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打招呼和分组】
大家好,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我的拆页,先分下组,因我们人比较少,我们就分为1组,好便于后边的讨论。
【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我叫锦锦,下边我用3个标签来介绍自己:改变1%创富成员 、父母有方的播种者、财富罗盘领航教练 。若大家有想变美、创造副业、梨膏、和扩展亲子游戏等方面的需求,可以找我。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特征:
首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提问力》是由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和他的拆书家伙伴们:李真和丘恩华一起创作的。书中讲述了各种经典的提问模型。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与同类别书相比,采用RIA拆书法进行讲解,结构清晰,适合想学以致用的人,特别适合拆书家借鉴演练。
B)利益:
B1(书籍带来的价值)
你有没有如下的经历,事情超出了你的解决能力,而让你感到很抓狂?这本书会帮助你运用模型,找到问题的本质。你有没有,年年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确从未被执行过?这本书能引领你做出更好地决定。如果你想提升自己提问的能力,或者想升级思维模式,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答案。
B2(拆页带来的利益):
本次拆页选择的是共情型问题,如果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大麻烦一一项目搞砸啦或跟家人闹矛盾了来找你聊天或寻求帮助,你可以使用共情法,不仅真正为他分担忧愁,甚至可以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受伤”的他真正感觉到被理解。
共情型问题——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受到被理解
共情型提问就是利用问题和对方建立共情关系,进入同频互动交流状态,共情型提问有四个要点。
第一,试新鞋。在对话前,不着急说话或给建议,而是先向自己提问。
要应用同理心,转化视角看问题。
这里需要提到我们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同理心不是把自己代入对方的场景。不是问,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会如何?是好奇地问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会如何?站在他的角度,自己会看到什么?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
这样切换视角来提问,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
第二,提问。首先提出宽泛性问题,让对方开口说话。邀请他们进入他们感到最安全、舒适的领域。
第三,聆听言外之意。提问之后,对方就会开口说出很多信息,这个时候需要聆听,听话里话外,话里一一他都说了些什么?话外一一他的语气心情、表情眼神、说话节奏等信息。聆听也是共情的重要部分,我们愿意听,对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第四,适当的距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客观,才能避免和对方样进入伤心、愤怒、冲动的状态。我们需要帮助朋友客观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建议。
时间到了,我看小伙伴们都举手示意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作者通过讲解四个步骤,让我们了解共情型提问的使用。
【How】:共情型提问模型步骤:
第一步,问自己。比如问自己:这件事儿发现他在身上,他能抗得住吗?他压力很大吧。
第二步,提问题 。比如问:他感觉如何,他在想什么?
第三步,听信息 。听话里话外,他说了什么?观察他的语气、表情等。
第四步,给建议 。需要什么帮助吗?我可以做些什么?
【Why】:应用共情型提问模型进行沟通对话时,让朋友在安全、舒服的对话空间里进行交流,她会更加容易走出情绪低谷。
<不那么做的坏处>(PS:要写一般做法的坏处,而非个例的坏处)
一般情况下,对方还没说完或说完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讲一堆大道理。就甚至给了不少建议,但就是没帮朋友打开心扉或从郁闷中释放出来,因为我们没有切换角度来提问,不能理解他的感受,就不能和他进入同频的对话状态;没有将对方带入他们感到安全、舒适的领域,导致他们有戒备之心,没有将想说得话全盘而说;因为我们掌握的信息不全,就不能帮对方客观分析、给不出合理的建议。
分享一个自己的案例(反例)
上周我高中的一位同学联系我说:想了解并加入拆书帮,又说他现在在学炒股、还在学抖音运营变现,为没时间加入拆书帮而恐惧和担心。我直接回复了句:没事儿的,看你自己的,按你自己的安排来就行 不一定就得参加拆书帮。他直接回复了句:那行吧,先这样说吧!不但没有帮他分忧,还将话题给聊死了。
【反面加工】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程正面的例子。
而当会共情法后我会先问自己问题,他内心是渴望想兼顾所有,只是外在的另一个他自己一直在告诉他:我时间很紧张,我做不到同时兼顾所有。他一定很焦灼不安,我会问他现在的感受如何?现在的想法是什么?下一步怎么打算的?我能提供什么帮助?这样就会打消掉他内心的纠结顾虑,提问的过程中他自己或许就有答案了。
【Where】:它适用于身边的亲朋好友,遇到烦心事来找你聊天的场景。但如果对对方的情况不够了解,就不能完全使用此方法,而要少一些好奇或提问,多一些关心,多一点聆听。
【技能点】【A1】拆书家提问设计。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了具体的情景。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现在请各位伙伴回想一下,再过去的一个月内您有过哪些类似的安慰人的经历?对方可能是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等等。。。请大家先讨论下,用时1分钟。
好,小组讨论完了,现在请这位小伙伴用2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成昕)前两天,有一个之前的同事,他就给我抱怨说,现在他的那个公司,就是效益比较好,所以他招了很多人,但是后来效益不好了,然后这些人呢,就闲着养着,但是因为这些人呢,就是时间比较长了,有的在公司待了十多年了,老板也不敢裁,生怕裁了赔偿会要的多。朋友说我们招来就是那些人不干活,还养着,我们后招进去的这些人,钱给的少,我们还是干活的人,还要想着给领导擦屁股。把这些人想办法给弄出去,然后他就各种抱怨。我就安慰他,给他出了一些主意吧,比如说就是人力资源的这些方法,我说一个,他就说,啊,这方法不太好实施,又说了一个就说不好实施,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看来大家都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
【技能点】[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如果以后再遇到同等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如果可以重来或者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使用刚才学到的共情法,再试着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将朋友更好的将他从郁闷中带出来甚至帮他解决一些问题,下边大家先讨论下。
好,小组讨论就完了,现在请成昕用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对于同事老王处理裁人方法的烦恼和压力,我会想到老王心里压力是不是挺大的啊,现在怎么想的,你是想继续在这儿干还是不想干了。
老王:我现在想要继续干。
成昕:你想继续干的话,现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你要怎么去处理呢?
老王:我可能先跟老板谈一谈,跟老板说一下我的一些想法。比如我可以提议,重新跟员工签订一下合同,或者是跟员工说一下公司现在的情况,可能我们发不出来那么多工资了,有些人可能需要降薪,通过这种方式看看员工能不能主动谈走。也跟员工说一下,现在公司确实入不敷出了,如果你们继续在这的话,我们可能真的发不出工资了,让员工的情绪有点改善。
成昕:我听到这些信息,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做的,然后我就会问他,你觉得这些问题谁能够给到你支持呢?你才能够把它做下去,执行下去。
老王:老板会给到我支持,我会跟员工去谈一谈,再做个方案。
成昕:这样,整体的方案就梳理出来了。
通过分享可以看出,大家掌握的都比较好哈。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 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