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会员小伙伴,学习爱好者,大家上午好,我叫龚丽娟,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自己:两位孩子的妈妈;头马国际演讲俱乐部会员;一级拆书家; 今天给大家带来我2-3的拆解,希望我们能共同度过这快乐的25分钟左右的时光,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组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咱进入正题,在正式拆书之前,我们也还是分下组,因为稍后有讨论环节,便于大家充分的交流,请大家各自就近寻找小伙伴,两人为一组好吗?
图书介绍:
今天呢,我要拆的书叫《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这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书中的第三本。
F:这套书的作者是谁呢?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先生。这是一本可以触碰人类心灵深处的书籍,它引导人们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健康与成长,从而达到心智的成熟。
A:这套书被称为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仅仅是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便迅速畅销。本书被翻译成23种以上的语言,仅在北美,销售量就超过了700万册,全球销量达到3000万册。(我上次分享的《正面管教》,销售是全球约600万,这套书是3000万,大家可以对比下。
B1: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学习独立,学习如何去爱与感受爱,从而达到内心的富足。带着这样的心境,对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你都会多一份理解与包容。
B2:当我们面对痛苦焦虑时,通过今天片段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到有些痛苦是可以促进我们成长的,而有一些痛苦则会限制我们的成长,针对限制我们成长的痛苦我们该如何处理。
学习目标: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在当有痛苦情绪产生时,不会仅被痛苦情绪所困扰,而是会有意识地去识别痛苦的两种不同类型,同时运用片段中提到的化神经官能性痛苦为动力的方式来化解痛苦。
现在就先有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以下拆页,如果已经阅读完成的小伙伴,请帮忙举手示意下,谢谢。
R片段
如何化痛苦为行动
面对人生的痛苦和人生的灾难,有一个简单但有点残忍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理清问题,克服障碍。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受到了心灵的痛苦,就要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这一痛苦是帮助我成长,还是限制了它?”刚开始的时候,可能难以回答。但假以时日,再自问这些问题,答案就会非常清楚。例如:如果我要去纽约演讲,我会为如何到达而焦虑,于是我的焦虑便会促使我去看地图。如果我不焦虑,我也许会迷路,让上千名听众在纽约空等。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焦虑才能好好活着。
然而,如果我这么想:“要是我的轮胎漏气或发生意外,怎么办?就算我到达了演讲的地方,我找不到停车位怎么办?很抱歉,纽约的听众。因为种种原因,我无法来纽约演讲,我不得不放弃。”这种焦虑性的恐惧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帮助,反而带来限制,这就是一种神经官能性痛苦。
人类是天生逃避痛苦的生物。欢迎一切痛苦是很愚蠢的,但逃避所有痛苦也同样愚蠢。我们在成长中所做的基本抉择之一,就是必须分辨神经官能性痛苦与存在性痛苦。
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那么第二步你就要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接着,便要进入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就像匿名戒酒协会教导的那样,“拉开架势”或“假戏真做”。
我第一次领教这套方法的功效,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害羞。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我常想提一些问题,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交流。但我常常欲言又止,因为我太害羞了,害怕被拒绝,担心被人看作傻瓜。
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问自己:“你这样害羞,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这会改善你的生活吗?你本应该提问,但害羞让你退了回来。你仔细想一想,害羞究竟是在帮助你,还是在限制你?”一旦我这样自问,答案就一清二楚了,它限制了我的发展。于是,我就对自己说:“嗨,斯科特,如果你不是这么害羞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英国女王或美国总统,你会如何表现呢?”答案是清楚的,我会向演讲人走去,说出我要说的话。所以,接下来我告诉自己:“好的,那么,走向前去,按那个方式去表现,假戏真做,像你从不害羞那样去行动。”
I便签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看到小伙伴基本上都看完了片段,现在就由我先给大家分享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y: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焦虑,这种负面情绪不但无法帮助我们消除烦恼,反而让原本就忙碌的生活变得更加忙乱。
通常做法:很多时候,当人们感受到痛苦焦虑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样去摆脱它。当越想摆脱但摆脱不掉
时,痛苦就越加剧,如同旋涡,只感觉越陷越深。
What:
看了这个片段,可能大家还有点不太明白里面提到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存在性痛苦和神经官能性痛苦?简单地理解,就是一个是促进我们的成长,另一个则是限制成长,举个例子:
比如你要参加一项考试,复习的过程会有些痛苦,但这种痛苦可以带给你成长,因为可以促使你提高通过考试的概率,那么这就是存在性痛苦;同样是要参加一项考试,如果是因为担心不能通过,每天焦虑到无法安心学习或者不能正常入睡,这种痛苦就是神经官能性痛苦,因为它只会限制我们的成长。不知道现在大家对这两个概念是否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个片段就告诉我们在面对痛苦和焦虑时,需要先识别以上两种痛苦,再针对神经官能性痛苦采取相应措施来化痛苦为行动。
How:
那么具体面对痛苦和焦虑时,我们可以如何做呢?
l 感受痛苦:首先要意识到因焦虑给自己带来了痛苦的感受
l 识别痛苦: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痛苦类型,先识别遇到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
l 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 举例:如果不用再担心自己考试是否能通过,我会怎么样?是不是就可以把这种因为担心而引起的焦虑和痛苦放下了?
l 采取行动: 第二个步骤就像是过滤器,把那种负面情绪排除掉后,在这里留下的也就是促进我们成长的存在性痛苦。还是以考试为例,这个时候就可以直接针对考试本身做计划就好了,也就是这里提到的采取行动。
Where:
人人都会遇到痛苦,但以上方法更适用于能清晰分辨痛苦类型的成人。当然适龄孩子也可以在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下尝试运用。
案例:
上个月底周五晚上回家,我们家老大回来就很不开心地说:老师好坑啊,让我这周末也要写作文说去参加比赛。我平时成绩又不好,作文写得也不好,为什么要让我也写,又浪费我周末可以玩的一些时间,好烦。
因为我对这个片段很熟悉,当时听到她说之后,我就微笑着与她开始了以下的对话:
我:老师让你参加,说明相信你能写好,是在鼓励你呢,你是觉得要比一部分同学要写作文,所以玩得时间少所以有点烦是不是?
她:是啊,原本周末也没有太多时间玩,这样就更少了。(感受痛苦)
我:你记得妈妈之前跟你讲过关于化痛苦为行动的片段,对不对?你觉得你现在的这种烦,属于哪种痛苦?成长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
她:记得你说过,我这种负面情绪应该是神经官能性,是不好的。(识别痛苦)
我:嗯,很棒,还能记得。那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没有这种不好的负面情绪,你会怎么样?(问自己)
她:如果没有,那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烦,至少是正常的。
我:理解得相当好呢。那咱们回到你讲的事情本身,按你现在的情绪,你会如何做呢?
她:既然老师已经布置了,也发了材料。不做肯定不好,那我只能做了。那妈妈,你到时要帮我看下我的稿子可以吗?知道你现在在学习拆书,好像挺厉害的样子 。(采取行动)
我:好呀,没问题。妈妈一定跟你一起梳理
经过这段谈话之后,她心情好了不少。
预防异议:
那有小伙伴可能会说,痛苦哪有说得这么简单就可以消除呢?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世界上不就不存在痛苦了吗?
嗯,小伙伴有这种疑虑是很正常的。但当我们真正在生活中去运用这三个步骤的时候,首先在第一步识别痛苦时,是不是就把接近一半的存在性痛苦给放下了?因为这是客观存在的痛苦,可以促使我们成长。大家觉得呢?有没有觉得生活一下子美好了许多?
A3现场演练
相信大家对如何面对痛苦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是大家现场运用知识的时候了。
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要演练的场景:
Emma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白领,领导也一直很信任她。这不,昨天领导又交给她一个很重要的新项目,让她来主导。她原本手上事情也不少,想着还有孩子也需要时间来照顾,领导这样再给她增加工作量,虽然知道是因为领导信任她才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她,但相应地她照顾家里的时间就会少很多。她烦了一晚上,想着周末约上好朋友Caroline来聊聊天,看有没有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Caroline刚好有看过此片段。)。
现在,就有请大家按刚才的每两人一组来进行演练,分别扮演Emma和 Caroline
Caroline的扮演者要注意运用今天片段所学的四步骤来引导Emma的扮演者,但要特别注意一点:咱们这个现场演练,不是一定要求大家去解决场景中的具体问题,目的只是想让大家运用今天所学技能,将刚才提炼出来的四步骤运用到对话中,引导并激励对方有化痛苦为行动的意识就可以了。请问大家清楚了吗?
讨论和台下演练时间4分钟,请大家现在开始,4分钟后,我会有请一组小伙伴上台来演练。
学习者演练分享(备注:学习者澜娟扮演Caroline, Doris扮演Emma):
Emma: Caroline,我最近好心烦啊,本来工作就很多,老板还要给我派活,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目前我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怎么做。
Caroline:你现在很烦是吧?(感受痛苦)
Emma:是的
Caroline: 想想也是,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觉得很烦,其实这事儿还确实挺难办的。我看你现在是挺烦躁的,手上事情也确实挺多,第一自己原本就有手上的工作要做,第二老板还要给你新项目,第三呢,家里孩子还需要你照顾。这都是需要你去做的,可是即使你烦也需要去做对不对?
Emma:是的
Caroline:那你觉得你现在有的这些痛苦是能帮助你成长还是只会限制你的成长?(识别痛苦)
Emma:那是肯定没有帮助的。
Caroline:嗯,是的。烦与不烦,这些事你都需要去做。那你问下你自己,这些痛苦的情绪有助于解决现在手上的这些问题吗?如果没有这些情绪,你会怎么做?(问自己)
Emma:就是不可以解决呢。如果没有这些情绪的话,我可能会好好想想,怎么处理好手上的工作和照顾我的孩子。这样的话就完全是一个存在性的痛苦。
Caroline:是的,那你觉得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
Emma:那我应该会给自己手上的事情排个优先级,先去处理工作上的事,再回家照顾我的孩子。(采取行动)
Caroline:嗯,那你觉得今天的聊天和倾诉有没有帮助到你?
Emma:有的有的,就是减少内耗,直接行动就好了。谢谢你
结束语
谢谢,谢谢两位学习爱好者的精彩演绎,大家有没有记住这四步骤?感受痛苦-识别痛苦-问自己-采取行动,通过刚才两位扮演者的演绎,是不是又加深了些印象?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通过今天拆页的阅读与分享,希望以后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痛苦时,不再盲目焦虑,区别对待痛苦,让咱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一些,好不好?
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