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0313拆书帮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赢得孩子,解决问题

开场: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个人介绍:现场的小伙伴们大家好,首先还是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愿意抽出时间陪我拆书晋级。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黎成昕,大家可以叫解毒,三个标签定位自己,我是HR,家庭教育指导师,正面管教的践行者。

拆书之前,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便于一会儿讨论,今天人比较少我们就分一组吧

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

前两天我和孩子说老师要求他们要开始练字了,我儿子喜欢看书,但是就是不喜欢写字。我决定要好好和他谈谈,经过一番说教后我们说好了从第二天开始要每天按照字帖练一页字,孩子当时答应的很好,等到第二天真的开始执行的时候,就是不练字,还发脾气。

【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面,你们之前又是怎么处理的? 如果效果不好的话有没有想过还有其他好的方法那? 如果我这里有好的办法要孩子通过对事情进行思考自己找出解决办法你想不想了解呢?

【影响】

如果在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你总是给孩子提各种意见,规划好一切,通过说教等方式要孩子按照你说的来, 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叛逆和戒备心理,还会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把责任甩给你,不能为自己负责。

【解决】

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能要我们学到不损伤孩子自我价值的教育方法,要孩子成长成为自尊自信的人。如果你想帮助孩子自己探讨思考事情的后果,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你今天来对了哈。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通过本次学习在遇到孩子犯错或者和孩子意见有分歧对的时候(where),能够用启发式问题的方法(澄清),(行为)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造成的后果,并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界定)。

【A1量表自测】

在学习今天的拆页内容之前,大家先一起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大家平时是不是总是把后果强加给孩子。

阅读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你的情况为自己打分(1分表示很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

满分30分,你们得了多少分?

得分大于等于22分的小伙伴请举手,你们是不是非常喜欢说教?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与人?分数在16分到22分之间的小伙伴请举手,你们也还是比较喜欢说教,不怎么启发孩子去自己思考问题;得分低于14分的小伙伴请举手,你们是比较尊重孩子想法的,希望能和孩子共同的探讨,思考。得分越高,说明你越喜欢对别人说教。如果你的分数低于14分,那你可能更善于启发孩子的思考,更能走进孩子内心。

这个测试结果不是绝对的,它的设计只是为了给我们做个参考。成绩不理想的小伙伴也不用担心哈,那用今天我带来的启发式提问的方法来和孩子通过探讨,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你也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what或why或例子;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上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想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时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跟我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感到骄做。”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了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他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我不知道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她探索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的价值,我也许就忍不住会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他,比如对他禁足,这很可能会促使他偷偷摸摸去喝酒,而不是相信他可以和我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是他没有机会去探讨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问题1:上面的拆页妈妈和女儿的对话中妈妈用了说教还是启发式提问?(what)

回答:对,是启发式提问。

互动问题2:那大家觉得启发式提问和说教的区别在哪里?(WHY)

回答:说教是家长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与孩子,孩子就会有逆反心理,不会承担后果。而启发式提问是要引起孩子对问题的探索思考,因为是孩子自己得出的结论所以他们会更愿意接受,也会为了结果负责。

那我们要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呢?(How)

问目标: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

问感觉: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

问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

问收获: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

问运用:你怎么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问方法: 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方法?

【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问,你这些问题在一次事件里我需要按顺序全问下来吗?答案是不一定。我们的目的是从这些角度去引发孩子的思考,所以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去选择问哪些问题和提问的顺序。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为什么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听上去像是在指责,但如果你要孩子觉得你是真的对他们的观点感兴趣,那么“为什么”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到孩子们;还有提问前不要预设答案;如果你和孩子有任何一人心绪烦躁就不能提问;问题要发自内心,表达你的同情和接纳。

【where】本片段除了适用于和孩子们探讨问题,和同事、朋友、下属也一样适合。

【举个例子】

前两天晚上我儿子突然跑来说."妈妈我不想自己睡了,我害怕。"我问孩子怕什么?他说怕鬼,我本来要对孩子说别怕儿子,史上没有鬼的,可是想到这样说没什么实质的用处,于是我用了启发式提问。

(问原因)

我:“孩子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要你害怕鬼那?”

孩子:“我怕鬼会伤害我。”

我:“你觉得鬼会怎么伤害你?”

孩子:“他会来咬我。”

我:“你看到过鬼吗?"

孩子:“没有,但是当我自己躺在床上,你把灯关了,我就会觉得黑黑的地方有鬼。”

(问方法)

我:“那要怎么样你才会觉得没有鬼,可以自己安心睡觉?"

孩子:“嗯,你留一盏小灯好吗?不要让屋子里那么黑,或者你能和我待在一个屋,直到我睡着吗?。”

我:“好的,那我在你睡着前留一盏小灯。”

孩子:“不过有时候我在梦里会梦到鬼,我就吓醒了。”

我:“谁的梦?”

孩子:“我的梦。”

我:“你的梦是怎么来的?”

孩子:“我自己做的。”

我:“你自己设计的?”

(我顿了顿,孩子在思考。)

孩子:“哦,我可以把梦里的鬼设计成搞笑的,这样我就不怕了,哈哈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技能点】【A3】【促动参与】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启发式提问去引导孩子思考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做一个角色扮演的练习。

请大家设想一个这样的场景:

你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之前吵着要上素描课,你就给孩子报名了,在机构上了几节素描课效果还不错。可是今天上完学校的美术课,突然回家来说不想上素描了,你刚要发火的时候,想到了今天学习的内容。

现在运用今天学到的启发式提问方法去引导孩子思考,要孩子自己做出明确的选择。请大家在小组内演练,一人扮演孩子,一人扮演妈妈,给大家3分钟左右的演练时间,稍后我们请小伙伴给大家现场表演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妈妈:“孩子你今天在学校上完美术课就不愿意去上素描课了,对吗?”

孩子:“嗯,对的,妈妈。”

妈妈:“你为什么今天不想上素描课呢?上素描课的时候你的感受不太好吗?上次?”

孩子:“嗯,没有。就是上完学校的美术课再上素描课,我就没兴趣了,学校的美术课比较快乐,我们同学一起玩特别开心。素描课太严肃了,我不想去那么严肃的地方。”

妈妈:“哦,你觉得素描课比较枯燥,是吧?”

孩子:“对!”

妈妈:“那我们想一想你当时为什么愿意去报那个素描课呢?”

孩子:“我看到老师画的杯子特别漂亮,我也想画成那样。”

妈妈:“哦,那你觉得你现在的能不能画成老师那样?”

孩子:“画不出来。”

妈妈:“嗯。那我们怎么才能像老师那样更好的画出来那个杯子呢?”

孩子:“不知道。”

妈妈:“那你想一想,面对今天的这个情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好的方法呢?”

孩子:“嗯,我觉得我上完学校的美术课再去上素描课有点太累了。您能不能让我今天歇一天,等我不那么累的时候,我再去上素描课好不好?或者我们找老师调一下课,把素描课放在没有美术课的一天。”

妈妈:“那当然可以呀,你自己有这么好的方法能够自己决定很好。那我们就今天就暂停一节,妈妈现在就给老师发短信请假一次,跟老师说明一下情况,我们下一节课就得按时去了,对吧?”

孩子:“好的,谢谢妈妈。”

【拆书家反馈】好,谢谢各位小伙伴,这次演练很到位哈,我们看到小伙伴扮演的妈妈已经成功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要孩子自己思考想出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A2特定任务】

时间有限,不能在现场进行A2的练习了,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在孩子,家人,朋友或同事遇到问题向你请教的时候,不要说教,不要直接告诉对方方法,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启发对方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把过程以及结果写下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对话动作,在微信上反馈给我。好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场景:朋友说现在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一直是单调的重复,没有成就感,也没有晋升的机会,想换工作把又不知道自己很能做什么,要我给提提建议。

我:“你对现在的工作具体什么地方不满意?”

朋友:“我觉得现在一直是单调的重复,没有成就感,也没有晋升的机会。”

我:“那就是说如果可以晋升你还是愿意做下去是吗?”

朋友:“嗯,也不是,其实我想换一个行业。”

我:“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做现在的工作?”

朋友:“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学的这个专业,当时专业也是父母给我选的。干了这么多年觉得越干越没劲。”

我:“那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觉得特别有劲儿?”

朋友:“嗯,其时我之前很喜欢写作的,上学的时候我还得过奖。”

我:“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朋友:“我想去写网络小说。”

我:“那你现在顾虑是什么?”

朋友:“我怕我辞职去做这个刚开始没法挣钱养活自己。”

我:“那你觉得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朋友:“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练习写作投稿,一直到我可以通过写作养活自己。”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启发式提问,在孩子、朋友、同事等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问目标、问感觉、问原因、问收获、问运用、问方法的方式启发对方思考,从而找出解决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好好的运用。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配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