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沟通力》 所属活动: 2022年1月15日(周六)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线下练级场(街道口)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用非暴力沟通公式实现有效沟通,增进彼此感情

开场:

大家好,我是曾璐纬Nicole。

我身上的三个标签

首先我是7年的省博志愿讲解员;而且我拥有10年的人力资源的从业经验,我目前是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做人事经理;第三点、我始终坚持只有利他才能利己。

今天想邀请大家拆读的片段来自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老师身上有很多的标签,比如说樊登读书APP的创始人,著名的讲师,前央视的主持人以及前大学老师,可能这些经历都跟说话有关,也让他就此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的方法,便由此也出了他的这本书《可复制的沟通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常遇到过跟家人,包括孩子、父母,同事之间,可能聊着聊着就吵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希不希望能够具备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可以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复制的沟通力》我今天选择拆页片段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如何以一种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实现有效沟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各位小伙伴先阅读一下拆页,可以给到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完后可以给我眼神示意:

沟通的魅力,就在于能对对方的感受有切身的体会。而无效沟通则是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暴力沟通就是一种无效沟通。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停止这种无效沟通,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呢?

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沟通的公式,大家可以学着套用一下,这个公式就是“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

“我观察到……”

“我观察到……”就是陈述你看到的事实,这也是你在沟通时首先要说出的话。比如,丈夫每天很晚才回家,那么妻子的第一句话不能是“你还知道回来啊”或“你怎么不死在外面”,而应该是“最近你回来得都很晚”“你回来时身上都带着酒气”,这些都是你观察到的事实。而且在说这些事实的时候,不要加入太多评判性的话语。

“我感觉……”

讲完事实后,接下来你就可以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比如“我觉得很难过”“我感到很失落”“我很伤心”等等,这些都是你的感受和体会。

“是因为……”

这一步开始讲原因,即你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失落、伤心,比如“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不要像个旅馆”“因为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聊聊天,这样才有家的感觉”……这些是导致你不良情绪的理由,你应该平静而清晰地表达出来。

“我请求……”

直接说出你的明确请求或希望,如“我希望你能每周抽出一天时间陪我”“我希望你能在9点之前回来”等等。

当你停止暴力沟通,改以这种表达方式与别人沟通时,就会减少很多矛盾,彼此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平等、更加互相尊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以上的沟通方式是一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彼此平等的沟通方式,也是有效表达自己想法的沟通方式。

Why:你在和爱人、孩子、长辈、同事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经常会因为一时的情绪上头,就口不择言,让本来想表示的关心和疼爱变成了不欢而散的暴力沟通,有效沟通公式,能够帮助你最大化地表达自己的真实心意。

Where:日常亲密关系沟通、工作中职场同事之间的日常沟通适用。但职场上下级工作沟通并不适用。

How:

1、我观察到……只说事实,说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不是情绪、抱怨;

2、 我感觉……表达事实背后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对他人的评判;

3、 是因为……描述自己会有这样感受的原因,让对方进一步了解你感受的出处;我请求……直接提出可执行性请求,越具体越好。

按照这4个部分我学习到了之后,我跟我先生有过这样一番对话。

因为我先生他面容是比较严肃的,他眉毛比较厚,看起来还挺凶的,这样实际上很多朋友如果跟他没有更多的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不会主动的想要跟他有继续深入了解的欲望,这样其实他会很容易失去一些朋友跟机会。

而且之前我的朋友对他的评判也大多数就是:唉!我觉得他好冷!我朋友很容易担心我们结婚之后他会对我不好,虽然我知道我朋友的担心是多虑了,但是我也觉得我应该想办法在其中做一个调和。

这周我有一个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我就在这之前和先生进心了一番交流,我趁他看手机,给他拍了一张照,那时候刚好也是很严肃。

我说:

熊大,你看你不笑的时候,眉毛就是拧在一块,中间的眉头是微微皱起来的,我只描述这个客观的事实:你的眉头是皱的。

②进而我说,实际上我有一些担心我说出了我的感受

③我担心你的这样一个面相,如果让对方误会我们很冷漠,会让我们会很容易错失一些机会和失去一些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我讲到的原因。

④最后我提出建议:因为咱们是东北人,有天然的幽默细胞,如果我们在聊天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加入一些东北人幽默的元素,一些比较有趣的话,或者是那种东北的特别有意思的发音,对方会觉得我们是很有趣的。

我老公当时听进去了,最后我朋友来了之后,整个的氛围也挺好的,到最后我朋友给我的一个反馈是什么呢?她说:虽然你老公话不多,但是我能够感受出来他人还是挺温暖的。而且有一点小幽默。听到这样一个反馈,我心里面还是觉得我之前的一番沟通是比较有效的,最后这个结果是比较好的。这是我自己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在跟父母长辈沟通的过程当中遇到过类似的沟通经历,结果是好的不好的都可以,大家可以两人一组进行讨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小艳和我们余娟姐一组,淑娟姐跟梦名一组,咱们可以就自己经历当中的一些事情来讨论一下。

请小艳来分享一下:

就是上周天的时候吧,我让我老公带娃,结果我回来发现他带娃过程中,带着带着自己玩手机去了,娃在旁边自己玩上玩具,他可能也沉浸到里面去了,然后我看到之后,我就跟他说,我质问他怎么带娃带的一点都不专心呢!怎么老是要一边玩手机,他说那娃在旁边玩呢!也没有怎么样,我也在旁边听着在,最后就跟他吵了一架。就为了这个事情有了很激烈的争执。

嗯,好的,谢谢小艳的分享。

A2:

小艳刚刚给我们分享了上周她和先生就专注带娃这件事所引发的一次冲突。那么按照我们今天所了解到的沟通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我想邀请各位伙伴在刚刚准备的这个A2便签上面,写下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之后,按照这4步来描述一下,将来我们可以按照这4步怎么跟对方进行沟通,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那大家写完了以后也可以跟我示意,把这个拆页可以交给我。

小艳的A2拆页:

1、我回家看到你在带娃的时候,娃自己在旁边玩,而你在看手机。我很担心,担心孩子有样学样,也对手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也想抢着看手机,孩子还这么小,这样对孩子的眼睛很不好,而且孩子也会养成看手机的习惯。你下次单独带娃的时候,可不可以减少看手机的频率。

如果各位小伙伴觉得今天这样一个沟通的公式是有效的,也欢迎大家把这个方法分享给身边的家人跟朋友,如果沟通的彼此都能够具备这样高效沟通的能力,沟通的效果是会更好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