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我是成昕,大家也可以叫我解毒。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1.HR小姐姐,喜欢了解别人的成长历程,所以做招聘模块。2.8岁孩子的宝妈,希望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所以学习了家庭教育3.家庭教育指导师。 希望我很快能有第四个标签三级拆书家。
【技能点】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特征:
今天我们拆解的片段来自宋春涛的《想清楚 说明白》,这本书会带我们了解表达背后的理论和规律。探询听众的逻辑和情感需求、构建表达架构的“金字塔原理”。
A)优势: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更注重讲实践而不是干巴巴的原理,本书分享了作者20年职场培训、咨询和生活中的思考提炼,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要我们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得到启发和借鉴。
B)利益:
B1: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尴尬情况?
每次你代表公司去给客户讲标,客户方评委不是出去打电话就是低头刷微信,对于你展示的内容显得毫无兴趣,搞得你在台上手足无措;
在项目呈现中,明明你做了精心准备、资料也很充分,可同事们慢慢地都开始走神、偷偷看表……
同样是汇报工作,领导刚才还频频点头、辅以微笑,一听见你说话,就开始双眉紧锁、目光飘散;
如果是你也有这种情况,那推荐你看看这本书。
B2:本次拆页选择的是开场的万能公式-PIP,如果你每次当众演讲不知道怎样开头才可以吸引听众,那你今天来听分享可是赚到了哦!
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刚才发给大家的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开场的万能公式-PIP
第一个P,指的是 Purpose,目的。也就是无论你去做哪种表达在开场白的环节都要面对听众,交代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交代得越清楚,听众对你接下来所讲的主题以及核心观点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就越高。
中间的I,指的是 Importance,重要性。开场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向听众说明你所表达的主题对于他们为什么重要,听众就会更关注你所讲的内容。
最后一个P,指的是 Preview,概览。
我记得小时候,电视节目很有限,只有中央一套、中央二套在内的几个频道。每天晚上节目的最后,都会有一个第二天节目的预告,从早上几点到几点是什么节目,下午几点到几点是什么节目,晚上几点是什么节目,清清楚楚。表达者也是一样,需要在开场的时候把整个“树林”完整地呈现给听众,让他们心中有数。
时间到了,我看小伙伴们都举手示意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作者讲的是我们表达中用在开场的万能公式。目的、重要性、概览,简称PIP。
(why) 在正式演讲前好的开场白可以让听众清楚的了解你的目的,对他的重要性,和大致包括些什么内容,便于你正式讲解。
这就好像当我们要去一个陌生地方,在行进的过程中会觉得路途遥远,担心拐错了弯,错过路口。而当我们了解了路途多长?行进中会遇到什么?再回来的时候,通常都会觉得距离好像被缩短了,也没那么累了。PIP的方法就好像是帮我们了解了路途的长短,路况,走这条路我们能得到什么,让我们对整体的讲解有了一种掌控感。
<不那么做的坏处>(PS:要写一般做法的坏处,而非个例的坏处)
一般我们在开场的时候都容易草率,不是没目的,就是没说明重要性,没讲概览,还有时候一个点都没有就开始了。
我之前就常在这上犯错,做招生会不说目的,说了一堆别人也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不说对别人的重要性,演讲结束了别人会问你讲的这些管我什么事;不说概览,不能在开始要听众做到心中有数,没有整体的框架。
有了PIP我再招生就可以有好的开头了,我可以说:
P讲目的:“今天大家来这里目的是为了要了解我们的训练营是如何提高大家的记忆力的。”
I抓重点:“大家在平时有没有记忆的困扰呀?刚学完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或者考试的时候写了2个知识点,还有一个怎么也想不起来,如果有人能给你提醒一个字就好了,可是考试的时候不可能有人提醒,或者知道知识点,可是这个知识点一定要按顺序写——————这些记忆问题在这个训练营里都可以解决。”
P列概览:“今天我们的招生会包含5部分 1.记忆演示2.记忆原理3.训练营安排4.收费问题5.问题解答”
用上这3步开场是不是能要听众一下子捋清思路?
(how)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去做。
①P—讲目的。开场时先说清楚目的,有助于听众更好的接收你要分享的主题,从而提高你分享的效度。
②I—抓重点。开场时要围绕对听众来说重要的内容来讲解,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获得共鸣,有助于之后的内容渗透。
③P—列概览。开场时告诉听众所有的模块,要听众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好像是我们读书看了目录就知道这本书大致内容,哪一部分是我该着重了解的?哪一部分我可以略略带过,心里就有谱了一样。
(where) 这个方法可以运用的场景不限于演讲,在一些正式谈话中也可以运用,可以提高了沟通的效度。沟通内容少的时候就不用做概览了,可以只讲目的和重要性
分享一个自己的案例(反例)
作为HR在员工提离职的时候我会经常找员工谈话,一年前我对一个女JAVA做挽留面谈,没有梳理谈话的框架直接就开始聊,目的当然是很明确希望她留下,那天我问了她想走的原因,分析了她现在在市场上的价值,一会又聊到她的职业生涯规划,晋升路径,公司的发展,行业一片大好之类的东一句西一句的,默默叨叨讲了一小时,最后也没有说期望她留下,谈完员工听的云里雾里。
学习了拆页片段,面对我过去这个失败的案例时,如果时光逆转重来一次,我可以这样做(A1+)
1、讲目的:一开始就说明了“韩梅梅我看你提了离职,今天找你来是想和你聊聊,公司还是很肯定你的能力的,希望你能够留下来。”
2、抓重点:我的这个提议不光是对公司有利,对你个人之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
3、列概览:我可以从你目前的工作水平在市场上的价值;公司能够给到你的晋升路径;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和行业未来的发展对你的影响这四个方向给你分析一下你留下来的好处。
做完了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演讲或正式的谈话如何开场有了新的认识,将这种开场用到生活中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技能点】【A1】拆书家提问设计。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了具体的情景。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好,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你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类似以下的情形,你当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你要开始一场招生、招商讲座、分享会、或演讲因为开场不吸引人,没有讲明白目的讲完了大家不知道要做什么?讲了个寂寞。或是没有说明对听众的重要性,大家觉得和自己关联不大,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再或是没有讲概览,听众心理没数,听一半走了,后来得知他想了解的在下半场。
如果有了类似的经历,你回想下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你是如何设计的开场?结果如何?
请写在你的便签纸上,然后在组内讨论,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到时请完成的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好,小组讨论的时间到了,现在请这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
我们分下组,这边一组,这边一组(也可以沿用上次的分组)【技能点:分组】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上周
地点:昆明
人物:我和领导
起因:上周去昆明出差结束后需要向领导反应当地面临的事实。
经过:我们当时在当地办会效果不好我只是陈述了事实,没有和领导讲明我的目的,也没有说明事情的重要性,我要说的内容比较多,也没有列一下概览。
结果:说完以后领导蒙圈了,也不知道我到底要说什么。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技能点】[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如果以后再遇到同等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感谢大橙子的分享, 我们刚才学习了开场的万能公式PIP,如果时光逆转再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回到过去的那一天的事情面前,你运用这个公式,会怎么重做一次呢?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和组内的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互相点评、优化
尽量每个人都表达一下,最后请1位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他的做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如果时光逆转再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回到过去的那一天的事情面前,你运用这个公式,我会这么说
P讲目的:领导我出差发现当地现场办会的效果不太好,我提议更换代理商或者是及时沟通,我倾向于换掉。
I抓重点:因为我们之前合作的员工都已经离职了所以说代理商也不是特别的配合,如果总是这样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对公司非常不利,而且我们是甲方有权更换代理商。
P列概览: ①阐述上一次办会不理想的事实;
②再阐述一下这一次出差反应不好的事实;
③员工离职和代理商之间产生不好的影响;
④总结一下我的期望是需要更换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