴上已休息的标牌,提示他们;也可以在微信群中道晚安;
总之,为了达到目标,who、how、what可以多种多样,不断的在尝试中摸索形成新的who、how、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