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所属活动: 《财富自由之路》+《关键对话》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

开场:

【自我介绍与分组】

大家好,我是文伊,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12年热衷于家庭教育分享与传播的妈妈;20年奋战在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未来的三级拆书家。今天的主题是:4个小妙招,助你管理好情绪,不再着急上火,鸡飞狗跳。为方便交流讨论,我们需要分组,两两相邻的每两位伙伴为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在我们伤心,难过,生气或愤怒的情况下,大家能够使用回顾行为方式的四个步骤,通过重新解读的方式,了解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做出正确选择。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亲爱的各位伙伴,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辅导孩子写作业,讲了N多遍了,孩子还是不会,你气得想要揍他一顿;或者你升职了,无意间听见同事小A和伙伴在聊,你是因为嘴巴甜,会巴结上司才升职的,你想理论,可想到自己的身份,就没出声。

[提问]

如果大家遇到类似的场景是怎么做的呢?是当场生气发呢?还是默默忍受,事后在攻击呢?

[影响]

如果当场大动肝火(像孩子那里),不仅不能解决事情,而且还可能让事情朝着更恶劣的方向进展,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如果默默忍受,又觉得心有不甘(凭什么?),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工作。

[解决]

那要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关键对话》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出现强烈情绪时,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自己的想法回归到事实,帮助我们在沟通中与他人达成良好的结果。

【A1】量表自测

A1请大家自测

我们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测题,请大家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不用纠结分数,以自己的第一反应为准即可。时间为2分钟,打完分请大家计算一下自己获得的总分。

在这份自测题中(“1”代表很不符合实际情况,“5”代表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好。我看到伙伴举手了,总分也出来了,对吗?(对)。

I解释自测题

这个自测表,是帮助大家激活过往的沟通场景,了解自己以前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我们是如何应对的。

我们来看一下分数的意义:

总分在18-25的小伙伴,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你会驾驭情绪,通过认真分析的方式,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情绪,从而管理自己的行为方式,带来良好的沟通结果。

总分在10-18的小伙伴,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你能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但处理起来不是很通畅。

总分在10分及以下的小伙伴呢,在沟通中出现强烈情绪时,可能会任由情绪笼罩自己,导致自己的行为被情绪所控制,容易陷于僵局。

【自测量表预防异议】

小伙伴们不用和别人比分数,这个表格只是一个辅助工具,用以测量自己状态。分数高的小伙伴,说明你对沟通中的这些问题,处理的比较好。分数低的伙伴也不用着急,接下来,我会带领你找到管理情绪的方法,今天的学习就可以帮助到你。

【承接语】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下原文拆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阅读原书拆页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创造的

事实证明,在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中介环节。这个环节的存在是因为行为本身无法,也不会造成情绪反应。正因为如此,10个人面对完全相同的情况才会有10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和路易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时,有些人会觉得是种侮辱,有些人会感到好奇;有些人觉得愤怒,有些人会感到被关心甚至是被照顾。

那么这个中介环节是什么呢?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在观察到对方行为之后,产生某种情绪之前,我们在大脑中构思的想法或情节。换句话说,我们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赋予某种意义,猜测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我们还会加入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好是坏?然后,在这些想法或情节的基础上,我们的身体开始对情绪做出响应。

如果用图形来体现,整个过程如图所示。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行为方式模型,因为它解释了情绪、想法和体验是如何导致我们出现特定行为的。(如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承接语】

我看到小伙伴们都看完了拆页,给自己的快速阅读鼓掌,(说明:这是外来文,大家读起来可能有点蒙,不太理解),接下来我带领大家理解原文片段

what

这段话用一个“行为方式模型”向我们解释了:感受是受我们的想法创造的。从拆页中我们了解到,在他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受之间确实存在一个中介环节。

【互动】

拆书家:请大家看看,这个中介环节是我们图示中的哪一部分?

学习者:主观臆断

拆书家:主观臆断在影响我们,这是不是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实,有些人的反应却更强烈。

学习者:是的

why

“行为方式回顾”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从自己的主观臆断聚焦到事实上面来,从自己的行为,感受,想法,见闻一层层的往下分析与剖析自己,从而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避免出现激动的行为。

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切身经历。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上个月我跟我的同事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由于工作需要做课程宣传,她给我看了一个视频,我一看,视频居然是说专注力这个课程是骗家长的,心里就不舒服了。

马上回她:那孩子的专注力被无知的家长破坏了,怎么办?你认为什么样的孩子需要专注力训练呢?

信息一发,她就急忙解释,不是质疑,只是想探讨课程宣传,但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讨论课程的宣传。

结果】:你看,由于我没有管理好情绪,做了个不理智的应对行为(指责了对方),导致她对我冷暴力,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无法开展。

这就是不这么做的坏处。

how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模型,请看黑板,我分了4步:

(1)回顾行为。及时暂停(重点),回顾行为。可以用“我/你是怎么应对的呢?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问自己。

互动:

我:当时,如果我能停下来,回顾行为,问问自己,可能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子了,对吧?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所以,我回顾自己的行为。我刚刚应对方式是什么?

学习者:暴力。

我:对,在言语上指责了对方。

(2)寻找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可以问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或情绪或感受,导致我/你做出这种行为?”

学习者:激动,生气。

我:对,这是我的感受。

(3)分析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可以问自己“我/你为什么生气?”

学习者:被否定了。

我:对。她不相信我,质疑课程。这是我的想法。

(4)寻找事实。寻找想法背后真正的事实/原因。一个简单的标准“有没有可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作为依据?有没有别的原因存在?”

我:有没有可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作为依据?并没有,事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习者:她只是想探讨课程怎么宣传。

所以,我们就通过这个模型:回顾行为,寻找感受,分析想法,寻找事实四步骤。了解到在自己脑子里形成的想法和事实是不一样的,从而管理我们的情绪。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在沟通中,双方或者自己单方面产生强烈负面情绪时,用以平复激动的情绪,帮助自己走出主观臆断,聚焦于真正的事实上来。

【预防性讲解】

在暂停,回顾行为这一步,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虑:我就是停不下来啊,而且当我们回顾行为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就是对方的错”“谁叫他们不说清楚的”?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多时候是我们在指责,有时还推卸责任,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

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回顾行为四步骤,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角色扮演】

为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这四个步骤,接下来咱们做一个现场演练,场景是这样的:

(场景)小美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周一开开心心去上班,按惯例去巡视,并检查卫生,用手一摸前台有灰尘,心想:今天的值日生怎么不用心呢?再看窗户没擦,卫生间也没洗,便觉得是这人偷懒,立马说:“今天不是小B值日吗?看看,都什么时候了,还没打扫卫生?”

请大家根据提供的场景,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要运用刚刚学习的回顾行为方式四步骤,来组织一段对话,帮助小美管理情绪。

要求:有人物,有情节,有发展。时间3分钟,3分钟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说明】对话参考模型:

角色:A(小美) B(闺蜜)

学习者案例分享

事情原因:小美周一检查卫生,发现小B没打扫卫生,很生气,。

角色:小美(海川) 闺蜜(康梅)

对话】:

小美(海川):这个小B怎么回事,你看,这么晚了,地没扫,卫生间没扫,真是很不负责任。

闺蜜(康梅):当时,看到这个情况,你去找她了吗?你怎么解决的呀?

小美(海川):我肺都气炸了,直接找她过来批评(回顾行为)。

闺蜜(康梅):你当时表现出的情绪是很生气,愤怒的,是吧?(寻找感受

小美(海川):是啊。简直就是气死我了(感受:生气,愤怒),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这么不负责任。

闺蜜(康梅):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小美(海川):就觉得这个人很不负责任。我觉得她没完成她的职责。(分析想法)

闺蜜(康梅):那你当时有没有去找她,问清楚原因啊?你看哦,平时我们学校家长来访多,现在也年底了,家长来咨询课程,那她在前面有没有当时忙忘了呢?去负责家长的对接了啊?有没有找她深入的了解一下?(启发帮助寻找真正的事实/原因)

小美(海川):这倒没有,当时都被气疯了,没想那么多了。

闺蜜(康梅):这样子啊,如果说,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第一,先要冷静,不要愤怒,因为愤怒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说出去的话也会影响到别人,可能当时她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耽搁?第二,找到她详细的了解经过,第三,和她对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不可以让其他同事来帮忙打扫卫生,她负责对接等安排,找到一个解决方法?

小美(海川):听你这么帮我梳理后,我发现可能还有其他原因,这学期也没有那么不负责任,像这一次没打扫,好像真有原因,我当时也没考虑这么多,晚点再找她聊聊。(寻找真正的事实/原因)

闺蜜(康梅):好咧,好咧。能帮到你,我很开心。好闺蜜。

小美(海川):果然是好闺蜜。

【回应/反馈】

拆书家回应: 掌声送给两位(海川和康梅)精彩的表演。你有这样的领导喜不喜欢?

康梅:喜欢哦。

拆书家:我也喜欢。做一个有温度的领导。非常感恩两位伙伴的精彩表演,掌声再次鼓励。

你看,他们都用到了“行为回顾方式”的四步骤:(停下)回顾行为,寻找感受,分析想法,最后寻找真实的事实/原因,非常的棒!

【布置任务】

为了让伙伴们更好的吸收和运用今天学习到的内容,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

【事后复盘】

接下来,请大家在未来的一到三周里,刻意的留意你与他人的沟通,当遇到生气,难过,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等负面情绪时,请大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管理情绪的四个步骤,平复自己的情绪。要对实施结果进行事后复盘,想想看运用这个方法是不是帮助了自己?有哪些地方自己可以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复盘的格式:

事件(包含时间,地点,经过):

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反思:1. 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2. 如果下一次遇到类似事件发生,请运用“回顾行为方式“四步骤解决问题,你会怎么做?

【结语】

时间过得很快,到这里我们的拆书分享也进行到尾声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行为方式回顾”模型,也可以叫做管理情绪的四个步骤①回顾行为-②寻找感受-③分析想法-④寻找事实。

 大家是不是觉得在很多场景下都可以使用呢?亲密,亲子,家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会关系都可以运用。

当学习了一种新技巧后,我们需要刻意练习,让知识成为能力!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希望每次进步一点点。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我们下次拆书见。

【布置任务--事后复盘

分享者1:佩皮诺的星期六

分享者2: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