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欢迎大家来到 TF3-3拆书现场,我叫梅花,用两个便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是一名英语老师,第二个是二级拆书家。为了方便讨论和分享,我们先分组,以中间为中轴线,左右两边各为一组。(依具体情况来定)
【学习总目标】我们今天学习两个拆页,大家跟随我完成今天的拆页学习后,可以现场运用积极主动模式的三个步骤(行为),让自己在遇到困境时做出积极的选择(界定)。并且可以列出在实现目标的路上应该关注的问题(行为),提高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帮助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界定)。
[图书介绍]:
(1)场景:前天晚上,10点钟了女儿还没有洗澡,正兴趣盎然地看漫画,我火冒三丈,抢过手机,大声地骂她,都是你逼我发脾气的,我把自己发脾气归因于女儿逼我的;最近出现了很多花边新闻,我们上班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有时候竟然忘记了重要的工作,然后草率地赶进度,我在做浪费时间精力的事情。
(2)提问: 伙伴们,当你们遇到以上类似的情况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除了我用的办法之外,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影响: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总是归因于外界因素,就会推卸责任,导致没有反求诸己,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总是花时间在新闻上面,目标无法有效地完成,那就会跟别人的距离越来越大。
(4)解决: 那怎么办呢?我今天带来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之作。书中提到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是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第一: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可以通过做出选择的自由,帮助我们变消极为积极,让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个在第一片段讲述)第二:通过缩小被动消极的关注圈、聚焦积极主动的影响圈来解决时间精力浪费的问题,让目标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个在第二片段讲述)
【学习目标1】接下来我先学习片段一,学习者能够引用(行为)“积极主动模式”的三个步骤,重述在生活、工作和目标上遇到的困境(界定),让问题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观察的技能点:1)、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四个步骤。2)、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设计清晰,体现了该目标。
好,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一个片段。完成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谢谢。
刺激和回应之间选择的自由
弗兰克尔是一位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的决定论者。身为犹太人,弗兰克尔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
这期间他设想了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想象他从死亡营获释后,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教训,告诉他们如何用心灵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经历。
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修行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对于物质环境,纳粹享有决定权和一定的自由,但是弗兰克尔享有更伟大的自由——他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帮助他实践自己的选择,超越纳粹的禁锢。这种力量感化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帮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寻回自尊。
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弗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
弗兰克尔在狱中发现了人性的这个基本原则,并用其绘成了一幅精准无误的地图(见图3-2),由此发展出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观察的技能点:1)、拆页未超过2页;2)、至少有一个拆页不包含How的内容。
1、【互动环节】:我观察大家已经阅读完了,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问题:在片段中出现一个关键的概念,积极主动的模式,什么叫做积极主动的模式呢?
【学习者回答记录】:海蜇: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
【拆书家的回应】:非常感谢海蜇的积极参与。
2、[概念讲解]:片段有一张图片给出积极主动的模式:就是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叫做选择的自由。通俗一点就是:当事件发生后,人的直接反应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选择的。比如爱人冲你发火时,你可以选择直接怼回去,也可以选择忍气吞声,也可以寻找合适的方式化解冲突,选择哪种回应方式是由你做主的。这就是刺激和回应之间的选择自由。
3、[举例辨析概念]: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为了搞清楚这个概念,我先举两个例子来分辨下哪一种是积极主动的模式,哪一种是被动消极的模式。
(1)【案例1】有一天,你家的小孩带一位同学回来,同学偷了家里的1000元,你有两种回应方式:
A、我辛苦赚来的1000元被偷了(刺激事件)—— 该死的兔崽子你交的是什么朋友,以后不准带任何同学回来家。怎么最近我运气这么不好,坏的事情总是掉在我的头上,越想越气就打了小孩(回应方式)。
B、我家的钱被偷了(刺激事件)——觉得责骂孩子已无济于事了(反应),那么我想想,对于这件事情,我还能做点什么,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让他明白当小偷的结果,做诚实人的可贵。(选择的自由)
【案例1互动】:
【观察家提问】:A与B的案例中,哪种是属于积极主动的模式,哪种属于消极被动的模式。【学习者】:A属于消极被动的模式,B属于积极主动的模式。
(2)【案例2】某老师讲课的方式很死板,枯燥无味,我的回应方式也有两种。
A、老师讲课的方式太死板了(刺激),每次听Ta的课都会睡大觉,我干脆放弃了这个科目(回应)。
B、老师上课的方式死板(刺激),很多同学都会放弃这个科目(回应),但是我不想被这种环境困住,我应该想想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老师的上课方式(选择的自由)。
【案例2互动】:
【观察家提问】:A与B的案例中,哪种是属于积极主动的模式,哪种属于消极被动的模式。【学习者】:A属于消极被动的模式,B属于积极主动的模式。
4、【概念总结】好,那我来总结下“积极主动的模式”: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你作为一个人永远拥有选择的权利,它具有正向的,负责的和积极改变的特征。而“消极被动的模式”就是被情绪或外在环境所控制,它具有找借口,抱怨,找别人弱点的特征。
5、[具体HOW]:那如何做才能做到积极主动呢?回归原文案例,细化出“积极主动模式”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刺激事件,然后转换思考方式:【如原文: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引导学习者画出原文)】虽然身体的自由已经被禁锢了,但是作者转换了思考方式,精神还是自由的。
第二步:对于刺激的事件,通过积极的想象作出选择的自由。【如原文:这期间他设想了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想象他从死亡营获释后,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教训,告诉他们如何用心灵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经历。(引导学习者画出原文)】作者通过想象,这段经历是一种宝贵的教训,也许在未来是一件有意义的教育故事,他应该做的是思考如何让这个故事变得有意义。
第三步: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实践选择的自由:【如原文:但是弗兰克尔享有更伟大的自由——他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帮助他实践自己的选择,超越纳粹的禁锢。这种力量感化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帮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寻回自尊。(引导学习者画出原文)】既然不能消沉下去了,那就做点事情来改变下这个环境,《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就是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作者每天都会刮胡须,让自己看起来很精神;组织大家讨论一些话题、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讲笑话来让生活过得有意义。
4、[反面案例]: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个案例有点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其实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写照。比如:我妯娌有四个孩子,她的教育方式绝大部分是强制型的。有一天,她的大女儿不好好吃饭,她立刻把饭倒掉,并开门推她出去,还很生气地说:“不听话好好吃饭,就给我出去”。这就是典型的刺激到反应的消极被动的模型:只要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我就可以生气,可以发疯,甚至扫地出门。
【反转正】如果我能够早点学习了“积极主动模式”的三个步骤,我可以这样子跟妯娌分享这个办法:
第一步:接受刺激事件,然后转换思考方式。孩子不好好吃饭,想一想会不会是孩子身体的原因,或是今天的饭菜不合她的胃口,不要一下子就归类于不听话。
第二步:对于刺激的事件,通过积极的想象作出选择的自由。可以想象下,今天她不好好地吃饭,有可能是在思考问题,或是少吃点其实对健康也有好处的。然后选择跟孩子说:“如果是饭菜不合胃口,那今天就吃少点,你可以挑几样你还能接受的吃。”
第三步:创造积极的外在环境,实践选择的自由。接下来跟孩子探讨他们喜欢的菜式,或是跟孩子们探讨好好吃饭的好处,并根据孩子探讨的结果做出行动。
5、[适用边界]:积极主动模式用途非常广泛,不管是你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目标追求上遇到任何困境,都可以用此办法作出选择的自由。但是这个办法不适用于紧急危险的事件:比如火灾水灾,严重的交通事故,这些需要采取及时的措施。
6、[预防异议]:讲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你们心中有一定的疑惑。能够积极主动地处理事情是很好的选择。最怕的是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
【拆书家回应】:你们觉得难,我很赞同,这也就是我们需要学习成长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我们也是可以有选择的自由,有的人选择被动消极,有的人选择积极主动。在此,想借用罗斯福夫人讲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同意;就好比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改变你,除非你愿意。如果你把自己置于被外部环境所塑造的状态,你就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难于不难,做与不做,你是可以选择的。
【A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以上是片段一传递给我们的内容,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把刚刚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编剧本,请大家做好准备。分组不变,左右两边各为一组,可以跟组员一起讨论完成。
现在,请认真思考一下,未来3个月内,你在工作中、生活中或是目标追求中将会遇到什么困境?请运用“积极主动模式”的三个步骤来解决:编写一个剧本。【剧本的要求】:①设计出人物情节的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②对话形式展现。【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编写剧本,之后将会请成员上台展分享。(2分钟),可参考“积极主动模式”的三步: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到了,现在有请小陆小伙伴上来分享剧本案例。
(小陆)关于工作方面的困难:下个月我们公司会展开一次“最有创意的方案”比赛,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明年三月份会公布结果,获胜者将会有升职的机会。诗诗想参加,但是觉得这次的比赛竞争太强大了,不敢参与。而主管(小陆)很看好诗诗,希望她参加,主管学习过“积极主动模式”三个步骤,并将用此办法来鼓励诗诗.(小陆是主管,诗诗是想参赛者)
【主管】:诗诗,在我们的销售部门,平时你的创意是很不错的,这次比赛是很不错的机会,你要抓住它。
【诗诗】:主管,公司那么多强人,我肯定比不过他们的,还是算了吧,免得浪费时间。
【主管】:不要这么消极看待问题,这样子,我给个建议给你,你先思考可不可行。
【诗诗】: 好。
【主管】:【第一步:接受刺激事件,然后转换思考方式】:我们公司有很多人才,这是事实了。但是你未必比他们差,比一比才知道。【第二步:对于刺激的事件,通过积极的想象作出选择的自由】:你还可以想想,你参加这次的比赛,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宝贵的经历,讲给你的孩子听也是很酷的事情,关键在于你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参加就可以了。【第三步:创造积极的外在环境,实践选择的自由】:在你参加比赛中,我们部门可以跟你一起探讨,你需要什么支持可以大胆提出来,我们会全力支持你,如果你决定好了,那我们就下周一一起开个会探讨详细的方案和执行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子?
【诗诗】:好的,主管,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努力一搏。
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精彩剧本的展示,主管能够熟练地运用“积极主动模式”三个步骤来解决问题,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两个片段的过渡]:以上就是片段一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片段学习,我先来说明下两个片段的关系。第一个片段学习让我们知道当遇到困境时,可以用积极主动的模式做出积极的选择。但这只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第一步,想要达成目标,只有积极的选择还不够,还需要在行动过程中关注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忽略那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下面开始学习第二个片段,如何扩大影响圈并缩小关注圈,这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第二步。
1、[学习目标2]:通过学习片段二,学习者能够辨别(行为)影响圈可控因素,分解目标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问题(界定),变被动为主动,让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
2、[自测题]:在学习片段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看看我们平时会把时间精力放在哪里? 以下5个题目,请认真阅读每一句话,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时间为一分钟。
观察的技能点:【A1】环节的量表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1、【互动】我观察大家的小测试已经完成。大家的得分多少呢?
【学习者的分数】:
Robin:23分
小陆:22分
诗诗:19分
小易:30分
【拆书家的回应】:
大家的分数我已经知晓了,还算可以,至少没有伙伴是在15分以下的。
2、【解说自测题】那接来下我和大家解释下,这份表的测试是看看平时我们把时间精力花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如果你的分数在:
伙伴们,不论测试的结果如何,先不要评价。通过学习第二个片段内容:关注圈和影响圈,我们将会知道,如何利用时间精力来有效地完成目标。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二个片段。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务,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图3-3;3-4)。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子,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1、[互动提问]: 我观察大家已经阅读完成了,我们先来探讨两个问题:
(1)从片段中找出来,积极主动的人关注什么圈?有什么特点?(等待学习者回答)
【学习者回答:小易】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拆书家回应1】:非常感谢小易的积极参与。
(2)从片段中找出来,消极被动的人关注什么圈?有什么特点?(等待学习者回答)
【学习者回答:小陆】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拆书家的回应2】:非常好,你们都能理解片段中关键概念。
【概念总结】那我们再来看一张关于影响圈和关注圈范畴的图表。一眼看上去,关注圈有太多“有趣”的事情吸引我们的眼球了:花边趣闻、QQ微博微信贴吧、直播间电视剧游戏,让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上面。而影响圈中:工作事业、健康家庭、学习提升好像带着满满的压力感,难以实现。所以,“关注圈”是指我们日常所关注的事情,如时事、新闻、娱乐、八卦等等。而“影响圈”则是在我们的“关注圈”之内、需要通过个人努力才能达到的事情。【拆书家在现场用一张图表总结,提前发这张图给学习者】
2、[概念分辨]:为了更好分辨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特点,我再举两个例子,请辨别哪个是把时间精力放在关注圈?哪个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
(1)【案例1】某公司新接了一个很大的项目,需要有人负责筹划,公司领导觉得Lucy更加信任,虽然Lily和Lucy学历相当,工作经验年限差不多,但是Lucy的协调沟通能力更强,于是把这份肥差让Lucy负责。假如你是Lily,会有两种看法:
A、Lily觉得,我的能力并不比Lucy差,她一定有后门,怪不得前段时间她经常出入领导的办公室,这样子的任命太不公平了。
B、Lily心里会难过,因为这么好的机会也想自已拥有。但是静下来之后想想自己工作这段时间有点散漫,并没有提升多少。我要做好规划,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拆书家问1】:伙伴们,哪个是把时间精力放在关注圈,哪个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
【学习者回答1】:A-Lily是把时间精力花在关注圈,B-Lily花在影响圈。
【拆书家回应1】:很明显,A-Lily在怨天尤人,不正视自己的弱点,Ta在意的是关注圈的事情。B-Lily能积极思考问题,并聚焦于目标的实现,做的是影响圈的事情。
(2)【案例2】小明这次英语的期末考试得了75分,比前一个单元退步了10分,而他们班最高分是95分。对于这个成绩,他有两种看法:
A、这次考试的扩音器声音特别小,加上读的那个人速度太快了,都不是在平时训练的范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分数才这么差。
B、这次退步,我总结下:因为这段时间几乎没有读英语,作业也是急急忙忙地完成,也没有花时间在提分题上面,所以才考这么差,幸好这次成绩给我警醒,今晚要好好做好学习的规划并努力赶上。
【拆书家问2】:伙伴们,哪个是把时间精力放在关注圈,哪个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
【学习者回答2】:A-小明是把时间精力花在关注圈。B-小明是把时间精力花在影响圈。
【拆书家回应2】:是的,A同学在为自己考试的成绩找借口,他是在做关注圈的事情。而B同学能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做好计划来好好弥补差距,他做的是影响圈的事情。
3、【What】现在,我总结下本片段主要讲解了:一位积极主动的人,就会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内以求发展。而消极被动的人就会把时间精力放在关注圈内造成浪费。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做影响圈的事情,而不是关注圈的事情。
4、【Why】其实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会被动地把时间精力花在关注圈内,因为这样子可以带来即时满足,但是最后却是天天焦虑,天天痛苦,天天指责。而我们真正应该下功夫的是影响圈,这样不会抱怨和找借口,集中时间精力解决问题,那么事情也会越来越好。
5、[具体HOW]:发现没有,我在做消极被动的事情,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关注圈内。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变得积极主动呢?那就是做影响圈内的事情,从片段中细化出“专注影响圈”的三步:
第一步:辨别可控的影响圈。【如原文片段: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比如:我女儿胆子很小,我和先生总是担心她会被欺负,老师不看好她,这些都是属于不可控的关注圈,帮助不了女儿。其实我们应该找出可控的影响圈,比如鼓励女儿每天做一件小而意义的事情,让老师和同学可以赞扬的行为:把同学掉落的书捡起来、帮助老师檫黑板,这样子更加有利于她的胆子变大。
第二步: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如原文: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比如:教育界“双减政策”下,我们教培行业的老师都很消极,觉得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整天担心和抱怨这个政策的不公平性,这就是典型的被动思维,好像除了教书,再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但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正好可以好好利用这个事件,思考自己还可以发展的空间,我就找到了自己小时候做作家的梦想。
第三步:专注于影响圈内付出行动。【如原文: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女儿胆小的事情,我们担心也是没有用的,但是她的画画很漂亮,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提高她的自信心来克服胆小。鼓励女儿花时间精力在这个兴趣上面,把画出的画送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发现她的优点。
【A3】[微行动学习]:
所以,片段二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积极主动的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选择做影响圈的事情,而不是关注圈的事情。当然,“专注影响圈”的三步看似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次微行动的学习:
【A1互动分享】:首先,现在请大家回顾下,上两周发生的事情,如在亲子教育、生活、工作、学习或事业方面的目标实践过程中,你的时间精力是放在影响圈还是关注圈呢?给一分钟的时间给你们回顾,之后请每组伙伴分享自己的案例,案例要有:起因-经过-结果(2分钟)
【学习者案例】时间到了,有哪位小伙伴想要分享下自己的案例?
【Robin】:前两周我发现自己好像增重了不少,就去称下,结果重10-15斤。于是为了把体重减掉,我就做计划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跑步3公里或是做仰卧起坐100个。但是大概坚持了5天左右,但是面对这美食的诱惑,加上最近北海的天气也渐渐变冷,于是就找借口说等过完冬天在行动。结果前天我发现又重了很多,现在就是天天在自责,后悔没有坚持行动。
【小陆】:我是一名高中的数学老师,最近因为双减政策的原因,我上课的机会很少,特别是从上个月开始。我觉得如果再这样子下去会严重影响的事业,于是就计划要一个月内看10本书,还要学习理财的知识,为未来做准备。谁知道坚持不了一周的时间,就开始放松下来,特别是花很多时间在看小说上和无聊的新闻上,结果这几天确实出现了纠结和后悔的心里,觉得自己特别不负责任。
【拆书家的回应】:
【一、明确问题】:非常感谢两位伙伴分享的案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讨论两个话题,接下来,大家举手投票选择一个案例来讨论。就在他们刚刚分享的案例中,现在我们所有人都进行投票,选一个我们喜欢的话题进行探讨,举手表决,多胜少的规则。
【选择感兴趣的话题】Robin分享的案例:减肥计划(生活)。
好,那现在我们就Robin提出的减肥计划,假设你们已经有机会运用“专注影响圈”的三步骤重新实践过了。【第一步:辨别可控的影响圈;第二步: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第三步:专注于影响圈内付出行动。】那么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这三个步骤中,你们认为哪一步实践起来是最困难的?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1分钟)
【拆书家】:请问需要讨论的问题清楚了吗?
【学习者】:清楚了。
【二、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好,现在我们分组不变,左右两边各位一组。请注意,请结合你们自身的经验,互相追问,直到找到问题的本质。(5分钟)
【拆书家提问】:时间到了,小诗诗,你们这一组的结论是什么呢?
【学习者回答-诗诗】:我觉得第三步“专注影响圈内付出行动”是最难。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 诗诗,你们觉得第三步难,是哪些因素让你们觉得这一步最难呢?
【学习者回答】:我刚好最近也在减肥塑身,也做好了完美的计划,也想到了自己减肥塑身之后的美那种激动。可是真的行动的时候,就觉得准备的工作实在太多了,还要花时间,加上我最近在关注某个花边新闻和朋友逛街吃东西,总是很容易分心和被好吃的东西诱惑,就想着后面再减肥算了,结果就没有执行几次就找借口放弃了。
【拆书家的提问】:非常感谢诗诗的分享。请问其他组的伙伴,你们的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习者回答-小易】:我们也觉得是第三步很难做得到,特别是减肥这件事情,因为我也在为这件事情犯愁。因为减肥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效果,如果自控力不强和意志力不坚定的话,很难坚持多久,也会拖拉,实践的过程其实很磨炼人,往往也是很难坚持的。
【三、明确问题本质】:
非常感谢你们积极的参与,通过你们分享结论得知第三步最难:就是专注于影响圈内付出行动。那现在我总结下你们分析难的因素是:
【第一组】:
第一组觉得难的因素是:第一、诱惑太多,经受不住;第二、要想完成减肥的计划,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花费很多时间,很难每天都做到。
【拆书家提问】: 第一组的伙伴,我总结你们觉得难的因素是这样子吗?
【第一组】:是的
【拆书家提问】那诗诗和小陆,你们可以思考下你们分析难的因素本质问题是什么呢?
【小陆】:我觉得是没有做到自控和自律。
【诗诗】:是的,我也觉得,如果能够做到自律,行动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也不会出现减肥不成功了。
【拆书家的回应】:第一组觉得难的本质问题是自律的问题,是吗?
【第一组】:是的。
【第二组】:
第二组觉得难的因素是:第一、总是想着结果很难达到,于是就出现了拖拉;第二、自控力和习惯不好。
【拆书家提问】: 第二组的伙伴,我总结你们觉得难的因素是这样子吗?
【第二组:小易】:是的。
【拆书家提问】:那你觉得这两个因素最本质的本题是什么?
【小易】:我也觉得是自律的问题,而且很多目标没有实现就是因为这个自律的问题。
【Robin】:对的,自律问题真的很难做得到,可以说是稀缺的资源了。
【拆书家回应--总结】:非常好,从你们的分析中,我再来总结下,大家认为专注于影响圈内付出行动难,本质问题是因为无法做到自律,伙伴们都同意这个结论吗?或是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学习者回答】:同意。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问题的本质了,那么我们的分组不变,继续讨论。如何才能做到自律呢?在讨论的过程中,你们可以带着两个问题进行思考:第一、问题需要解决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满意的?第二、行动步骤是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把你们组讨论的方案写在刚刚发给你们的白纸上面,如果时间允许,之后会请每一组派代表上来分享解决方案。(5分钟)
【五、案例展示】:
时间到了,有请第一组:诗诗分享你组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先把目标拆解成小目标,从易到难做,不要一口气吃成胖子。比如,如果每天一次30分钟做不到,那可以分解成每次10分钟或是5分钟。
第二步:对于小的目标,充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比如减肥不一定要跑步30分钟,可以穿上运动鞋就出去转转也行。
第三步:设置奖励机制,这样子可以更好地完成。如果目标完成了,给自己奖励,让自己坚持下去。
第四步:创造有利的环境,比如可以约朋友一起跑步,或是就出去公园那里逛逛,找到跑步的伙伴,这样子会更加有动力。
【拆书家回应】:非常感谢第一组伙伴的案例,让我们把掌声送个他们。对于如果做到自律的方案,其他组的小伙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第二组:小易】:我还有一点补充:就是远离诱惑,这样子更加有利于做到自律。
比如我想要减肥,就不要在冰箱里或是客厅上出现高脂肪的食物,这样子更加有利于减肥。
【拆书家回应】:非常感谢小易的分享,远离诱惑这一步也非常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小易。那接下来我总结下如何做到自律的步骤:共四步。
第一步:先把目标拆解成小目标,从易到难做。
第二步:充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小目标。
第三步:设置奖励机制和创造有利的环境,让行动力更加地持久。
第四步:远离诱惑,这样子更加有利于做到自律。
【拆书家提问】:伙伴们,关于如何做到自律?如果做到以上的四步,能够解决你们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吗?
【学习者回答-小陆】:我觉得这个方案挺好的,除了用来减肥,用于我女儿书写问题也可以让她提升。
【学习者回答-小易】:是的,我最近因为减肥的事情头疼死了,回去就尝试这个办法,我觉得也可以解决我的问题。
【拆书家提问】那请问下Robin,总结出来如何做到自律的四个步骤,能否解决掉你目前减肥的问题呢?
【学习者回应-Robin】:我觉得可以,至少已经可以开始行动,先行动再做到持久。
好,通过微行动的学习,对于如何做到自律本质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期待这个办法能够解决我们现实中的问题。
A2[布置作业—找人分享]:伙伴们,不管我们学习任何的知识,只有运用的知识才是活的。有句话说得好:教会别人才是最好的学习。那给大家一次当老师的机会,回家后,周一的时候,找一位家人、朋友或是同事分享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并在家庭、事业或个人成长方面的目标实践过程中,给出“专注影响圈”三步的建议。周二晚上八点钟之前把分享的方案写下来发给我,谢谢配合。请问任务清楚了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易】周二早上9点钟发过来的案例:
【结束语】:不知不觉中,今天我们的学习将近尾声了,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所学的核心内容:积极主动:第一,当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在于刺激和回应之间都有选择的自由,这是人类终极的选择权。第二,想要做到积极主动,我们必须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扩大影响圈,缩小关注圈上,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模式。
今天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