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所属活动: 【拆书帮廊坊筹备分舵第18场】集中精力只做好一件事&知关系远近,提合理要求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集中精力只做好一件事

开场:

为了便于接下来的学习讨论,我们以办公桌中间为界分成两个学习小组。

大家好,我是热爱运动健身和读书分享,以及追求卓有成效的晋级拆书家郭建,今天和大家一起拆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首先我们了解所谓管理者:就是一个人能够凭借知识和技能,肩负公司责任,对公司产生实际影响,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请大家也思考一下,自己算不算是管理者。

有效—就是我们要按时做完该做的事情。如果要做到“卓有成效”那就要求必须自觉地管理好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而管理我们自己首先要管理的就应该是我们的时间。

【总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今天的片断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依照(行为)“时间安排四步骤”(澄清),把自己的时间集成整块时间统一安排(界定)。而后学习者在处理多项事务时,运用(行为)“集中精力工作法”(澄清),在一整块时间内只安排做好一件要事。(界定)

【场景】话说春节间同学小聚,我和老班长挨着坐,所以聊的比较多。他去年到一家私企任高管,据说混的还不错。

我问:“老班长,祝贺高升啊,工作还顺利吧,听说待遇不错啊。”

班长回答:“怎么说呢,钱儿是多挣了点儿,可是工作也不轻松啊!就说去年吧,要做好防疫工作,还要实现全年增长15%,然后就是加大客户拜访力度,这还不算各种的应酬、会议、培训等等。”

我说:“你这也不容易啊。”

班长说:“可不是嘛,每天都是焦头烂额的,到公司就一个事接着一个事儿啊。有时候还要双管齐下,两三件事一块干,就这还得经常加班呢,老婆都有意见了。哎!不说这个了,干一杯吧。”

【提问】各位的小伙伴,你们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呢?天天加班加点,时间总是不够用,事儿也总是安排不开?有时候忙起来一眨眼的功夫时间就没了。等哪天忽然闲下来对自个儿来个灵魂拷问:时间都去哪儿了?你会不会大脑短路,一脸茫然呢?

【影响】试想长期这样下去,我们一定会感到焦虑紧张,身心疲惫。对时间失去了感觉,事儿也做不到合理分配。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生活目标渐渐模糊,工作热情消耗殆尽。

【解决】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呢?好,今天我专门为大家带来了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本书作者彼得·德鲁克,被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是“大师中的大师”。这是他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对各企事业、各培训机构乃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等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当然在指导个人如何做好自我管理,任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益等方面也非常实用。今天我只选了其中两个片断,就可以有效解决你所遇到的时间和事务等方面的困扰。教你如何诊断时间,把时间管理起来,最终收集成由自己支配的连续的整块时间,把我们首要事务安排进去,并集中精力干好它,从此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卓有成效。

【R1学习目标】跟随我完成今天的片断1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依照(行为)“时间安排四步骤”(澄清),把自己的时间集成整块时间统一安排(界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1-2分钟来阅读手中的原文片断,读完请举手示意。

片段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P28

第2章 掌握自己时间

根据我的观察,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然后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再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都已经读完了,我来为大家讲解。

【互动】

拆书家: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家说片断中所讲的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而是往往从哪里着手呢?

学习者:时间安排;

拆书家: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而是以什么为起点呢?

学习者: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为起点;

拆书家:好,不错。有效的管理者,最后,就是将自己“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的时间怎么样呢?

学习者: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间。

【what】这个片断讲述的是有效的管理者一开始都是从时间安排上着手,如此看来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why】

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的消费者,而时间的供给,没有丝毫的弹性,又稍纵即逝,根本无法贮存。时间管理大师们往往都是能掌握自己时间的高手,他们总是清楚知道自己的时间去向,并能合理收集与分配时间。

而大多数普通工作者对自己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对时间的认识和分配上没有轻重缓急,觉着自己反正天天都在忙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举个反例】

说到这儿,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开头举的老班长的例子,他的工作状态说明了什么?是不是他对自己时间的掌握存在不足之处呢?

【概念讲解】

我们一起读完片段,大家有没有发现,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在工作的着手点上,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工作伊始他们并不是从惯常的工作计划开始,而是“从时间安排上着手”。

这个“从……上着手”好理解,就是“从……开始”。

而“时间安排”这一概念,我们还真不一定明白,当然要求我们做到就更难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几个案例把“时间安排”这个概念辨别清楚。

[概念折返1]: 王队一上任就定目标、列计划,投入紧张工作。每天都是深陷一连串的工作之中,事无巨细总也干不完。可是过段时间再看,办公桌上被搁置的计划越积越多,急得他总是抱怨:这事怎么越干越多啊,时间都上哪儿呢?

请问这是“时间安排”么?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大家回答的很好,不是的。“时间安排”不是茫然不知地投入工作,而是清楚地知道时间的用处。比如,王队可以先做好时间的跟踪记录,弄清楚自己的时间都被什么事情占用了,然后再做下一步的统一安排。

[概念折返2]:再看个例子 ,李总在担任公司总经理的两年中,除了元旦和春节两天,每天晚上都有应酬。凡是宴会必须作陪,每次都得花几个小时。不管是欢送老同事退休,还是宴请政府官员,他都要出席。其实这种饭局无助于公司和自我发展,主办方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而有关公司发展的大事他却没有时间处理。请问这是做到“时间安排”么?

学习者:不一定。

拆书家:对啊,真的不一定。“时间安排”不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是要专注有成果的生产性事务。比如,李总通过分析,可将不必做的事取消,将不必亲自处理的事交给别人,以此削减大量无谓工作,用整块时间处理要事。

[概念折返3]:再看一个例子:王秘书负责为领导写报告材料,写作期间经常被中断或打扰,时间变得零零散散难以集中精力,虽然加在一起总用时也不算少,但交不出能让领导满意的稿子。请问这是做到“时间安排”么?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对啊,因为“时间安排”不是被打成碎片,这样其实就等于没有时间;而应该集中起整块时间来自由支配。比如,王秘书应分析并找出原因,向领导说明情况,合理安排后,用足够的大块时间来写重要材料。

[强化讲解概念的I]: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时间安排”不是每天焦头烂额的忙忙碌碌,一头陷进流水账般的工作里;而是,分清时间都去哪儿了,然后再收集成连续整块时间干重要的事。所以有效的管理者做事都是先从“时间安排”上着手,他们深知只有掌握了时间才能做好工作,高效完成任务,取得成果。

【How】我们清楚了什么是“时间安排”以及“从时间安排上着手”的重要性,那如何做到呢,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提炼出“时间安排四步骤”: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你可以对照手中我的实际案例(第2页)边看边听。

步骤一:记录时间

连续记录1周时间的实际耗用情况,注意事做完了“当时”就记,别等一天忙完了再记,那样你脑子记不详细。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可半年进行一次。

例如:我记录了某一天和一个周末的时间使用情况。

步骤二:去除不必做的事,节省时间

找出不必做的事,对着时间记录逐项问:不做也没有任何影响的事,便立刻取消,节省下来时间,归入整块时间。

步骤三:找出别人可替做的事,分派出去

在时间记录中找出可由别人替做的事,由别人代为参加或处理,也不影响效果的事,便分派给他人,调整出来的时间,归入整块时间。

例如:表格右边第2列,就是我的诊断情况。

步骤四:集中时间

最后将可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成连续的整块时间,统一安排。

例如我一天中收集成约三块可自己支配的时间,共约400多分钟,周末每天收集成约两块可自己支配的时间,每天共约240分钟,这组数字真的让人大吃一惊。

{举例验证:放在How中讲}

【预防性异议】有的小伙伴会说,我知道“时间安排”很重要,可按你的方法,要记录、分析、归纳,这也太麻烦了。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详细的时间记录,通过简单的分析,就能得出时间究竟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所以,请相信当你做完以后肯定会大有收获。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适合新上岗或想改变工作状态的朋友,因为他们想按时做好该做的事情,想使自己变得更高效,更有成果。比如从事管理、专业人员、知识工作者等。而工作单一、生活简单又觉得时间充裕的伙伴就不太合适了。当然,你还可以学会这个方法后去输出,帮助孩子、爱人、朋友和同事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催化应用

【显像提问】(编写剧本)

接下来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小剧本(也就是小故事)。假如下周的某一天,在某地和朋友聊天,他遇到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工作压力大,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忙的连时间都不知道去哪了,休息也受影响,但效率并不高……

正好你今天学到的这个“时间安排四步骤”正好能帮到他。于是,你耐心地为他一一指点……

好,请大家写清楚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景对话,内容中要有“四步骤”:记录时间、去除不必做事、别人可替做的事、集中时间。大家可以参考手中第2页模板,把小剧本情节要点写下来。时间5分钟,然后邀请小组代表来做分享。现在开始……

好,接下来我们邀请哪一组的代表来分享你们的小剧本,时间2分钟。

【点评】反馈

好,感谢小刘的小剧本,大家掌声送给他。剧本中有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对话等,非常生动,还用到了“时间安排四步骤”,很棒。

请问大家对时间四步骤还有不清楚的吗?刚才有没有哪一步介绍的不够精确呢?

希望大家将来工作生活中常运用这个方法,做好个人的时间安排,那么自己的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

好,我们通过第一个片断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从时间安排着手的方法,“方法”固然很重要,那大家说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学到了,就要把它怎么样……

学习者:用起来。

接下来,集中出来的这些时间如何使用,有些人是做着一件事还放不下另外一件事,结果一定会产生新问题。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片断的学习:如何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R2】跟随我完成今天拆页2的学习,学习者在处理多项事务时,运用(行为)“集中精力做事的方法”(澄清),在一整块时间内只安排做好一件要事。(界定)

请大家先完成一个集中精力干事情的自测题,请仔细阅读以下5个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大家最后加出总分。

【I】解释自测题

通过这个量表自测,我们来了解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情的现状。测评结果不是唯一的标准和一成不变的,只是当下的一种反映。

有没有总分在25分以上的小伙伴?那说明在集中精力做事情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你要多多介绍你的宝贵经验。

有没有15-25分的伙伴?说明你具有一定的集中精力做事情的能力,如果好上加好,还会有提升的空间;

15分以下的伙伴呢?今天你来对了,马上就可以收获集中精力做事情这项技能,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接下来先用2分钟阅读片段2,请完成的伙伴举手向我示意。现在开始!

片段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P122-123

一个人如何能够完成这么多的大事,而且是这样艰巨的大事,“秘诀”尽在其中:每次只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而结果是,他们所用的时间总比别人少的多。

有些人一事无成,而实际上他们却做得很吃力。第一,他们低估了完成一件任务所需的时间。他们总以为万事顺利,却总不免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然而每个管理者都知道,没有任何事情会是一帆风顺。其实,所谓意料之外者,正应该在我们意料之中。而所谓意料之中,往往从来没有令人愉快的意外。所以,有效的管理者对时间需求的估计宁可有余,而不可不足。第二,一般的管理者(往往也是不大有效的管理者)总喜欢赶工--而赶工的结果,总不免使进度更加落后。有效的管理者不愿赛跑,他们按部就班,稳定前进。第三,一般的管理者喜欢同时着手几件要事,结果对每一件事,他们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最少整块时间。只要任何一件事情受阻,全部事情也都会跟着受阻了。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必须要完成许多工作,并且要有效地完成。因此,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只集中努力做好一件事--集中他们本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整个组织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坚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有小伙伴已经读完了,注意力回到我这里,继续讲解。

【互动】

1.拆书家:大家跟随我一起来回顾一下片断内容

一个人如何能够干成一件件大事,有一个“秘诀”是什么呢?

学习者: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拆书家:有些人一事无成,第一个原因是对完成一件任务所需的时间,高估还是低估呢?

学习者:他们低估了。

3.拆书家:好,我们继续看。第二个原因,一般的管理者总喜欢赶工,那赶工是让进度提前了还是更加落后呢?

学习者:落后了。

拆书家:“好,大家回答的非常好”。

【why】我们多数人即使在同一时间内专心致志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如果想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那就更不必谈了。所以要有效地利用我们的才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集中个人所有的才能于一件要务上。

【How】我们明白了把一件事做的又快又好,那你必须每次只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那具体怎么去做呢,我们来看“集中精力工作法”:

第1步 专注于一:一次只给自己安排一件重要的事情,并且将连续整块的时间安排给这件事。集中精力做好一件,再去做下一件。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这个道理。

第2步 留足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要事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事情进程中,难免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提前预留好充足的时间,以免让你措手不及,打乱你的节奏。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3步 按计划行:准备就绪,开始集中精力做事,就是要踏踏实实按照事先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逐步进行。不要盲目的赶工、抢先,跟别人打比赛。常言道:慢就是快。

【举个反例】

我一直向往着能过上衣食无忧,每天读书的生活。我想干脆把未来十年的梦想,集中在一两年内,一下子把衣食无忧的问题解决了不就行了嘛。当时就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同时又加盟了一家火锅连锁,两件大事同时进行。可哪儿成想,招工难、内部矛盾、不懂经营等等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频频出现,最终创业失败,让我负债累累,几乎是一蹶不振。

【where】集中精力工作法”可以用于组织、家庭或个人的工作、学习等重要事务安排。如果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用这样去做了。

【预防性异议】有的小伙伴会说,这个道理听起来没有多难啊,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中要按部就班。但仔细想,既然彼得·德鲁克先生用这么长的篇幅来讲这个道理。同时我们从古至今又有很多古圣先贤不断地告诫我们这个道理,证明它虽然简单但并不容易做到啊。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微行动学习

一、【引导讨论问题】{发散}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入微行动学习的环节:

拆书家:讲到这里,我大脑里想起自己在以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确实犯过很多类似错误。那接下来,请大家回想在你以往的实际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关于“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的问题,是否也掉过坑呢?你觉得平时哪些做事习惯与之最不相符呢?把它写在纸上。或者在将来运用的时候,你觉得哪一步最难呢?都可以写下来。{请大家按开始的分组进行讨论,时间5分钟}

(……小组讨论……)

第1组:小伙伴认为第1步最难,无法专注于一件事。

第2组:小伙伴也认为第1步最难,无法专注于一件事。

两个小组的小伙伴都认为第1步最难,那我们请出哪位小伙伴说一说你亲身经历的故事,来描述一下,你遇到了什么事件,而觉着这个问题最难呢?

方向讲了他的案例:

在3月21日的时候,安徽客户现场有一件重要的事儿。公司孙总直接给我打电话,说设备出现故障,影响较大,所以直接派我去现场处理问题。我到达现场处理一半的时候,又来了一个集团客户的电话。我手里干着现场的活儿,又解答着客户电话。两边都不舍得放下,结果不但手上的工作出现差错,电话里的客户领导见我回答的不认真,也开始责备。

拆书家回应:通过方向的分享,他阐述了自己无法专注做一件事,所以大家往往都是因为着急而同时做两件事,而两件事都做不好。

拆书家回应:那好,我问一下1组的小伙伴,你们还有什么案例要分享吗?是否有补充的呢?

第1组小伙伴:方向的案例很好,能代表他们的意见。

【明确问题】{收敛}

拆书家:好,通过大家的理解,最终我们明确为讨论一个问题:无法专注于一件事

二、【讨论本质】{发散}

拆书家:大家小组讨论,是什么引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现在开始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小组讨论……)

经两个小组不断追问,共讨论出四个本质原因,列出来:

辉辉:你为什么要选择同时做两件事呢?为什么不一件一件干呢?

方向:我觉得是我低估了现场事件的难度;

辉辉:你是不是感觉自己能力特别强,能同时把两件事都干好呢?

方向:当时接到客户电话,我觉得能同时干好这件事。还是对自己的能力有高估。

海啸:请问客户现场给的时间与你去之前预计的有没有变化?

方向:确实有变化,我觉得能够完成,赶一下就行了。

拆书家:那等于外界条件给你带来影响。

小刘:我想问,是不是因为是老板派的活儿,遇到什么情况也一定要干好。

方向:我想既然老板亲自安排的活儿,那一定就全力做好。

拆书家:请问大家还有没有提问呢?

学习者:没有了。

拆书家:那我们关于无法专注于一件事这一问题本质的追问,得出四个答案:

1、低估事件的难度;2、高估自己的能力;3、外界的干扰估量不足;4、想好好表现;

【明确本质】{收敛}

拆书家:关于提出的这四个本质都有道理,大家可以结合过往经验,继续追问来深入探讨,如果所有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我们只解决一个,大家说最关键、最根本的是哪个呢?

拆书家:方向小伙伴你觉得是哪个呢?

方向:我觉得是高估自己。

拆书家:辉辉你的意见呢?

辉辉:我还是感觉他低估这个事件的难度。

海啸:我想问下你为什么会高估自己呢?不就是要表现吗?

方向:是啊,有这方面原因,当然我觉得自己也是有一定能力的。

小刘:你就是想表现自己。

拆书家反馈:总起来说我们要找最关键的原因,刚才海啸提的问题非常好,他直接问是内因问题,直达心灵深处,对不对?

方向:老板亲自派的任务,我要是干好了,可以提高待遇,对我有利。

拆书家反馈:其实我们前面讲高估、低估以及外界干扰,最终,还是回到根本内因。

方向:对,还是想表现自己。

拆书家:好的,我们讨论出“想好好表现”是造成“无法专注于一件事”的问题本质,大家同意吗?

学习者:同意。

四、【讨论解决方案】{发散}

拆书家:那么接下来,我想问下方向(案主),问题的本质是“想好好表现”。那我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到什么程度,到哪一步,你认为就算解决了呢?就算有答案了呢?

方向(案主):只要我能分出哪件在前面干,那个在后面干,就可以了。

拆书家反馈:那我理解着是不是,把事情能分出来前后主次,把这个步骤讨论出来,这样是不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学习者:大家包括案主表示同意。

拆书家:那我们开始讨论有哪些具体的行动步骤

{现在开始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第1组:1、做筛选; 2、列任务清单;3、分出紧急重要的事;

第2组:1、任务汇总;2、任务的排序;3、应急预案;4、合并同类;

拆书家:那我们先把这七步相同的步骤进行一下合并吧。

学习者积极配合,经大家一起商量,最终把两组的七个步骤,合并成四个步骤:

1、列任务清单;2、任务的排序;3、应急预案;4、合并同类;

拆书家:接下来我们把这四步按先后次序列出来

学习者:1、列任务清单;2、合并同类;3、任务的排序;4、应急预案;

拆书家:好,那请问方向,咱们通过一路追问,到现在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列出来四步,那请问能够解决你刚才的疑问吗?那如果还原到当初的现场你将怎么去做呢?

方向(案主):嗯,可以解决我的问题。还原到现场:先分出主次,干眼前重要的工作,等这个工作干完之后,再静下来给客户回电话。

拆书家反馈:很好,刚才方向给我们做了还原分享。其实我们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事情出现,只要大脑有这么一个思维,那对我们眼前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讲解成果】{收敛}

拆书家:好,我来公布一下最终的讨论结果:

第1步:列任务清单

第2步:合并同类

第3步:任务的排序

第4步:应急预案

拆书家:感谢各小组的分享,大家表现非常好,充分发挥了我们的集体智慧,都做出了贡献,我们也收获了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结果。那给我们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吧!

【A2】布置作业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应用这个方法,我给大家留个作业:大家从明天开始的工作中,请运用今天我们集体讨论的集中精力做好一件要事的方法,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还有呢,你可以把这个的方法介绍给同事、朋友或家人,让他们也能顺利地工作或学习,收获更多的结果。

(注意哟!时间、地点、你把这个经验介绍给谁了,你们是怎么对话的)。

回去进行实践和复盘,并将复盘内容发到大群里,拆书家可以点评。

【结语】

好,今天我们用了70多分钟的时间,学习了如何集整块连续时间集中精力一次只做好一件要事的理念和方法认识到要想变得更加卓有成效,就需要这样去学习、工作。希望小伙伴们把它变成你的一种思维模式,相信你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时间在你手里,要事在你心中,你才是自己的管理者!

今天的学习课程结束。

方向的作业反馈:

时间:2022年4月24日

地点:家中

人物:我、爱人

背景:和爱人分享本次“专心做好一件事”的解决方案,并按照步骤做出自己一天的事务规划。

事件:

我:老婆,今天我们关于“专心做好一件事”这个问题做了讨论,并讨论出了解决方案,我今天跟你讲一下,咱们做个测试,或许我们需要相互的配合。

老小姐:说说看,有什么成果,怎么做呢

我:你慢慢听啊,我呢,依照讨论出的解决步骤,对我今天一天的事务做了安排:

第1步:列任务清单

先把一天中要做的事情全列出来:

1)计划五一前要办理的事项;

2)公园跑步;

3)送孩子去找同学;

4)收听演讲课程;

5)写字60分钟;

6)整理学习计划;

7)傍晚接孩子回家;

第2步:合并同类项

按照事情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合并:

1)在家里办公:计划五一前要办理的事项;整理学习计划;

2)去市区:送孩子去找同学;

3)到公园:下午公园跑步;收听演讲课;傍晚接孩子回家;

4)写字60分钟;

第3步:排主次

按照事情重要和紧急程度、以及工作场景排出主次:

1)在家里办公:送孩子去小朋友家;

我:本来假期里孩子就是最重要的事,我想和你商量,你去送女儿,我呢,按照我的计划做事,等傍晚我去接她,你看可以吗?

老婆:当然可以

我:我继续讲啊

2)在家里办公:整理学习计划;计划五一要办理的事项;

3)到公园:公园跑步;收听演讲课;傍晚接孩子回家;

4)写字60分钟;

第4步:做最重要的事

预留上午5个小时的时间,只专心做一件事:整理学习计划;

其它事情再依次向后安排。

我:老婆,以上就是我按照步骤做的全天计划,你看好不好?

老婆:看起来非常不错哦。你先试用,明天我也按这个步骤给设计一下自己的时间和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