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袁梦名,是一名旅游爱好者、美食爱好者、培训项目管理者。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描述出通过沟通消除误会的四步骤,并现场运用四步骤设计消除误会的解决方案。
【FAB介绍图书】
今天向大家分享的拆页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
F(特征)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沟通技巧书籍,主要作者凯瑞·派特森(Kerry Patterson)著有多部获奖培训作品。在2012年出版时,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史蒂芬.柯维、樊登都重磅推荐。
A(优势)
同时、这本书相对于同类型的书籍,每一个沟通技巧都给出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并且这些案例是通过20多年的研究和对10万多人跟踪调查所写,具有很强可操性和实用性。
B(利益)
(书)本书告诉我们一套完整的沟通流程,从明确对话目的,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让他人畅所欲言,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难以应对的沟通问题,让我们沟通更高效,营造无往不利的事业和人生。
(拆页)但如果沟通的双方存在误会,那沟通的目的就无法达成,今天的拆页将分享如何化解对话中的误解,避免无谓的争执,从而获得更加和谐、更加稳固的人际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看下我发给大家的拆页,如果完成阅读,请举手示意。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 (否定部分)。
·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what】该片段表明进行沟通时会出现争执、误会对方的情况产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比法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重塑双方之间的安全感。
【why】这样可以避免尴尬的局面、无畏的争吵和解释,让对方感受到尊重,这样沟通才能顺利进行,达成我们的沟通目的。
【HOW】
那如何才能做到呢,通过以下四个步骤。
1、暂停对话
2、澄清误会(我不希望..)
3、肯定对方(我认为..)
4、阐明目的
【举例】
1月底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把它的课程大纲发给我看,我看了大纲之后圈了几个地方觉得有疑惑或者可以写得更好的地方。朋友看完我的回复后,就说:你现在可真会挑刺啊。我一看这话,这画风有点不对,怕我们之前沟通有误会,所以我首先冷静下,想下如何组织语言回复我朋友(暂停对话),我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在挑刺(澄清误会),我认为你写的东西特别好,一看就是干货十足(肯定对方),我只是想你交出去的东西更好,这样避免别人挑刺,能成功的拿下这个单子(阐明目的)。
【预防异议】
听完上面的方法或者例子,可能会说,双方误会争执的时候,哪里还会想起这些方法,根本做不到。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可以在事情发生后进行复盘,去跟当事人再进行沟通一轮,当我们越来越熟练这种方法后,在事情发生时,就能更快的反应去应用这种方法了。
【Where】
适用于对一件事情的意见不一致、产生误会的情况。如果与他人的误会较深,有偏见的时候,可能一次对话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需要徐徐图之。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案例来练习下消除误会的四步骤法,营造安全氛围。请大家花一分的时间先看案例,看完的举手~
情景练习:有网瘾的孩子。
小王在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并不想带他,想送往青少年训练营。但小王知道后强烈反对,便与他姑姑一起居住,那样才有家的感觉。
小王很听话,但特别喜欢上网。他姑姑担心长时间上网会对小王的未来有影响,向小王提出少上网的建议后,小王吓坏了,对姑姑说:“请别把我送到青少年训练营,我一定听话。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用电脑了,求求你别把我送走。”
如果你是小王的姑姑,你会如何消除与孩子之间的误会呢?
现在请大家进行讨论,大家运用消除误会的四步骤法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王女士和小刘之间的误会。时间为5分钟后,时间到了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出用消除误会的四步骤形成的解决方案~
学习者解决方案如下:
(1)小王的姑姑暂停对话,转移话题(暂停对话)
(2)小王的姑姑说:我不希望你认为我要把你送去青少年训练营(澄清误会)
(3)接着说:我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好,也非常乖的孩子 ,我也很想与你一起共同成长(肯定对方)
(4)再说:我只是担心过多上网会对你的眼睛有所伤害,多成绩有影响,希望你能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阐明目的)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
以后大家如果遇到与他之间沟通产生误解时,希望今天的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今天2-3拆书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