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线上拆书过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建立心理表征

开场: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要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或者加强已有技能的时候(where),依据建立心理表征的方法(澄清)(行为)设计出该技能的心理表征(界定)。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晋级拆书家黎成昕,大家可以叫我解毒。 我的三个标签HR、宝妈、家庭教育指导师。
今天我们不需要分组了哈,一会儿大家自己完成自己的剧本然后分享,请大家积极参与。

【新技能: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

上周我的一个姐们和我说自己做财务方面的工作已经5年了还是一个小会计,和她一起毕业的同学有一些人已经靠着自己的能力当上了财务经理,自己也挺努力的可就是没有人家长进快。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呢?都说从事一项工作重复1万小时就可以成专家,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同行杰出的人可能并没有到达1万小时就已经很牛了,而你辛苦的重复着却要自己越陷越深?

【提问】

杰出到底是天赋还是技巧,如果有技巧我能不能掌握?有没有更高效的路径要我在最短的时间里通往卓越?

【影响】

如果你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却一直没有好的练习技巧,只是用笨拙的方式单调的重复,不仅没法变得卓越,还有可能因为看不到努力后的成果而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不合适这个领域而对其产生厌恶。

【解决】
1、那我们要如何从新手变成大师呢?今天我向大家重磅推荐,一本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写的“专业特长科学”领域里的奇书《刻意练习》这本书为大家揭示了一个适用于任何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的最有效的普遍原则,它就是刻意练习,这个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2、今天我带来的拆页是这个黄金标准的核心部分,它将是区别大师和普通人的关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原文,感受一下他的力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他早年的自传中,富兰克林描述了自己年轻时怎样致力于提高写作水平。根据富兰克林自己的说法,他在童年时代受过的教育,最多只能让他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写作者,能把句子写通顺就十分不错了。后来,他偶然看到一期名为《观察家》(The Spectator)的英国杂志,发现自己被杂志中高质量的文章所深深吸引。富兰克林决定,他也要写出那些漂亮的文章,但没有人教他怎么练习。他可以做些什么呢?他提出了一系列聪明的方法,目的是既教自己写作,也教《观察家》的投稿者提高写作水平。

富兰克林于是开始观察,一旦他忘记了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措辞,可以怎样以最为相近的方式重写那些句子。因此,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只要让他能够回想起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便行。几天后,他开始厌倦从自己一开始写下的线索中重写文章的方法。他的目的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复写那些文章,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文章,而且要让自己的文章和那些文章一样描写细致入微、用词精准简练。他写完后,回头找到最初的文章,将它们与自己写出的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这教会了富兰克林如何明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

富兰克林发现,这些练习的最大问题是,他的词汇积累并不像《观察家》的投稿者那样丰富。并不是说他不认识那些词,而是他无法做到在写作时“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为弥补这一不足,他想出了前一种练习的变体。他确定,写诗将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他通常不会想到那些词语,只有在需要与诗歌的韵律和声律模式相一致时,才会去努力搜寻它们。因此,他找到《观察家》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并将它们改写成诗句。接下来,在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以至于最初记下来的诗句和措辞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消失时,他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这使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以至于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最后,富兰克林再来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他又一次找来《观察家》的文章,并为每个句子都写下一些提示线索。但这一次,他把那些线索写在另一些纸上,并且故意把顺序打乱,使词汇完全处于无序的状态。然后,他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仅让自己忘记了最初的文章中句子如何措辞,还忘记了那些词汇的顺序,再一次复写文章。他找来从某一篇文章中摘抄下来的、没有按顺序排列的提示线索,并按他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来排列,根据每条线索写出一些句子,并将自己写的结果与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这样的练习,迫使他小心翼翼地思考怎样在文章中理清思路。如果他发现,在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整理的思路与原文作者的思路不一致,他会纠正自己,并试着从这些错误中学习。他以自己特有的谦虚方式,在自传中回忆自己怎样分辨那些练习可以产生期望的效果。“有时候,我很高兴地发现,在一些重要小细节上,我一直足够的幸运,能够改进方法或语言,而这鼓励我认为,假以时日,我可能成为一名可以被人接受的作家,那可是我最大的梦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成了,现在我对原文做进一步的阐述。

【新技能:强化概念讲解】

【what】从上述片段中,我们看到富兰克林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的,其实富兰克林所做的这些正是因为他在练习写作技能的时候创建了写字的心理表征。他的写作技能越好,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的磨练他的写作技能。

【why】在我们学习新技能的时候,需要创建心理表征。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不这么做的坏处)建立心理表征是大师们在练习提高技能时的核心要素,没有建立心理表征的练习和普通人的简单重复练习没有区别,还是会要我们练习很久却看不到长进。

【概念辨析】

我刚在一直在说一个词心理表征,那什么才是心理表征呢?

概括来说,书中对于心理表征的观点是,它是一种心理结构。

这个概念比较不好理解,我专门查了一些资料哈。心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认知心理学里面,表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独立于学习者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另一方面是反映外部信息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直白的说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模型,当它还没被我们学习的时候,它就是外部表征;当它被我们的大脑加工,储存在大脑里的时候,就成了内部表征,即心理表征。它们以一定的结构保存在人脑里,类似于图书馆,在需要时就能很容易的提取出来,用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所有现在你大脑里面储存的所有知识结构,就是你所有的心理表征。

【案例对照】

我给大家举4个例子,大家来判断是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

1、 小王想要学习游泳,他从网上找到了三个老师视频,一个教仰泳,一个教蛙泳,一个教自由泳,他一会儿练练这个老师教的,一会又练练那个老师教的。(这个是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

答:这个不是建立心理表征,小王太不专注了,应该选一个老师的一种姿势练习,才行形成这种姿势的心理表征,等建立了精确的心理表征再考虑学别的。

2、 小张的字写的很不好,所以他常常在没事儿的时候自己拿出纸和笔练习写字。(这个是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

答:这个也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小张自己练字没有老师也没有字帖,没有参照物,就是没有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

3、 李同学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就觉得完成任务了,老师画出的错题从来都不纠正。(这个是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

答:这个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李同学只是做题,不纠正错题,等于做了个寂寞,不能帮助他形成心理表征。

4、 彤彤觉得自己的招聘的水平有待提高就找了行业内的大咖做老师,他认真的学习老师课里面的技巧,并用技巧进行了练习,在实际的运用中发现问题就向老师请教,根据老师的反馈不断的纠正自己的不足。(这个是不是在建立心理表征)

答:这个是建立心理表征,彤彤在整个过程中专注研究了这位招聘大咖的课进行学习运用,在运用中有问题有老师反馈,在根据反馈纠正自己的不足,符合了建立心理表征的步骤。

【How】那如果是我们要建立心理表征将是什么步骤那?

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专注:针对自己想要提高的技能,选好一个导师或者是一本书,一个系列课程等参照物,对其教授的内容进行研究,反复的练习。

反馈:拿练习的成果请教导师或者和参照物对比找到自己练习后的不足。

纠正:想出解决这些不足的办法,纠正不足。

【预防异议】

有的人会问,这个心理表征概念多余吧?听你这么说每个人都有心理表征呀,为什么我还要刻意去建立?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建立复杂和精密的有效心理表征它是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心理表征反过来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别普通从业者和杰出从业者的关键。那些杰出的人经过多年的练习,针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能遇到的各种不同的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他们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脑神经回路、记忆规律和识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特定的领域中表现卓越。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建立复杂和精密的有效表征帮我们更好的进行刻意练习。

【适用边界】

在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或者加强已有技能的时候使用,特别是一些需要长期练习的复杂技能。

【举个例子】

场景:比如我最近过级比较快,师父问我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专注:

师父:“解毒你最近过级很快呀,有什么心得吗?”

我:“我觉得首先是我比较专注,这段时间我都是下班就听阿拉丁的课,按照技能点翻书找拆页,写逐字稿。”

反馈:

我:“然后写完拆页我会找你或者找其他教育长老看我的逐字稿通过他们的反馈对照各个技能点的要求找到自己的不足。”

纠正:

我:“最后再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修改纠错。”

师父:“嗯这个方法不错哦!”

通过这样的步骤我便建立起了每一级拆书的心理表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技能点】【A2】【分步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现在请大家试想一下,在未来的两周内,你有没有想要学习的新技能,或者是想要对某个事物,概念建立心理表征的,可以运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方法。请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场景,给大家2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时间、地点、人物写在A2标签纸上,稍后我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注意:只写场景即可,不需要写具体的对话)

下面我们请锦锦分享一下她的场景。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锦锦:

我在未来两周内,想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就是我想学做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我自己的作品。

分步催化2:

谢谢小伙伴跟我们分享的场景,锦锦的场景很具有代表性。

接下来,给大家一次当编剧的机会,假设自己现是赫赫有名的编剧,请大家根据你刚才想的场景来编写一个剧本。剧本要用对话的方式来编写,内容要用到今天讲的建立心理表征的步骤,给大家3分钟时间把关键词写在A2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稍后我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

好,我看小伙伴们已经分享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请锦锦分享一下她的剧本,时间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场景】我在未来两周内,想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就是我想学做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我自己的作品。

锦锦:“花花,我最近想学习短视频的制作。”

花花:“那你可以买一本书看看,先研究一下,有不明白的我可以教你。”

锦锦:“好的那我用零碎的时间就专注的研究这一块儿,然后我试着做做,到时候你帮我看看呗,得到你的反馈后我再纠正,我觉得这样我起码能先做起来,那以后要麻烦你了哦!”

花花:“好嘞,没问题的”

(通过这样的步骤我会循序渐进的建立起我对做短视频的心理表征。)

拆书家反馈:

非常感谢锦锦,她的情景剧设计的真是太生动了。相信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锦锦一定可以掌握好短视频拍摄的心理表征。看其他小伙伴也都讨论的很热烈,时间问题,我们就不请其他小伙伴分享了。

总结: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心理表征的这个概念,是区别普通与高手的关键。希望大家可以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我今天的带拆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配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