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叫郑宇和,大家叫我宏宇就好。
我是一名建筑行业资深造价工程师,同时,我也是一名低碳饮食减脂方法践行者和引导者。
在建筑行业从业14年,累计管理的项目总造价大概200多亿,累计节约成本大概10亿。我曾在2个月内成功减脂37斤,现在在帮助3个朋友减脂。
如果你有以下疑问,可以咨询我:
1.你有建筑行业预算、结算方面的疑问。
2.你有减脂的想法或者疑问。
介绍完我自己了,那什么是拆书?拆书帮又是什么样的组织呢?
(一)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所学知识为媒介,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过去的经验并且能够规划知识的应用场景。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通过提炼原文在某种场景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反思我们过去在类似场景下解决问题的做法和得失,并设想将来在遇到类似的场景,我们可以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如果是组织拆书活动,拆书还包含组织活动、现场互动、引导学习者反思和规划应用等动作。
这就是拆书,那什么是拆书帮呢?
(二)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帮是由一群拥有拆书技能的学习促进者,组成的全国性的非盈利性的公益型组织。我们设有总舵,在各主要城市设有分舵,平时我们会组织拆书活动,帮助学习爱好者锻炼拆书技能,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拆书家。同时,在拆书活动中,我们会贯彻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的拆书理念,帮助学习爱好者实现持续精进、共同成长的目标。
这就是拆书帮。另外,要提醒一下,我们拆书帮的Logo是注册商标来的,如果要使用该图片,注意不要是商业用途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侵权行为。
这次,我选择分享的是鞠佳写的《向上管理》,P16-17页,关于“分步呈现”中如何做好汇报工作的片段,分享下作者是如何设计汇报的架构、步骤和内容。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想想平时汇报工作,是否准确的把领导关心的信息阐述到位?领导对我们的汇报,还满意吗?为什么?
下面,我们花1分半钟的时间阅读拆页片段,看有什么发现。֤
原文片段
● 向上管理 P16-17页
《孙子兵法》有13篇文章,是孙武为了求见吴王阖闾而提交的13篇报告。吴王看过这些文章后赞不绝口,立刻就聘他做大将军。
比如,开篇的《计篇》里,用的就是"why-what-how"三步法陈述。
首先,是why,孙武开门见山,告诉吴王"为什么我要写兵法给您"。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因为军事用兵,是国家最大的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大王您不能不认真考虑啊。
其次,是what,给吴王罗列"军事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哪些"。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意思是:大王,军事内容一共要考虑五个方面,我都给您罗列出来了,第一是道义信仰,第二是天时节气,第三是地形位置,第四是将领士兵,第五是军法规则,以及它们的具体内容。
最后,是 how,告诉吴王"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兵法具体要这么做:你有能力时要装作没能力,有用时要装作没用,近距离时就骗对方很远,远距离时就骗对方很近,用好处去诱惑敌人,在混乱中捞取好处,如果对方强大就要避开,如果对方暴躁就去激怒他,如果对方怯弱就要去吓唬他,如果对方安逸就去折腾他。趁对方没防备时突然攻击,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所以你看,在这些历史名篇中,都采用"why-what-how"的三步法套路。那是因为它简单易学,适合呈现,思路清晰,层层推进。
职场实践:做好汇报的套路
使用why-what-how的呈现方法,把杂乱的信息整理成这样三部分,呈现给领导,信息就显得很精准了。领导一目了然,会更加满意。
在具体的工作中,有如下模板,可以借鉴。
Why:明确定位
此次汇报的目的是_____,要达到的效果是_____,之所以能实现的关键原因是______。
What:分析现状
目前现状有如下几点:(1)____,(2)_____,(3)_____。我们的优势/能力在于_____。
How: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是这样做:第一步___,第二步__,第三步___。
I 便签
What:
原文用孙子向吴王成功汇报并获得吴王赏识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我们可以通过“明确汇报定位、分析现状、建议解决方案”三个步骤,分步呈现我们的汇报思路和内容。
Why:
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是为了脉络清晰的把信息呈现给上级。上级更多的是关心结果、进展,有没有障碍,原因是什么,你有没有办法解决,一切是否还可控。有没有发现,我们很多时候去汇报工作,都是去丢问题的,领导一问咋办,我们却一脸懵逼。
二是我们的目标定位是站在上级的视角去思考,把对方关注的点作为我们汇报的重点。譬如原文的孙子,是站在吴王的角度去做汇报——这样做,可以强大你的帝国,让你万世千秋。吴王一听——好呀,这正是我想要的,你来帮我干咋样?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原因,我们不一一细说了。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汇报,思路不清晰,信息杂乱,没有章法,没有套路,别人听了一头雾水,别说表扬你了,你可能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这小子脑壳里就是一团浆糊。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How:
为了让我们的汇报思路清晰,架构合理,内容精准,我们可以:
第一步:明确定位——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思考什么?目标、效果、原因,想想对方为啥要支持你。
谁的角度?向谁汇报就按谁的角度去思考。
开篇,就要切中对方关注的点。
第二步:分析现状——摸清家底,包括别人的家底。
工作结果如何?进展怎么样?和目标之间有差距吗?差多少?什么原因?
如果我们想改善一下,我们有条件吗?都有什么?资源能调用不?
第三步:解决问题——你建议怎么做。
我们明确了目标、效果,找到了问题和原因,资源情况也摸清楚了,建议解决步骤:123。最后向领导级请示“领导,你看这样行不行?”
通过这三步,一般的工作汇报是足够应付了。那有没有不适合的场景呢?
Where:
适用场景:日常工作汇报,譬如个人工作周报;某件具体工作的汇报,譬如人员招聘进展汇报等等。
不适用场景:有固定汇报格式的、比较严肃的汇报,譬如年度工作总结汇报,部门工作总结报告等等。
A1便签
既然,我们学习了怎么做好汇报的方法,我们想想过去是否有类似的经验或者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故事和反思:
2019年3月,刚入职到现在的公司,入职1个月后的某一天,被领导叫去考试:汇报一下对签约合同金额约20亿元的合同文本学习情况,也没说具体汇报啥,就说说你的理解。
这个合同不是按标准合同示范文本编制的,是一群领导根据经验和理解编制的一个合同,合同的架构、理念、操作方法与建筑行业普遍做法差异较大。
当时去汇报,没有把握住领导的立场和想法,也没充分分析公司现在的处境、文化等独特因素,就按自己过往的经验,说出我对合同的理解,提了很多意见和建议,犯了“潜龙勿用和没按套路汇报”的忌讳,最后被领导批评“你有没有认真学习合同?”
多尴尬的一次汇报,刚入职1个月给领导一个不好的印象。但这个难堪,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我能:
1.注意潜龙勿用的规矩,多向领导请教问题,不是更好吗?
2.真要去汇报,咱先摸摸领导的心思,分析下现在这个项目的处境,为什么会生产出一个与常规套路不一致的合同,尝试以请教的方式说说咱对这个合同的理解和疑问,并征求领导的意见。也许就不会那么难堪了!
A2便签
那么,将来在遇到类似场景,需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目标:
我要在2022年1月15日之前,运用“明确定位、分析现状、提出解决方法”的汇报套路,组织团队向公司领导做好年前招标预算汇报工作,让领导能清晰的抓住汇报的思路、关键点,并合理的表达我们的建议。
背景:
2022年农历春节前,我们有两个合同要招标,涉及金额约10亿元,我们部门需要向领导汇报招标预算情况。针对这两个汇报,我们可以应用所学的汇报套路。具体如下:
行动:
第一步,明确定位——领导关注什么?你想达到什么效果?
领导关注:多少钱?依据充分吗?是否与其他部门达成一致意见?有分歧吗?什么原因?(流程)需要领导决策吗?
我想达到的效果:让领导信服我们输出的成果。
所以,在汇报开篇就要提纲挈领的把领导关注的和我们想表达的,用一段话说清楚。
第二步,分析现状——输入条件、方法、进展、结果、存在问题及原因、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情况、需要领导决策的事项。
输入条件:什么时候,谁提供了什么资料,我们根据这些资料启动了工作。
方法:是业内常规做法吗?非常规的做法能说清楚原因吗?
进展及结果:过程、结果;展示流程、依据、纵横向对比数据、历次修订记录、分歧点等。
问题及原因:目前的输入资料并非最终版,因此预算尚不能最终定稿。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技术部门确定最终版输入资料。
需要领导决策的:5个分歧点决策。
第三步,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技术部门提供最终稿输入资料;需要领导对5个分歧点进行决策。条件具备后,我们预计7天内可以完成预算修订。
如果你是听取汇报的领导,你觉得这样的汇报如何?下属的工作状态、方法、进展、结果、存在问题及原因、解决方案都有了,你觉得事件还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吗?
另外,拆页介绍的套路,也并非唯一的套路,一定还有其他的方法。希望我们能够在活动后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