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Step1、把事先准备好的复印原书拆页发给现场学习者,人手一份。
(语言)大家好,这是我们本次分享的拆页,人手一份,现在发给大家。
(动作)双手递资料。
Step2、站到大家面前,跟大家打个招呼。分好组。
【开场】
大家好, 这里是TF2-1的拆书家练级现场。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崔勇,昵称“吹吹”。我用3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行政管理者。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阅读爱好者;
第三个标签:我是“2020年湖州最美志愿者”。
今天非常感谢大家来到这里,陪伴我练级。
【分组】
接下来,会有讨论环节,我先给大家分组, 我左边的小伙伴为一组, 右边的小伙伴为一组。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RIA拆书学习,能够让小伙伴现场运用“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的方法,让对方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的信心,过去的经验,未来可行的办法”,从而帮对方找到适合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
Step3、用FAB法介绍图书,1-2分钟。
【图书介绍】FAB法
【F】我今天要拆解的这本书是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作者是英国人马库斯和阿什利。
马库斯是个数据迷,喜欢钻研如何评估无法量化的东西,比如人的性格、表现和工作投入度。阿什利热衷于将一切新创意放到纷繁复杂的现实职场上进行压力测试。他们都致力于帮助公司员工发挥最大优势。
【A】跟一般的管理类书籍相比,它的不同点在于揭示了工作中的9个谎言。打破了常规管理类书籍主张的组织统一性,秩序感,控制员工的管理思想。他强调每个人个性的力量,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真正力量,在工作中发挥这种力量可取得非常高的绩效。
【B】
【B1】本书的好处:《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知道如何激发不同人员的潜能,让每个人变得更优秀。
【B2】本拆页的好处:让我学会提出不同于常规的建议。掌握“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的方法,提出更有利于对方成长的建议。
【过渡语】我们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原文。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
第5章 员工需要关注
“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的方法
所以,如果员工向你寻求建议,不要立刻冲到画架前开始激情作画。你可以试着拿出一盒颜料,里面装有“现在”的色彩、“过去的阴影和“未来”的高光。
首先从现在着手。员工带着问题来找你,说明他“现在”正受这个问题困扰。他感到无力、受伤或受到质疑,你必须设法处理。但不要直接去应对问题,先让这名员工告诉你三件目前他顺利做好的事情,可大可小,可以跟当下的问题“有关,也可以毫无关系,怎样都可以,只要是三件做得不错的事情就行。这样会促使对方大脑分泌催产素——这种东西有时候被叫作“爱情药”,但在这里的作用更接近“创意催化剂”。让员工想起自己做得好的具体事件,可以帮助他调节自己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促使他乐于接受新的解决方案,以及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顺带一提,你可以向他坦言这个举动的目的。研究证实,参与者越主动,这个方法的效果就越好。)
下一步,回溯过去。向员工发问:“以前遇到类似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人生大半有规律,对方以前很可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也肯定找到过相应的具体行动、思路或联系,借以摆脱困境。让员工回忆过往经验,用心思考自己当时的感受和行动,以及后续发展。
最后,转向未来。向员工提问:“你觉得现在需要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已知的好办法?”要预设员工心中已有答案,你只是在协助他察觉。这时候一定要尽力提供一些你自己的经验,帮助员工明确他自己的想法,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描述自己看到的线索,以及已知的有效方法。
这里不应该强调“为什么”,不要问“为什么那样做没有用?”“为什么你觉得不该那样做?”,这会让你们两人陷入揣测和概念的泥沼。要强调“什么”——“你希望有什么结果?”“现在你可以立刻采取什么行动?”,这类问题可以催生具体的答案,让员工看清自己接下来真正该做的事。他给出的每一个答案都是他落在自己画布上的一笔,能让图画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更加真实。
Step5、【1】环节,约2分钟,有举例,有强调不按拆页行动建议去做的坏处。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
我看到有小伙伴举手了,大家已经阅读完拆页,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讲我是怎么理解这个拆页的。
【What】
它是一种“当别人来邀请我们给建议时,我们的建议如何更能帮助对方找到解决方案”的方法。
【Why】【常见的负面做法+带来的后果】
每个人需要的建议,是站在他自身的角度出来,适合他成长的建议。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主动或被动的给别人建议。
(人们常规的作法) 我们通常给建议的方法有以下3种:直接给出解决方法;直接给出解决思路;一味鼓励对方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样做的坏处) 为什么这样的建议方法不行了?因为每个人的大脑构造都不相同。同时,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幼年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脑回路也不同。我们给出的方法,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生活阅历,未来梦想的视角而给出来的建议,并不适合别人。如果别人贸然采用,有可能是“照猫画虎”,得其形,而失其神,治标不治本。
(举负面例子佐证说明)
案例说明:
2021年12月11日,我们拆书帮湖州小队在一起拆书练级,其中有一位队员小艳,她的稿子念到一半,她自己就念不下去了,说:“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很乱呀?我自己都不清楚在说什么了。”我们几个人看着她,微笑着,还是用鼓励的眼神示意她继续下去。但是她已经失去信心了,对我们说:“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是我第2次练级,我感觉没有头绪,我该怎么办了?”
看到小艳那无助的眼神,痛苦的表情,我的英雄感式的雷锋精神冒出头来,说:“你要不换一个拆页内容讲,我觉得你选的拆页不适合你当下的生活经历与人生阅历。你是在校大学生,有可能书上的内容,你都没有经历过,你没法理解透书上的精髓,这可能让你自己也讲不清楚。”
小艳听到我这样说,一脸渴求的看着我说:“那我要选什么书了?”
我自认很懂的说:“要么,选些亲子类的书,比如正面管教,你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去解析,这可能对你来说容易点。”
这个案例,就是说我犯了常规错误,直接想当然的给对方自以为是的建议。看了“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的方法,我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拆页行动建议)
【How】“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的方法是要怎么做了?
分三步:
首先,关注对方的现在。可以邀请对方告之最近他做得好的事情,什么事都可以,大的,小的,只要是做得好的事就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对方重塑信心,使大脑分泌催产素,为对方接下来创意新的方法做铺垫。
然后,回顾过去类似经验。人生是一个不停的解决困难的过程,解决方法都会有规律,当我们回顾过去的类似的经验时,我们可以激发他回忆当时的感受和行动,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发展曲线。
最后,转向未来的行动。我们不再去想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要那么做,提供一些自己在类似问题上如何解决的经验案例,以便启发员工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看到这个拆页知识点后,我想,如果让我回到当时的场景,我用这个方法,可能更能帮助她找到解决方案。
(将负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案例重造:
当我听到小艳问我怎么办时,我可以这样处理:
我会说:“小艳,我想你现在心情一定很乱,很无助。我们放松下,我们聊点别的,我想听听你最近做得很顺利的事情,你能说个2、3件吗?”
小艳会回顾一些事,但刚开始,会不具体,有可能是一语带过。
我会说:“能具体的描述一下吗?我很想了解你是怎么样让他顺利进行的。”
小艳会具体的描述3件做得顺利的事。
(此时,我完成第1步,关注对方的现在。)
我接着说:“我想问下,过去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做一件全新的事,刚开始不懂怎么做,后来通过你的摸索,你找到了解决方法。这样的经验你能分享1件给我听吗?”
小艳会回忆过去他如何摆脱困境的一件事。
(此时,我完成第2步,回顾过去类似经验。)
我接着说:“听了你的这些事,让我想起我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我在过拆书帮的RIA训练营时,我很紧张,啥都不懂,但为了让作业每次都过关,达到优选,我这样做的:
首先,罗列要求。我将题目的要求罗列在纸上,只要是要求,我都写上。
然后,对题答卷。我就像小时候答试卷一样,一道题一道题的写上答案。
接着,整理成文。我将所有的文字整理出来,加上过渡语,变成一篇文章。
最后,对标完美。当老师有点评的时候,我一条条的对,不足的地方,我立刻修改好,再发给老师,请老师再点评,直到正确为止。”
我继续说:“小艳,你现在找找解决此问题的线索,罗列出来,最后可以筛选出3个当下能行动的方法。”
(此时,我完成第3步,转向未来的行动。)
【Where】
“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的方法适应哪些场景了?
当对方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处于困境,找不到解决的出口时可用。
适应范围:上司对下属的建议,同级之间请教,朋友之间请教,父母对子女提建议等等,
这类场景不适合:
1、非此及彼等简单的问题。比如这条路是走左边还是走右边呀?
2、很复杂的难以一时解决的问题。比如:我的人生很迷茫,我要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等哲理性问题。
Step6、【A1】环节,约2分钟,提出一个显像问题,让学习者更容易联想到特定情境,从而激活经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象提问)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一次有人邀请您给建议的场景,比如孩子问你好朋友不理我了,怎么办?你的下属问你:客户不通过自己的方案,怎么办?你的朋友问你:“老公总是吃完饭就外跑,不帮手做家务,怎么办?”等等。请和小伙伴分享下您当时的场景,自己如何给建议的。最后选一个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列分享:
一周前,我的助手小包在下发生产订单到生产车间时,计件工人觉得有难度,就提出抗议,就退单给小包了,小包来请教我怎么办?我直接给出建议是强压下去。但从小包一个新入职不久的员工来说,这个方法很难实施。所以小包很为难,还是不知道要如何做。
Step7、【A1+】环节,7分钟左右,请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你给的行动步骤,反思类似情况更好的做法是怎样。并在小组内分享。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回到刚刚分享的场景,结合今天的“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方法,您会如何提供建议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最后选一个小伙伴给大家分享。讨论5分钟,分享2分钟,共7分钟。
学习者案列分享:
我如果回到过去,我会这样跟小包沟通:
小包,我们先不谈这件事,我们点个外卖,开心下。你能说说,来我们公司后,一些开心的事情吗?比如举二三个例子。
然后,我接着说:“我发现你跟车间的员工相处得挺好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比如说,你刚来时,员工会欺生,你是怎么解决的。”
我举一个我的例子说:“我前段时间遇到一对夫妻,来我办公室抱怨了40分钟,刚开始,我就倒了一杯茶给这对夫妻,然后听他们述说与厂长之间的矛盾。后来对这对夫妻说,我会找厂长沟通你们说的这些事,让厂长再与你们谈谈。后来,这对夫妻与厂长相处很融洽,工作也很开心了。这件事的成功点,先让员工发泄情绪。”
最后,我引导她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发挥她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 “现在、过去、未来”提供建议方法:
首先,关注对方的现在。
然后,回顾过去类似经验。
最后,转向未来的行动。
希望掌握这个方法后,在未来每一个需要给出高质量建议时,都能够给对方“有帮助”的建议。
真诚的期待大家给我反馈,苹果是好的地方,洋葱是需要提高的地方。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参与和反馈!