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长老、师父、师兄、师姐大家好,我是黎成昕,大家可以叫我成昕,没错我就是“成心的”哈。我用三个便签来介绍自己:①HR小姐姐,我超级喜欢和不同的人聊天,了解大家的成长历程所以我做招聘模块②8岁孩子的宝妈,想给孩子一个不错的原生家庭所以我学习了家庭教育知识。③家庭教育指导师。我希望我能很快的拥有第四个标签三级拆书家哈。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与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出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截止2021年12月拆书帮已经有正式分舵54家,筹备分舵15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47座城市。
【R阅读原文拆页】
所谓自然后果,就是你允许孩子去面对的结果,一般而言,如果你事先已经警告过孩子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又允许这样的后果,在孩子不听劝告时自然发生的话,那么这种后果就是自然后果。举例来说,如果孩子拒绝穿外套,那么他就会着凉。当这样的结果发生之后,你可以问问你的孩子想不想跟你谈谈。但不要直接的跟他说:“看到了吧,让你穿外套你不穿,现在着凉了吧?”这样只能引发孩子的怒火,而无法让他学到任何东西。
在运用自然后果教导孩子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1.事先以冷静的语调告诉孩子,如果坚持自己的不良行为,会有什么后果。例如,如果你九岁的女儿总是盛气凌人地对待朋友,你可以温和地对她说:“你的朋友们不喜欢老是让你教她们该怎么玩儿。如果你老是这么盛气凌人的对他们,她们也许就不想跟你玩了。
2.让结果自然发生。下次当你的女儿又在教朋友们怎么打扮要参加“舞会”的芭比娃娃时,请保持沉默,即使你能看出来她的话让她的朋友们觉得很烦。
3.不要对孩子说“我早就说过”之类的话,但要给出必要的同情和指引。当你的儿女儿抱怨说自己最好的朋友都不想跟她玩儿时,请对孩子表达你的同情。然后问问你的孩子:“下次你应该怎么做,别人才愿意跟你玩呢?”而不是对他说:“他们当然不愿意跟你玩,因为你老是盛气凌人地对待他们!”之后你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教孩子如何有礼貌的跟朋友交流。很快你的女儿就会明白该如何友好的跟自己的小伙伴玩耍。
【分享I便签】
What
作者通过一个教女儿怎么友好的和朋友一起玩的例子,给我们示范了如何通过要孩子接受自然后果的方式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
Why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在犯错之后,能够直面错误,学会自行承担后果,我们给他提供指导,从而把这些错误变成最佳的学习机会。
How
①告知后果。告知孩子坚持不对的事情会产生的后果。
②自然发生。在沉默中等待,结果自然发生。
③同情,指导。就发生的事情,对孩子表示同情,并教会孩子应该怎么做。
Where
运用场景:使用前一定要对产生的自然结果进行判断。这个自然结果一定是发生以后对孩子是安全的,不会给孩子的生命带来威胁,或者给孩子造成什么身心健康上损伤?孩子只是通过这个结果得到一个教训,并且可以通过这个教训得到成长。也就是可以实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分享A1便签】
① 故事:
时间:一年前
地点:回家的路上
人物:自己和孩子
起因:老师发了一个小玩具奖励孩子上课表现好
经过: 那天孩子上完散打课老师发他一个小汽车玩具,这个玩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辆小汽车和一个推动器。按一下推动器,小汽车就会往前跑。当时他很高兴,在回家的路上就想边走边玩儿。我告诉他这样很不安全,而且像你这样拿在手里跑零部件很容易丢,应该放在包里,回家再玩儿,他说什么也不听。最后小汽车的推动器丢了,我们俩又往回走,找了一路也没找到。我一边找一边还在那里幸灾乐祸的对他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就说让你放包里,你不听吧?现在丢了吧,高兴了吧?没戏唱了!”
结果:孩子当时更难过了,心思都在丢的玩具上,也没有学到如何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②反思:虽然我提醒了孩子在这个场合玩玩具很不合适,而且玩具容易丢。并告诉他应该放在书包里,回家再玩儿。孩子没有听,也因为这样承担了丢失玩具的后果,自己没法玩儿了,而且很难过。但是我没做到第三步同情,指引。在孩子丢了心爱的玩具那么难过的时候,我还说出了那样的话真的很伤孩子。
③改进:在孩子丢了玩具的时候,我应该马上提出帮孩子找玩具,没有找到时及时向孩子表示同情,表示出妈妈能感受到你丢了玩具的难过,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想一想怎么才能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并且回忆一下之前自己还丢过什么?当时应该如何做就不会丢。
【分享A2便签】
目标:在一周内用自然后果的方式养成孩子自己收拾好学习用具的习惯
行为:
①告知后果。
本周末晚上和孩子说他已经长大了需要自己收拾学习用具了,从下周一开始家里的大人都不会再帮他收拾;和他一起看一下课表,回顾一下他每天都需要带什么学习用具;告诉他如果没有带好学习用具的后果是什么;要他复述一遍听懂的内容确认沟通无误。
②自然发生。
从周一早上开始他必须自己收拾学习用具,提前告诉家人不能帮他,如果孩子忘记带东西,或者因为收拾东西太慢要赶不上校车了,我也应该保持冷静不提醒不唠叨,等事情发生了,要孩子自己承受后果。
③同情,指导。
当他因为影响了某些课程的正常参与,感到非常遗憾,或者因为迟到而感到羞愧时,及时表示同情,理解。并指导他准备学习用具清单,每晚睡前检查用具不丢三落四。
可控:这个计划的可控点主要包括三方面。
① 自己:我是计划的主导者,是整个计划的核心。在整个过程中,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冷静,等自然结果的出现,不要去“拯救”孩子,或者避免孩子出错,不要在孩子还不能达到我要求的时候,跟在后面絮絮叨叨的抱怨。在自然结果产生后不能用“我早就说过”之类的话教育孩子,耐心的和孩子一起探讨方法,指导孩子。我可以找一个硅胶或布的腕带,把这几点写在腕带上,带在自己的手腕上,时刻提醒自己。
②家人:事先和家人沟通,要他们知道配合的意义,这样做对孩子的好处,商量好要他们不帮孩子,自己会在每次帮忙的时候阻拦。
③孩子:孩子对新学的学习用具清单,和快速整理用具的方法的掌握情况,为了提高他的整理能力我需要事先陪他进行演练。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