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米娅,在正式拆书前,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标签一:终身学习者,唯有学习才能让人保持思想上的活力;
标签二:行动实践派,唯有实践才能让知识有现实上的意义;
标签三:一级拆书家,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精进,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拆书专家,提升自我价值。
【主题】
今天我要进行TF2-1的过级,主题是孩子犯错父母应对的黄金三法则。
【设定学习目标】(技能点考察)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在孩子犯错时利用今天学到的黄金三法则与孩子建立新的沟通模式,由之前的训斥、打骂模式转变为先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承担责任,事先与孩子约定好后果以及正确唤醒孩子责任感的模式,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犯错。
【图书介绍】(技能点考察)
<F特征>
《7~8岁叛逆期,妈妈情商课》作者王莉,是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理专栏作家,专注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与写作,本书对孩子七八岁叛逆期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心理变化、情感认知、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为父母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帮助父母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A优势>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的畅销书,其依托于深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生动的个案,视角独特、方法实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备受大众喜爱。相比同类书籍,本书将孩子的叛逆期进行了细分,内容更有针对性,其专业性和指导性更强。
<B利益>
【B1】你有没有觉得七八岁左右的孩子不太好相处?他们常常口无遮拦,比如对在休息的人说“安息吧!”;或者唯恐天下不乱,动不动就制造恶作剧,让人防不胜防;最头疼的是常常出口顶撞,偏不听话,让父母时常受挫……今天这本书针对孩子的诸多叛逆行为分析了他们的内心想法,帮助父母真正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认清孩子叛逆行为的合理性,采取正确的方法,慢慢引导孩子的叛逆行为,以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B2】在面对孩子犯错这个问题上,你一般会采取什么做法?是采取强硬手段如横加指责、非打即骂还是放任不管?事实上,这两种做法要么会加重孩子的抗拒情绪,不利于今后管教,要么孩子可能误入歧途,再管就难上加难了。今天分享的“孩子犯错后父母应对的黄金三法则”能够帮助父母在叛逆期孩子犯错时,用承担责任的做法替代惩罚,用真爱唤醒孩子的责任感,达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承担责任的教育目的。
下面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
孩子犯错后,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承担。你惩罚他不是目的,让他成长才是目的。而想让孩子学会承担,让孩子成长,你可以参考下面三点:
1.搞清楚什么叫“承担责任"
心理学家发现,三岁大的孩子就已经对自己做错的事情有了感知力,更别提七八岁的孩子了。当他们犯错后,为了避免被父母批评和惩罚,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如果你想让孩子承担责任,那应该让孩子明白承担责任就是:如何弥补错误造成的缺失、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减少犯错带给他人的损失和不便,而不是挨一顿训斥或一顿打,这不叫承担责任。
想让孩子明白这一点,父母就要避免打骂孩子。很多孩子认为,受骂挨打就是承担错误造成的责任,受骂挨打之后就没事了。反正惹多大的祸都有父母给自己搞定,烂摊子都有父母替自己去收拾。这样的孩子自然缺乏责任感,也不利于培养责任意识。所以,妈妈要做到两点:
第一、孩子犯错后,不要怒气冲冲地骂孩子、粗暴地打孩子,要冷静平和地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二,像里根的爸爸那样,让孩子去承担责任,或接受错误的自然惩罚而不是替孩子收拾烂摊子。
2.事先定好规矩,事后承担相应的后果
七八岁的孩子调皮捣蛋,在淘气的过程中,难免会重复犯错,比如,打碎东西、恶作剧。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做事后诸葛亮,去嘲讽、批判孩子。最好的办法是,事先就跟孩子定好规矩,同样的错误如果再犯,应该承担什么后果。比如,减去30分钟看电视的时间;失去一次去游乐园玩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之所以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失去了一次去游乐园的机会,是因为自己重复犯错造成的。这会促使孩子去改正错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用正确的方式唤醒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犯错后,妈妈要先讲清道理,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妈妈还可以做出不满意和生气的表情,让孩子把错误与大人的不满联系起来,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这是常规的唤醒孩子责任感的办法。妈妈还可以创新办法,让孩子在不受惩罚的情况下产生责任感,并积极改正错误。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WAHT】
这个拆页主要讲的是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教孩子如何学会承担责任,在错误中得到成长。我们简称为“黄金三法则”。
【HOW】
<人们通常的行为>(技能点考察):
遇到孩子不听话、不配合、调皮捣蛋、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通常会怎么做呢?一是采取强硬措施,横加指责,非打即骂。二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和偏激的想法时,并不给孩子指出来并纠正,而是放任孩子不管。
<这样做的坏处>(不按照建议做法的坏处):(技能点考察)
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恰当的。第一种做法会强化孩子的叛逆心,渐渐地,孩子会拒绝与父母交流。第二种做法会让孩子受到不良因素影响,久而久之,误入成长歧途。
<简明的反例>(技能点考察):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去年,仔仔五岁,他平时在姥爷家就特别喜欢在阳台玩水,他会把水从水桶里舀出来浇花,或者再倒进另外的小桶里,一不小心水就会洒出来,阳台地面上,他的袜子上,甚至客厅地板上,哪哪都是水。姥爷见状就会吆喝仔仔,会说一些吓唬小孩子的话(指责孩子),仔仔知道自己惹祸了,只有怯怯地站在一边。
<拆页中建议的行动>:
上面例子中,姥爷使用了指责和恐吓的手段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我们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那我们来看一看今天的拆页中给出了怎样的建议。
首先,懂得担责。就是让孩子清楚什么是“承担责任”。承担责任并非惩罚,而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弥补错误造成的损失、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如何减少犯错带给他人的不便等等。
其次,预知后果。事先就要告诉孩子犯错要承担的后果。注意,这里一定是“事先告知”。因为只有事先告知,孩子才有可能在犯错之前纠正自己的行为,或是犯错之后心甘情愿承担相应的后果,促使孩子改正错误。比如,可以事先告知孩子如果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离开游乐场,那么下次来商场的时候就不能继续在游乐场里玩。
最后,唤醒责任感。要用正确的方式唤醒孩子的责任感。所谓“正确的方式”,是可以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方式,比如,讲道理,这是一种常规的方式。其他诸如父母失控的情绪、大发雷霆等方式,都不是正确的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孩子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父母的情绪上,而无法专注自己的错误行为和改正错误。
<如何做让反例变正例>(技能点考察):
通过今天学到的“黄金三法则”,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这样与孩子沟通:
在孩子玩水的时候,要提醒孩子如果不小心把水洒到地面上,那么结束后不能撒手不管,要负责用抹布把水渍清理干净。比如,“仔仔,你玩水是可以的,玩完后要清理干净哦。”(事先定好事后要承担的后果)
在孩子清理水渍的时候,通过表扬的方式告诉孩子正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小朋友。比如这样说:仔仔,你虽然玩水把地面弄湿了,但是你在离开前把你弄湿的地面擦干净了,和原来的样子一样,甚至更干净了!你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妈妈为你点赞!(告诉孩子什么是承担责任)
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幸亏你清理了这些水渍,要不然你走了以后,姥爷路过这里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有水滑倒摔伤,那样的话,我们全家人都会很心疼姥爷的,仔仔也会很心疼姥爷,对不对?”通过设想后果来唤醒孩子的责任感。(唤醒孩子的责任感)
【WHERE】
这个“黄金三法则”非常适合引导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尤其是孩子。但是不合适犯了严重错误的人,比如犯罪等。所以我们要用黄金法则引导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成长,而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
【A1显像提问】(技能点考察)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孩子最近犯过错误后,你做出了怎样的反应?你当时是不是火冒三丈,脑袋嗡地一声,紧接着用手指着孩子的鼻子骂?或者有没有直接一脚踢在孩子的屁股上,威胁他再敢犯同样的错试试?
下面请大家回想一个具体的场景,然后组内交流,2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分享时请注意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好,现在请模糊的正确老师分享一下。
模糊的正确:今天,孩子在外面玩了很久才回家,作业也没写。我很生气地告诉他,以后写不完作业就别想出去玩了,结果孩子也很生气,跑到自己屋里,重重关上了门,一会我就听见他在里面摔东西。我们俩都很不开心。
【A1+反思加工】(技能点考察)
好的,感谢模糊的正确老师刚才的分享。现在请各位思考一下,根据刚才拆页中的建议(黄金三法则:懂得担责、预知后果、唤醒责任感),假如再遇到类似刚才的场景,你会怎样对孩子说呢?下面请大家组内交流,2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好,现在仍然请模糊的正确老师分享一下。
模糊的正确:听了米娅老师的分享,我想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根据今天学到的黄金三法则,在孩子出去玩之前就约定好回家的时间,并且如果孩子做不到,事先说明要承担的后果,比如不按时回家学习就把桌椅搬到外面写作业,写完再回家。并且告诉孩子这是他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的后果。另外,因为孩子妈妈跟孩子约好晚上回家一起做实验,如果晚上还要写作业,那就没时间做实验了,妈妈会很失望,以此来唤醒孩子责任感。
好的,非常感谢这个模糊的正确老师今天的分享,看来,模糊的正确老师今天已经能够从用我分享的黄金三法则来指导孩子犯错之后应该怎样做了。
【结语】
今天我关于这个主题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今天的黄金三法则能对大家在孩子犯错误这个问题处理上有所帮助。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